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流邹明强本文拟就“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或第二语言教学”这一学科性质,谈谈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简述跨文化交际研究;第二部分简述对外汉语教学;第三部分简述对外汉语教学中引人跨文化交际研究。...  相似文献   

2.
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科技交流合作日趋频繁,对科技人才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河南省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能力现状的分析发现,科技人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差异显著,应多渠道获取信息,参加多层次跨文化培训,全方位实践跨文化交流,以提高语言文化认知能力、增强文化敏感度、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及交流技巧。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改龙”之说引发的辩论,分析了中国的“龙”和西方的“dragon”概念。对于是否“改龙”这一学术命题的结论是:这两个概念虽非对等。但并不妨碍大多数西方人对于中国龙的认知,“龙”的英译“dragon”毋须更改;修正乃至废弃龙的形象则更属削足适履之举,指出跨文化交流的理论和实践需要必要的跨文化知识积累和开放、宽容、理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与跨文化交流结合点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流的结合点,简单地说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容点和互补点,其核心问题就是异域异质文化在本土文化中的“生长点”。中国近代以来跨文化交流结合点的几次超越,为我们今天继续探索跨文化交流结合点提供许多借鉴。当今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地把握跨文化交流中的结合点问题。寻找这一科学的结合点,必须首先承认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和不断演进特点,认同跨文化交流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双向选择和对应过程。教育只有遵循文化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客观规律,才能充分发挥其作为文化载体和传播媒体的功能。现代的大学是跨文化交流的最佳媒体和桥梁,也是交流成果及其社会效益良性循环的重要枢纽,因此,发挥大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特殊功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从跨文化研究角度,考察了中日在“中日关系史认识”、“伦理价值观”和“面子体系”方面存在的文化差异,并结合“历史认识”问题,阐析了这些文化差异对于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所具有的隔膜作用,以求为解明近年来中日摩擦冲突频发的部分文化原因,寻求增进中日相互理解和文化认同的途径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分析了跨文化交流中的两种主要障碍,人为障碍与环境背景障碍的产生以及对跨文化交流的负面影响,并指出了研究这两种障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于交流技巧的关注愈来愈多。交流的方式及过程直接影响到交流效果的好坏,于是如何使用得当的方式处理交流过程中涉及的信息、意义便成为保障顺利交流的关键。文本试从解析交流过程中信息的产生及走向为出发点,重点探讨改进意义的方式,并最终建构跨文化交际教育中更为科学合理的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交流通常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而电影语言则是一种富有艺术性的国际语言,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无疑担当起了跨国交流的文化使者的重要角色。“顾名思义,跨文化传播无疑应是文化、传播并重。”[1]我们认为,电影不仅让中国人了解外国,而且也让外国人了解了中国。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流失误主要是由语法错误、语用失误和社交失误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在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TEFL)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可能造成跨文化交流失误的原因,从而避免交流不畅或者冒犯冲突。本文分析了造成跨文化交流失误常见的语法、语用和社交方面的案例,以帮助教师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浪潮下,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所出现的误解和冲突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困扰.从解释学角度分析跨文化交流过程,发现误解和冲突是理解过程中理解者视域和文本视域之间的对立所致,是理解的阶段性结果,因而也是跨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必须以积极、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以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分析了跨文化交流中的两种主要障碍,人为障碍与环境背景障碍的产生以及对跨文化交流的负面影响,并指出了研究这两种障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存在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西方文化进入我国较中国文化进入西方要广而深。这种不平衡性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合理的中西跨文化交流应该是一个互补和互动的过程。中国文化应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同时也需要我们更多了解西方文化,以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否则,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将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时代。为了顺畅地进行交流,必须找出交流中产生摩擦的主要原因并予以消除。中西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摩擦的主要原因:定式思维、偏见、心理、习惯不同等,为此必须寻找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后殖民理论来分析翻译和跨文化交流,可以看出隐藏在文化交流背后的文化的不平衡状态、翻译理论中的“西方文化霸权”和翻译策略中的后殖民性。在翻译中,我们要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弘扬民族的文化风格,从而达到真正的、平等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在穆斯林文化发展的中心地带,民俗文化内容中蕴含的民族气息相当浓厚,并呈现出由中心向外扩散的态势。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来审视,穆斯林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传承与传播,大多是以穆斯林内在相通的文化特质和情感基因为根基的。纵观中国与中亚穆斯林民俗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现实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穆斯林民俗文化内隐着确定的文化价值主题,各种穆斯林民俗文化交流都承载着“多元共生”的朴素文化思想,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搭建中国与中亚民俗文化深度交流的和谐舞台,从而达到营造多元文化共生的局面,构建“为己”和“为他”的跨文化交流双向驱动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多元文化”概念因众口难调而失于空泛,“多文化”概念则更为执中,承认多文化“共在”时的某种失序。在人人皆为多文化交流“结点”的时代,不同文化共在的“结构场”复杂而又多变,贯穿其间的则是人性特点,如佛教所言乃“贪瞋痴慢疑”,儒家将其理想状态称为“仁义礼智信”。人性的特点使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变得异常复杂。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以西方文明代表美国和东方文明代表中国为例,从历史渊源阐述不同文化产生的必然性及由此而表现出的不同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层面的冲突和碰撞,最后指出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原则及如何避免文化冲突,以达到更和谐的文化共存。  相似文献   

18.
跨文化交流活动无时无刻不受到文化规律本身的制约,即文化交流具有互补性的同时也具有排他性.人类交流的过程可以看作交流双方展现自我的过程,但由于文化的差异,交流活动中的自我可能呈现不同的形态.从自我文化中的价值观、面子观和人际关系出发对跨文化交流进行探讨,有利于更清晰地了解英汉自我文化的特征与差异,求同存异,缩小心理及交际距离,跨越文化障碍,使话语交际双方得以更好的理解和交流.  相似文献   

19.
《延边大学学报》2013,(6):F0003-F0003
2013年5月31日下午.“跨文化交流与东亚合作2013高峰论坛”在我校科技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召开。副校长崔炯谟主持开幕式。南开大学龚克校长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我校前任校长金柄珉教授、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李文教授、韩国延世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白永瑞教授、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冼国明教授、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院长宋志勇教授、  相似文献   

20.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高校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模因理论是解释文化进化与传播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对于解释和促进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探讨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方法和路径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当代大学生关注的跨文化传播的新途径有网络流行语、名人作品与演讲、电影片名与台词等。分析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文化模因现象与传播新途径,有助于提高90后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为大学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