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韬奋报刊编辑出版思想的教益冬春邹韬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编辑、政论家、出版家和革命家.从职业说,韬奋是从事编辑和出版工作的。他的“最大的愿望是办好一个刊物”。据统计,韬奋一生,主编的报刊9种,参与编辑的刊物(或担任特约撰稿人)有9种.他以...  相似文献   

2.
邹韬奋作为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报人,人本主义贯穿在他整个报刊活动中。他倡导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全心全意为读者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上的种种问题。《生活》周刊服务对象包括文化各阶层,其刊载的内容表现社会各方面,体现了邹韬奋办报理念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邹韬奋的编辑思想刍议王立家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邹韬奋是最杰出的报刊业巨子,他自1926年10月接办《生活》周刊始,直到1941年12月3日香港《大众生活》停刊的15年间,除了被关在苏州监狱的8个月外,其余时间他都是把全部心血投入到报刊工作上。正...  相似文献   

4.
清末以来,许多文人在报刊发表诗词仅为名声或稿酬,彊村却不然。彊村深知报刊所载之诗词首先须面对读者大众,是作者向读者、他人表露个人情感、政治与文化立场的途径。彊村在新文化前后的《小说月报》上发表的诗词都有较深的寓意,展露了一代词宗在辛亥鼎革、袁世凯称帝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的政治文化立场和百转心思。  相似文献   

5.
邹韬奋18年编辑生涯中,主编过7种报刊。严谨求精的编辑作风贯穿在他工作的全过程,为我国新闻编辑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邹韬奋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界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一生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密切的联系互动。从农工运动同情者到中国共产党同路人,再到最后坚定地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邹韬奋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体认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流变过程。这一流变过程既与其自身的思想发展密切关联,也和身边中国共产党人对其影响息息相关,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对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和统战实践深刻影响了邹韬奋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体认。邹韬奋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体认过程最终在其逝世纪念活动中被凝聚为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知识分子与大众结合、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思想转变的“韬奋道路”。所以“韬奋道路”从某种程度上不仅仅代表着现代知识分子与中国共产党的融合之路,更集中展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非常重视报刊工作.他是读者,习惯从报刊中了解社会;他又是作者,善于利用报刊打击敌人,指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他更是报刊工作卓越的领导人,领导与支持许多报刊的创办和发展.他以其特有的理论家和宣传鼓动家的天赋才能,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依赖诸侯进行宗教改革是路德一贯的立场,因此他中晚期反对人民革命并不意味着他“背叛”了人民,而是他的一贯立场在新形势下的变相表现形式。路德一生所坚持的乃是依赖储侯、进行市民阶级的宗教改革的立场。他中晚期继续对天主教展开斗争,最后走上与天主教完全决裂的道路。他中晚期捍卫了他早期提出的“因信称义”的根本原则。路德的宗教改革立场和根本原则具有一贯性。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语言文字工作者,邹韬奋认为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重要工具,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此外,在他看来,翻译的目的也是为了文化的交流,不管采用哪种译法,最主要的是要忠实于原作者的意图,要考虑到普通民众的需要。总之,邹韬奋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目的是服务于大众,服务于人民。从这一点说,他的语言应用观和当代应用语言学提出的“服务观”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的物质利益观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基本立足点,在理论上他始终坚持人民的立场,实践中以身作则,为人民谋利。坚持正确物质利益原则,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以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在弘扬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的同时,注重发挥精神的力量,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徐伯昕长期致力于革命的出版事业,他是邹韬奋同志的亲密合作者,也是中国人民出版事业的开拓者,正确规划和周密部署、民主化科学化管理、创造性经营、尽最大努力为读者服务、总结理论指导工作等是徐伯昕经营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创新是其经营思想的鲜明特色。学习与继承徐伯昕的创新精神和优良传统,努力促进出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一生重民、尊民、为民、富民,其“人民主体”观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始终强调人民群众的广泛性和基础性;把尊重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定地实践着真抓实干、富国富民的崇高思想,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道德价值观和政治观。  相似文献   

13.
韬奋1926年10月接办《生活》周刊后,确立了大众立场的办刊宗旨,通过吸纳优秀作者,编发有益于大众的内容,有效地进行了报刊内容经营。他采用低价策略,让利读者,全方位推广发行。他非常重视广告经营,强调广告的社会性和真实性,不赚不义之财,并把赚得的广告费用于事业的发展。他主张人才主义的用人策略,为公择人,任人唯贤,通过公开招考和试用方式决定是否录用。到1931年《生活》周刊发行量达到15.5万份,创造了旧中国杂志发行量的最高纪录。他还创造性地利用《生活》周刊的热销效应,通过出版过刊合订本、开发“读者来信”图书和发行“生活周刊丛书”,走出了一条刊外多元经营道路。  相似文献   

14.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民生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立场、切实解决人民阶段性问题为基本遵循的系统化的民生观。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观的价值旨趣彰显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伟大历史进程的整个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具体表现为:在民生救国实践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障人民基本权利;在民生富国实践中,为人民谋幸福,满足人民基本民生需求;在民生强国实践中,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高质量民生需求。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观的人民性、科学性和实践性,指引着我国民生实践不断取得辉煌成就,为实现2035年民生建设远景目标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价值遵循。  相似文献   

15.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的领袖,也是我们党杰出的报刊编辑家、新闻宣传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参与创办和主编的报刊有数十种,其中的《中国青年》是团中央的机关刊物,也是最杰出的革命报刊之一,是当时引领中国进步青年前进的一面旗帜。恽代英在主编《中国青年》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围绕宣传党的中心任务的编辑出版原则,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编辑出版理念,注重策划与兼容并包的编辑出版策略,以及尊重读者意见与读者交流的编辑出版态度,为中国共产党的报刊宣传工作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梳理和总结恽代英在主编《中国青年》时的编辑出版实践对于我们如何做好新时代报刊编辑出版工作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望道的美学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实践品格,在中国近现代美学思想发展史上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在陈望道一生的理论探索中,"大众"占据着特别突出的位置。他一直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一直强调新文学肩负的思想启蒙的使命,大力倡导白话文学,发动建立"大众语文学"的运动。在大众艺术中发现美,把美还给大众———是陈望道一直奉行的理论准则。  相似文献   

17.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早期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中国化、现实化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大众哲学》之所以能成为大众的哲学,一方面在于它抓住了时代主题,反映了现实需要,并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来表达,另一方面在于它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为人民探求真理,精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并能联系群众实际。《大众哲学》的成功,给当今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中国化、现实化的探索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政论家,邹韬奋为中国新闻出版事业和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民意机关、民权、党派三个方面来论述其民主政治观。针对民意机关,邹韬奋认为必须由人民自己选出来,而不是随便由人指定的人民代表组成,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真正对人民负责的政府;对于民权,他认为人民的民权表现为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和普选权,而人身自由是无须说明的,并提出政府和人民应该共同努力以保障民权;而其政治观更具时代特色,邹韬奋指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全国各政党的共同要求、共同利益,因此团结各党派才能集中全国力量以取得抗战胜利,为此就要实现党派平等,保障各党派的政治权力,并取消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实现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论述中的人民性主要包括人民取向、人民力量和人民立场三个内涵与维度。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习近平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秉承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造福人民,以人民取向为统领,以人民力量为保障,以人民立场为旨归,体现了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人民性的逻辑意蕴。人民取向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价值根基,人民力量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实践动力,人民立场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目标归宿。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学者,胡适的思想理路不仅体现在他的学术著作中,同时,更多地体现在他大量的报章文字和报刊编辑实践中,编辑报刊成为他与现代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特殊方式,他以启蒙立场关注社会现实,以自由主义的理念构建公共论坛,以负责任的态度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