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当代西方理论界争议较大的学说之一。争议的主要分歧在于精神分析学说的臆测性和科学性。作者认为精神分析学说的科学性和弗洛伊德积累材料、解释材料的方式有关,深入分析弗洛伊德积累材料、解释材料的方式有助于科学地评价精神分析学说。因此,本文试图论述弗洛伊德解释癔病、梦与日常生活失误行为、文学艺术的三种不同方式,从而对精神分析学说这三个领域的内容的科学性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早期的人生经验和文学创作,都明显地呈现出精神分析学说的基调.其主要人物的一切思想和行动,处处都为情欲所主宰,似乎他们的生存是专为着情欲的.这种自觉的文学创作源于张爱玲独特的家庭环境、人文素养、人生感悟和创作氛围,同时也与弗洛伊德的文学创作"利比多说"不谋而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映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利比多的诠释、潜意识的剖析、变态心理的刻画、白日梦的叙写、"恋父"恋母"情结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并不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简单继承或局部修正,而是基于继承的全面颠覆。拉康以哲学加语言学的方式改写了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一些主要概念,如无意识、自我、欲望以及主体等,从而在真正的意义上完成了弗氏未竟的关于人类主体问题的哥白尼式革命。同时,拉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更广及人文、社会以及文学批评领域,对当代许多重要理论的形成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因而成为了后现代主义的先声。  相似文献   

4.
《金锁记》中曹七巧人物形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揭示了家庭背景、灰色环境、好胜猜忌的性格是曹七巧形象形成因素;通过对七巧与姜季泽、七巧与长白、七巧与长安人物关系的分析,指出了张爱玲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以及在创作上对西方文学的吸收和借鉴;作者还认为曹七巧改变了关于女性的“先爱后性”的传统性爱论,七巧形象的成功塑造必将引起人们对女性学科更为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茨威格文学传记与精神分析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茨威格和许多心理学家一样,对心理学和心理分析有浓厚的兴趣和特殊的偏好,加之在当时那个特殊时代受到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在其传记文学中明显表现出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和心理分析方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当代三部影视作品《狮子王》、《王的男人》和《夜宴》是基于弗洛伊德学说对《哈姆莱特》进行的改写,它们由弗洛伊德对哈姆莱特“俄狄浦斯情结”的精神分析式阐释生发而成,旁证了弗洛伊德观点的影响力,并为我们重新考量弗洛伊德的哈姆莱特阐释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机会。  相似文献   

7.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社会尤其是人文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主义作为现代文学和美学的一种思潮,对美国现当代文学产生的作用同样是不可估量的。文中试图通过对几部优秀的脍炙人口的美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简要分析,以解读弗洛伊德主义对这些作者及其作品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弗洛伊德是一位法国的精神病医生,他一生以治病著书为业,却对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就利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对几篇佳作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弗洛伊德主义的内容与主要支柱,并从中一窥弗洛伊德本人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9.
作为系统的现代心理学理论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20世纪西方各人文学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阐释了弗洛伊德主义的思想与精神内核,并以此为基础,论析了弗洛伊德主义带给劳伦斯小说《儿子与情人》的多层艺术启示,探讨了弗洛伊德和劳伦斯在根本观念上的共通之处,以及弗洛伊德主义在《儿子与情人》中的具体表现、融合、变异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是一个言必称"性"的心理学家,这位著名的奥地利精神病医师以惊世骇俗的"泛性论"奠定了精神分析学派的基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自有其合理可取的成分,  相似文献   

1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文艺创作和批评影响巨大,个人无意识是艺术家创作的原动力,俄狄浦斯情结是艺术创作的原始动机,文学创作好像白日梦一样是潜意识愿望的替代性满足。虽然弗洛伊德的理论有许多局限和缺点,但许多文学思潮、流派及艺术家都直接受益于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的精神分析学也随之在学术各界广为流传,并发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近些年来,在青年人中形成了“弗洛伊德热”,不仅把他同哥白尼、达尔文相提并论,甚至试图把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综合”起来。然而,对于弗洛伊德学说的实质还仍然是鲜为人知的,特别是在不少青年中更谈不上批判地吸收弗洛伊德学术思想的合理内核了。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进行扼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埃利希·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是构建在弗洛伊德学说和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的。本文通过分析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的基本思想内容 ,指出了其学说的可供借鉴之处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
对心理疗法这一工作经验推广,导致在战后时期形成了批判弗洛伊德的一定的框框。(1)许多人除了赞同弗洛伊德主要的、深刻的精神分析的思想外,还认为必须“克服”弗洛伊德学说的片面性。(2)认为弗洛伊德的自然科学观点及其唯物主义和纯理性主义,是他的学说片面性的原因。(3)弗洛伊德观点  相似文献   

15.
早在本世纪30年代,沈从文在谈到自己的小说创作的时候曾经指出:“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声称自己的文学创作的目的在于“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1]。现在,有足够资料表明,沈从文在20年代进入北京后曾接触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他从周作人那里接受了性心理学的观点;曾拜读过张东荪的《精神分析学ABC》;还从施蛰存、废名等人的小说中领略了西方心理学的魅力……[2]后来,他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大胆而深刻地解剖了人的性爱…  相似文献   

16.
无意识·“人”·现代派文学──再论弗洛伊德学说的突出贡献杨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者、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埃里希·弗洛姆认为,西·弗洛伊德和马克思“都是现时代的设计师”。“他们为建立一门新的人的科学奠定了基础”[1]。的确,弗洛伊德以他对人类内心奥秘的卓越发...  相似文献   

17.
潜意识理论发生发展探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和基石。弗洛伊德从个体出发,基于生物机制,提出了个体潜意识理论,而荣格和弗罗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把它上升为集体潜意识和社会潜意识。从弗洛伊德到荣格再到弗罗姆,潜意识理论及具体内涵有了重大发展,在一个侧面展示了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及变化  相似文献   

18.
多伊奇是女性精神分析的领袖和先驱者。她基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根据大量临床经验和自身的母性经历,探究并描绘了女性心理发展的全貌,提出了以女性为中心的女性人格发展观。她还指出,自恋、被动性和受虐性是女性的基本特质,并进一步翔实地阐述了女同性恋形成的心理机制。多伊奇关于女性的精神分析观点不仅促使弗洛伊德对女性心理的关注,弥补了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忽视女性气质的不足,而且推动了精神分析的女性主义转向,为后续精神分析运动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历经百年沧桑 ,影响甚巨 ,也积毁三尺。只是与文学相联系时 ,它开掘俄狄浦斯情结、死欲和白日梦之类 ,以反传统的崭新视角和突入文本无意识层的深度 ,长久地惠及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明显受到西方各种文化学说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西方解构理论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与发展的文化渊源。同时指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应在借鉴学习西方各种文化学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具体实际,探索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