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德育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我校从建校开始就非常重视构建适合我校学生群体的整体的德育网络。我们认为“德育即生活,德育重实践,德育靠自我”。德育即生活,强调德育是一种体验;德育重践行,强调德育是一种氛围;德育靠自我,强调德育是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2.
人性即需要,德育的人性化即在德育过程中了解和尊重学生的需要。目前中国的德育仍然缺失人性化,具体表现在德育价值取向上超越学生需要、在德育内容脱离学生需要、在德育方法上不顾学生需要。分析德育缺失人性化的原因有德育目的上的工具主义、德育内容上的科学主义及德育方法上的权威主义。提出实现德育的人性化要落实到以学生的需要作为德育取向,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方法要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从德育地位,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对青少年德育问题作出了许多新的表述,促进了党的青少年德育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大学德育地位、内容、实施途径,目的是了解西方发达国家大学德育状况,认识西方发达国家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从而更新我们的德育观念,丰富德育内容,改善德育实施途径,更好地做好我们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高校德育创新基本问题论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国家教重颁布试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附有关规定,结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精神,从贯彻落实《德育大纲》、建立跨世纪高校德育体系的角度入手,紧紧围绕高校德育创新问题,论述了高校德育创新的基末原则、德育创新的基本方面、德育创新与面向21世纪高校德育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高校德育创新的十大原则,高校德育创新应当注意的五个方面,并对跨世纪高校德育创新做了科学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试论大学德育中互动的实质与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德治国,大学德育肩负着更加神圣的使命。该文通过对大学德育现状的反思揭示出德育实效低的根源在于缺乏互动。大学德育中的互动即发生在德育过程中,德育主体为着实现德育目标而展开理解、沟通、协调以解决德育内在矛盾的活动过程。互动的实质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互动在德育中具有突出的意义,坚持德育中的互动是我们提高德育实效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德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婷婷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88-90,104
当代国际形势变化,国家进步,高校的发展要求大学德育水平的提高。基于客观现实,对当代大学德育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当代大学德育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同时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当代大学德育的发展趋势,即大学德育现代化、大学德育整体化、大学德育背景全球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化,并对研究生德育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今后的大学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导致德育低效的原因多种多样。作为德育改革也就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应全面推进,综合治理。校本课程既是一门课程,又要求以校为本,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使得我们若将其与德育嫁接。就有利于站在课程的高度对传统德育弊端进行全面审视;有利于教师成为德育资源开发的主体,从而使德育内容更符合学生实际。使德育形式更生动活泼,使德育活动能规范有序地开展,真正提高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德育教师产生了一些困惑与迷惘。本文通过对德育特性的分析,指出德育的渗透性需要广大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德育的特殊性更需要有一支高质量的专职德育教师队伍。面对新的形势,作为德育工作主体的德育教师要走出困惑,振奋精神,自强自主。  相似文献   

10.
墨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墨子,春秋战国时期墨家派的创始人,他的德育思想与当时的儒家学派有明显的歧异。本文从其德育观出发,围绕其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过程等方面对墨子的德育观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在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式微状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利于今天德育活动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德育场力及其整合与优化机制探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育场力是指德育工作者为实现德育目标而采取的各种德育方式交互作用于德育对象所产生的向德育场“场源”运动的力量。德育场力是一个矢量,它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其整合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影响德育场力的主要因素有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教师素养、学生素质、师生关系、德育空间和德育时间等。应通过全方位德育、全过程德育、切入学生道德经验系统、显性德育方法和隐性德育方法有机结合、优化德育环境等途径来整合和优化德育场力。  相似文献   

12.
德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懂得道德的教条,而是为了让人们能够实践道德精神。比较实践性德育和认知性德育的基本原理、具体特征、课程观、教师观和操作流程可以看出,以实践为起点和归宿的实践性德育是扭转德育实效性孱弱的根本出路,实践性德育的思想与实践已成为世界德育的主导,也必将成为我国未来学校德育的根本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文化多元、价值冲突的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面临诸多困境:道德相对主义导致学生的价值迷失,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使学校道德教育标准复杂化,社会道德整合度的降低导致道德教育的失效。道德教育生态观的建构,体现了道德规律和教育规律的一致性,凸显了道德教育的合理价值定位,为超越德育困境提供了重要的价值理念。在德育生态观的指引下,学校道德教育以建构德育主体人格、引导德育回归生活、促进德育与社会融合等核心价值选择,使道德教育发挥真正的文化效力。  相似文献   

14.
德育在我国被称为思想政治教育而在美国则被称作德育虽然称谓不同但德育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都主要包括了政治教育、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然而两国在德育实施方法上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分析中美两国在实施德育方法上的差异对推动和改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当代道德教育困境的审视,发现根源在于其存在道德教育生态系短裂,外在于与环境的封闭和保守,内在于道德教育模式与新的道德精神的不适应。这种状况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转轨对道德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树立道德教育生态理念,并通过优化道德教育环境,构建良好的整体德育理念;探索新的道德精神,构建匹配的道德教育模式;运用德育生态规律,构建和谐的道德教育生态等探讨道德教育生态的现实建设。  相似文献   

16.
高校德育低效原因探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低效,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的高校德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德育要切实增强德育效果,就必须转变观念,直面社会现实,构建多层次的德育目标;贴近学生实际,更新德育内容;以学生为本,转变德育方式;寻求合力,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西方道德教育领域中,价值澄清理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道德教育理论之一,它对世界各国的道德教育实践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变革的启示在于:高校德育要重视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内在道德冲突的激发,追求道德情感与理智、行为的整合统一,注重道德教育理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德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性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功能是目标的明确性、教育的权威性、效果的及时性,隐性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功能是作用的潜在性、影响的广泛性、效果的长期性.互补式德育模式、渗透式德育模式、陶冶式德育模式和审美式德育模式是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提出活动德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学生德性行为的实际锻炼,增强德育的有效性。然而目前高校的活动德育尚存在着许多不能忽视的问题,如缺乏学习主体性,缺乏理论指导,缺乏实际效果,也缺乏科学评价。为此应转变活动德育观念,加强活动德育理论研究,建立有效的活动德育评价机制,强化学生在活动德育中的主体性作用,构建和实施主体性活动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高校德育效果是德育界永恒的话题,也是整个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高校对大学生这个准社会群体实施德育效果的好坏,取决于高校德育系统的生态化程度。德育生态建设是德育实践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德育效果的关键。德育目标的统领性建设、德育制度的供给性建设、德育主体的人本化建设、德育手段的实践性建设以及德育环境的功能化建设则是高校德育生态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