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就汉语古典诗词法译略作论析,指出:译诗与译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不同,要在意似、音似、形似的基础上做到意美、音美、形美,否则译出来的就不是诗,而是散文。而三美之中,意美是主要的,音美次之,形美再次之。倘若难以同时做到三美,则务必保证意美和音美。  相似文献   

2.
许渊冲在汉语诗词外译的实践中认识到,翻译所涉及的两种语言各有劣势、等势和优势,因此在翻译中可运用浅化、等化、深化手段,力求在意似、音似、形似的基础上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从而使译者本人和读者都能知之、好之、乐之.这五个三,加上以诗译诗等原则,构成了许渊冲诗词翻译美学体系,而意美、音美、形美实为该体系的核心.许渊冲诗词翻译美学既来源于实践,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己在汉语诗词外译中也一直以一贯之.  相似文献   

3.
“三美”原则自提出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标准。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时,首先要考虑“意美”,同时要兼顾“音美”和“形美”。《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名作,笔调细腻,自然婉约,许渊冲应用“三美”原则,对《声声慢》进行了英译,其英译作品充分传达了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  相似文献   

4.
从哲学阐释学视角出发,以唐朝著名诗人柳宗元的诗《江雪》为例,分别列举三位学者对该诗歌的翻译版本,从“意美“”音美“”形美”角度分析三个翻译版本的优劣,进而论证哲学阐释学和“三美”原则在汉诗英译中的可行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以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和许渊冲的“三美”原则为具体标准,可以达到汉诗英译的完美境界。  相似文献   

5.
诗是具备意美、音美、形美的"绝妙好词".翻译诗歌也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三美.文章根据这个译诗原则对唐诗《行宫》的七种英译进行对比评述.  相似文献   

6.
在古诗翻译中,许渊冲先生提出了"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但译诗是不可能百分之百地传递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的,总要有所侧重,有所牺牲,有得有失。本文对唐诗《春晓》四种不同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它们体现原诗意美、音美、形美上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根据许渊冲的“三美论”,分析王佐良译的《西风颂》在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三方面的得与失,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诗歌翻译的“三美”,以期对诗歌翻译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在“三美”译论观照下,许渊冲创造性地将其翻译成诗歌艺术精品,兼具音美、形美、意美。  相似文献   

9.
根据许渊冲提出的"三美"理论,以《江雪》的英译为例探讨诗歌翻译中审美效果的再现,指出诗歌翻译是创造性的审美再现过程。要使译诗成功,译者应该从意义、音韵和形式3个方面着手,在再现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再现原文的"音美"和"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  相似文献   

10.
“优势论”和“竞赛论”是值得提倡的。“三美论” (意美、音美、形美 )可作为译诗的指南。“翻译腔”是一种形式上的忠实 ,而结果却是不忠实原文信息的内容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凡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诗歌,创作之初都会有所不足,需经反复修改才能不断完善,以臻完美。许渊冲教授是一位著名的古诗英译学者,凭他那译笔优美的诸多古诗英译本驰名中外。从他所提出的古诗英译中应具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三个方面着眼,通过对他先后出版的不同译本中的若干源于同一原诗的译诗进行分析比较,探索许渊冲教授对译诗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的执着精神,并以此论证他对“三美”的不断追求。  相似文献   

12.
刘重德译诗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重德先生在译诗的实践中所遵循的“三美”(音美、形美、意美 )原则以及他所探索和倡导的关于现代诗翻译的“三同”的主张 ,对诗歌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很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忠实”是翻译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这应用于诗歌翻译 ,就应在译文中忠实地再现原文的“三美”———“意美、音美、形美”。以此为标准 ,本文将比较陆游名词《钗头凤》的两种译文。从而证明诗歌翻译虽不易 ,但的确可以产生好的译作。  相似文献   

14.
诗歌翻译中“三美”的功能对等与译者的读者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渊冲提出的译诗"三美"论(即音美、形美和意美)是诗歌翻译的指导原则.文章通过列举各种实例,分析了诗歌翻译中在音、形、意三方面的功能对等,并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时刻考虑到译文受者的理解与感受,增强读者意识,才能创造出好的译本.  相似文献   

15.
诗歌意境在翻译中的成功再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首诗翻译的成功与否.本文基于许渊冲教授的"三美"理论和阎德胜教授的逻辑翻译理论探讨诗歌翻译中的意境再现.诗歌翻译中只有再现了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才能再现原诗的意境.而要想在译入语中实现这三美,又需要遵循译入语的审美逻辑.二者缺一不可,逻辑是前提,三美是内容.  相似文献   

16.
许渊冲先生是我国将中国古典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第一人,他提出的"三美"原则,即意美、音美和形美,是唐诗英译的主要指导原则。本文旨在通过对许渊冲的《旅夜书怀》的英译本进行研究,证明"三美"在诗词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许渊冲先生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观,即翻译诗歌理应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本文从"三美"观理论对其翻译的《春望》进行解读,分析说明其"三美"观在具体翻译实践中的运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18.
许渊冲先生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观,即翻译诗歌理应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本文从"三美"观理论对其翻译的《春望》进行解读,分析说明其"三美"观在具体翻译实践中的运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19.
诗歌翻译以"意美、音美、形美并最终达到传神"为圭臬.分析唐诗<江雪>的四种英译,能够明确实现"三美"从而达到译诗"神似"的具体要求和衡量办法."三美"的有机统一是"传神"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三美论”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歌翻译的最佳标准。本文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个方面,比较了许渊冲和其他译者在唐诗翻译上的经典译本,得出“三美论”对于中国诗歌这种特殊文学形式的翻译具有很高的指导性,同时也对诗歌翻译理论有着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