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东欧最近出现经济衰退,加之债务负担、收支不平衡及实际生活水平的降低,引起了东西方的普遍关注.笔者认为造成这些经济困难和衰退的几乎所有原因,都根源于这个体制本身,世界经济中的问题只不过加速了苏联模式经济"麻烦时代"的到来,其主要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改革开放路线是成功的不可忽视,从经济上看,目前中国存在着单靠西方理论所无法理解的苦恼。虽然我不认为最近这次运动(指1989年5月—6月间的学潮、动乱、反革命暴乱—译注)是由于改革开放路线的失败而开始的,但对通货膨胀的不满以及对作为通货膨胀对策的紧缩政策的不满存在于市民中间,运动的范围不断扩大,达恐怕是事实。问题是为什么出现了通货膨胀。我认为,并不是改革、开放的路线错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成功了。问题是搞过了头,尤其是在方法上过于重视市场机制了。过份依赖市场机制会走向反面。我认为,欲使市场机制发挥对消费者有利的作用,必先存在供给能力过剩这一前提。然而,中国是苏联式的物资分配型经济,天然地处在供给能力不足的情态下。所以,当从苏式社会主义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转换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新古典经济学产生危机,凯恩斯掀起了现代经济思想史上的"革命".五六十年代,"凯恩斯经济学"的实施,导致了新的危机--通货膨胀危机,70年代后凯恩斯经济学悄然退场,各色"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一度回潮.80年代末、90年代初,高失业率和生产停滞重新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主要经济问题,"新凯恩斯主义"--"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派"应运而生.经济学上的危机、革命和综合,是西方现代经济运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的转换,这一"转换"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文章首先从国际经济视角分析"转换"的原因、发生的机制;其次,分析国际经济对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防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西欧各国和北美的经济、政治、军事、社会和文化发展及其过程从学术角度进行分析,这就是“西方研究”。苏联和部分东欧国家都从事这一研究,不过在苏联不称“西方研究”,而称“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研究”。苏联的西方研究始于1925年,以创建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研究所为其标志。该所的建立,改善了苏联领导层对美国情况的了解。该所第一任所长是F.A.波契坦,任职两年后,即1927年由叶甫盖尼·瓦尔加接替。作为所长瓦尔加通常受到  相似文献   

6.
1979年英国保守党上台执政的时候,西方各国通货膨胀情况严重。很明显,至少货币主义者认为,改革世界经济,制止通货膨胀的过程将带来很大痛苦,而且大约要费很长的时间。英国问题和世界情况相似,不过程度更严重一些,可以归纳为以下4点: 1.政府膨胀得比其他西方国家更快一些,官僚体制侵入了工商业活动的广大领域。逐渐加强的政府管制已经渗透到健康保险、学校以及家庭等方面。2.国家要求掌握日益增加的民间财富以供上述健康保险等各种活动之需,于是通过捐税、通货膨胀和巨额借款等办法,占有越来越多份额的人民的劳动和储蓄。边际税率上升,有时甚至超过100%。  相似文献   

7.
苏联改革的出发点:发展后的停滞苏联的官方统计认为,苏联的“国民收入”概念与西方的纯社会产品概念不好相比,因为今天西方纯社会产品的绝大部分是由劳务组成的,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错误的理解),劳务只能理解为“非生产性的”。阿甘别吉扬明确表示,他对这样论述问题并不满意。随着苏联经济的发展,劳务也在不断增长,但苏联经济的纯社会产品却增长太少。作者在他著作的第一章(标题为“改革的挑战”)中,认为有必要指出,官方的统计数字或多或少是不可信的,必须用“现实的价格指数”来修改那些有名无实的统计数字。从官方的统计数字得出,国民收入增长率从1966—1970年的约每年8%下降到  相似文献   

8.
美国中央情报局一个国际政治研究人员L. 巴斯克尔为美国以及西方世界的未来前景,提供了一个悲观的模式。这是一份研究报告,题为《工业国家周期变化动态分析》。巴斯克尔也认为西方经济有一个五十年的变动周期,这个周期原是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吉也夫首先提出来的。康德拉吉也夫认为,西方经济具有为期二十至二十五年的上升与下降的阶段。虽然许多职业经济学家对这个周期是否真的存在表示怀疑,但是,近来大量的书报文章对这个说法重新发生兴趣。  相似文献   

9.
西方通货膨胀理论发展的概览──《通货膨胀理论》评介月生通货膨胀一直是战后各国政府在发展经济中所致力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特别是60年代以来至80年代初,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都出现通胀率在10%以上的严重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与衰退并存的滞胀。严竣的通货膨...  相似文献   

10.
直到5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国家中还有一种舆论认为,科技发展会自然而然地带来社会经济的繁荣.这种观点反映出战后恢复时期的特点.到了70年代,由于长期的高失业率、通货膨胀、生产下降等危机的出现,工会对上述论点的真实性提出了疑问,而专家们则倾向于把这一时期的危机看成是经济方面的,不承认它是"一种劳动过程的危机".在引进西方技术的问题上,即使发展中国家能够适应这些技术,它们也应该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有关经验.目前社会主义国家至少能够从根本上避免伴随这些技术而来的种种社会冲突.但同时,社  相似文献   

11.
在苏联诗坛上,以叶夫图申科、沃兹涅先斯基为首的一批自称为苏共"二十大、二十二大的产儿"们,曾以所谓"大声疾呼"的政论诗密切配合赫鲁晓夫叛徒集团大反斯大林、疯狂攻击无产阶级专政而名噪一时,轰动过整个苏联和西方.他们的诗歌创作在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诗坛上占主导地位.如今,在勃列日涅夫时期,他们又大肆鼓吹所谓"悄声细语"的抒情诗,主张"表现羞耻",使苏联  相似文献   

12.
《戈尔巴乔夫现象》(The Gorbaohev Phenomenon: A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是美国社会学家莫希·莱温(Moshe Lewin)论述苏联改革历史原因的著作。全书共173页。我国读者对苏联改革不但希望“知其然”还希望“知其所以然”;非但关心苏联改革的实况,还关心西方对苏联改革的看法。在这些方面,这本书特别适合我国读者的需要。莱温认为西方对苏联的了解还不深刻,对改革的性质和前景认识得还很不明确,即使是问题的正确提法,迄今还提不出来。所以,他把苏联改革称为“戈尔巴乔夫现象”,当作一个研究课题来进行思考,不作为苏联的国家政策来进行叙述。莱温在书中许多地方都提到西方研究苏联的专家的思想方法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以致看不出问题的实质,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但他认为苏联改革的意义十分重大。“胜利并无保证……如果失败,苏联将蒙受重大损失,全世界也会发生倒退。因此,全世界都注视着莫斯科。”本文全部是原著的主要论点和论证。引文均译自原著。  相似文献   

13.
"未来学"或"未来研究",是近年来发展迅速、规模庞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据荷兰的一位未来学家波拉克介绍,"未来学"一词,早在四十年代首先由德国奥西普·费来奇塞姆教授创造和使用,后由法国加以传播和发展,而美国则是当前研究未来学最"先进"的国家.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成立了未来研究机构,或研究中心,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事探索和预测未来的研究工作,还成立了国际性的研究组织——"人类2000年国际协会".未来学研究的对象和实际应用涉及的范围日益广泛.在未来研究上,甚至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例如悲观派、乐观派和幻想派等等.苏联和东欧各国,近年来也在搞未来研究,主要在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研究方面.苏联研究者正在就1990年为止科学技术进步及其社会后果问题进行复杂的长期预测.这里选译介绍的三篇文章,可以大致了解苏联和西方未来学的目前状况和问题.苏美两霸为了摆脱它们各自的困境,大搞未来研究,除了在科技方面进行探索和预测之外,还进行大量的社会预测.它们并不掩饰未来研究的目的.美国前副总统尼尔逊·洛克菲勒就曾直言不讳,它是为垄断资本"解决难题","应付所面临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挑战"服务的.(见本期介绍的"世界未来学会"材料)这一点,苏修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也决不会例外.当然,未来学或未来研究,在科学技术发展领域进行探索性的预测和研究本身,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虽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社会经济预测方面,局限性就更加明显.本期介绍的关于凯恩斯主义一文中就指出:"尽管预报的人采用了最先进的经济计量模式和计算机,还是没有能力甚至在六个月以前预测出战后最严重的衰退,即1974-1975年的衰退".至于在社会预测方面,特别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远景的预测,即使如美国未来学中所谓乐观派的估计,也显然是违反历史唯物主义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周期性特征以及发生原因。认为我国的通货膨胀并非来自经济系统自身,而主要在于政府行为上,起源于政府为了高速度发展和繁荣经济而不顾价格保持不变条件下的吸收能力,把更多的货币及信用灌注到经济体系之中。作者认为,通货膨胀政策不符合我国国情,不可能刺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新政策的制定1984年9月20日,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结构改革"的决议.大多数西方观察家认为,中国经济改革是1984年最重要的事件.中共中央三中全会决议的贯彻必然给共产主义的中国经济生活带来一番激烈的改造.  相似文献   

16.
苏联学术界一直在广泛讨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术界更加强了对于这方面问题的注意和研究,苏联科学院设立了"科学技术革命的社会经济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学术委员会,苏联科学院一些主要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理论界认为,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表现为成本和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并认为主要是因为商品经济不发达,企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管理体制不合理,企业效益差等原因造成的。我认为这些分析是中肯的,对于正确认识通货膨胀,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是有帮助的。但还应指出的是:价格关系不理顺,价格背离价值呈强劲上扬的势头,也是诱发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是根本原因之一,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当前在认真抓好调整产业政策,改革经济体制,培育市场,优化劳动组合,提高效益等工作的同时,还应该把重新构造价格体系摆上日程,以期能从根本上解决导致通货膨胀出现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18.
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不适当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使得公共开支过大,出现严重的财政赤字,从而造成需求过大。因此,他们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旨在消灭财政赤字,取消对价格的控制,限制信贷和货币的供给。结构主义者则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所致,表现为农业部门不灵活,外贸和财政部门脆弱,加之供应不稳定和不充足,生产不能满足总需求的水平,从而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在这些条件下,财政赤字和信贷增加都是通货膨胀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尽管用于政治事务的系统方式是基于若干简单的概念,但它现在已成为包括各式各样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应用的复杂科目。对这类理性工具,苏联可能比西方国家感兴趣得多。七十年代苏联出现了一个研究并在各种社会科学领域中推广作为运筹学的系统分析的热潮,它表明这类工具被认为是极其有用的。E.霍夫曼在其对苏联科学技术革命所作的分析中断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发表在日本《经济学家》周刊(1977年11月8日)上.作者根据英国《苏联研究》杂志所载《苏联的投入产出》一文,结合他自己所掌握的情况,介绍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计划工作中采用数理经济学的经过和内部派别斗争,以及"经互会"成员国中的一些内情,并作了评论和予测,对我们了解苏联经济学界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