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述1918年留日学生罢学归国运动张惠芝1918年3月,留日学生从西方和日本的报纸上知道,中日两国政府正在就所谓“共同防敌”问题进行秘密磋商。有的报纸还披露了有关日本政府以借款为诱饵迫使段祺瑞政府与日本共同出兵西伯利亚,参加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和共同出兵...  相似文献   

2.
所谓"西藏问题",是由逃亡国外的达赖集团和美国等西方干涉势力一手制造的.美国在这一问题上采用了种种卑劣手法捏造历史事实,大肆鼓吹"西藏独立";直接插手,唆使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武装叛乱;利用新闻媒体和各种场合,为西藏分裂主义分子造声势和提供表演舞台;以"人道主义"卫士自居,大打"人权牌".由此可见,干涉与反干涉的斗争仍将是激烈的.  相似文献   

3.
门罗主义是美国统治集团侵略和奴役拉丁美洲人民的工具。对于这一点,史学界有着比较一致的认识。但对门罗宣言的性质和作用,却存在不同看法。有的认为,门罗宣言“原来本有防御性质”,“还不是带有侵略意味的”;有的认为,门罗宣言在它公布之时,对于阻止神圣同盟的武装干涉,对于帮助和维护拉丁美洲各国的独立,都起了一定的作用。门罗宣言的性质怎样?它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我们必须从广泛的事实出发,把它放到全面的、具体的历史联系中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4.
台湾政治转型主要是由台湾岛内外因素、主客观因素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台湾岛内因素来看,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台湾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国民党政权的"法统"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危机,被迫进行民主改革.从台湾岛外因素来看,大陆"一国两制"政策对台湾政治转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对台湾的专制体制产生了巨大冲击;而来自美国的压力也迫使国民党进行"政治革新".在这些岛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台湾出现了多党并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一、现代科技革命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1、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生及其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在20世纪初特别是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列强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武装干涉颠覆,如十四国武装干涉新生的苏维埃……  相似文献   

6.
1954年12月,美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的《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成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之一。尽管这一条约在中美建交时由美国宣布废止,但认真研究条约所包含的意图和实质,对于全面了解美国对华政策,特别是美国对台政策的肯綮和背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拟略抒管见,从期指正。一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及沿海岛屿之后,由于种种错综复杂的原因,新中国没有立即解放福建、浙江沿海岛屿及台湾。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在武装干涉朝鲜内政的同时,杜鲁门总统于6月27日命令美国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插足中国…  相似文献   

7.
宗教对当代美国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国家,在发达国家宗教色彩最浓.其原因在于宗教在维系美国社会的道德秩序、缓解各种社会矛盾冲突、救济帮助贫困民众、稳定社会结构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宗教具有突出的三个特点,即新教是美国宗教中最重要的因素;美国宗教教派众多,美国宗教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美国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相结合.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政教分离的国家,美国虽然实行了政教分离,但宗教对美国政治仍然产生很大影响,宗教与政治不但从来没有分离,而且一直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共同为美国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8.
干涉作为一种处理国际事务的手段一直备受争议.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与孟子就以儒家的独特眼光对干涉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初步界定干涉条件的基础上,对于干涉的缘由、干涉的目的、干涉的途径与导致干涉成败的因素均有论及,他们有关干涉的思想不仅当时得到部分实践检验,在现代国际关系中也可以不断得以印证.本文比较现代西方有关干涉的各种学说与孔子孟子以礼乐仁义为核心赋予干涉的不同作用和价值,对于我们今天重新思考干涉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叙利亚冲突的演进与美国的干涉密不可分,实际上美国早就成为此场冲突的重要一方。受主权原则及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等的限制,美国不得不为自己本质上完全非法的一系列对叙干涉活动提供规范性依据。但是美国原有的相关干涉话语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对叙干涉的需要,因此美国对其进行了更新发展。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亲民主干涉”话语体系的发展、“境外武力打击非国家行为体”话语体系的发展、“人道主义干涉”话语体系的发展。在叙利亚冲突背景下,美国发展上述三类话语体系的路径,分别是重构“合法政府”话语、重构“自卫”话语、构建禁化武新话语。美国对三类干涉话语体系的发展,本质上都是对其霸权逻辑的翻新,其中国际负面影响最大的是“亲民主干涉”话语体系的发展,另外两个方面则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亲民主干涉”活动及其话语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亚历山大·马修·卡斯特伦去西伯利亚考察过.他在1845—1849年考察西伯利亚期间,搜集了不为人知晓的许多种口语资料.这些资料非常珍贵.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他研究了芬兰—乌戈利亚—萨莫耶德和阿尔泰诸语言.他既是蒙古语学者、突厥语学者、通古斯话研究者,当然也是阿尔泰语言理论家,他在阿尔泰语言学历史上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杨雨青 《晋阳学刊》2012,(3):116-120
关于抗战时期美国援华的政治、军事原因,已有充分论述;但是,影响美国援华与否的经济因素,常为人所忽视。美国援华政策的动因,除了孤立主义、中立法、先欧后亚战略等因素外,美国的经济利益也为美国政府所关注,并且是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所维护的一个重要内容。经济因素,始终和政治、军事、外交、战略的考虑交织在一起,共同决定着美国对中日战争的态度,并且交错起着作用,彼此发生着互动。  相似文献   

12.
在1911~1912年中国政权发生鼎革之际,美国政府对辛亥革命奉行中立政策。首先这是由当时中国国内政治局势所决定;其次,与美国的孤立主义外交传统和对华门户开放原则有直接关系;其三,受美国国内舆论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其四,防止和避免少数国家特别是日本和俄国乘机单独干涉中国,谋取特殊利益。总之,美国政府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既有中国国内因素,也有美国自身因素;既有国际因素,也有价值观念因素。虽然一般来说,外交是内政的继续,但外交毕竟不能等同于内政,不能不受对方国家国情及国际形势的影响和制约。有些问题乍一看来,似乎是美国国内政治影响了美国的对华政策,但细加追究,美国的外交政策实际上很大程度是由国际和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促成的。因此,在探讨美国对华政策的过程中,我们对各种因素要有一种全面的、辩证的观点,这对我们正确认识或预见美国的对华政策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贺鉴 《学术界》2007,(1):209-213
冷战后,美国的对外干涉发生了重大变化,采用了更为隐蔽的方式,即打着“人道主义”或“反恐自卫”的幌子进行武力干涉,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基本原则。尤其是冷战后美国的4次对外战争对国际干预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其实质是强制推行西方的民主和价值观,是后冷战时代美国新霸权的反映。美国的武力干涉属于国际不法行为。  相似文献   

14.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社会主义国家刚刚诞生的时候,是谈不到同资本主义在经济方面进行“竞赛”的。那时的社会主义国家,例如苏联和中国,国内经济都极度困难,而帝国主义却一心想把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之中。那时,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较量首先是军事斗争。当时的苏联面临着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由它们策动的国内武装叛乱;中国也被迫同朝鲜一道,同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进行三年艰巨卓绝的反侵略战争。军事处于劣势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在资本主义的强大  相似文献   

15.
军事干涉仍然是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色。无论美国人如何给自己的军事干涉涂上理想主义的色彩 ,但是我们不难看出 ,军事干涉是美国实现其国家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 ,美国军事干涉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维护和实现其所谓的国家利益 ,美国实施的所谓人道主义军事干涉也是以其本国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  相似文献   

16.
北伐时期 ,国民政府鉴于日本同英美的矛盾、日本在华势力分布特点和日本对华政策特点 ,受苏联革命外交战略的影响 ,实施了接近日本、联络日本的对日政策。这一政策也是北伐前单独对英政策的继续和发展。在北伐开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 ,起到了牵制英国武装干涉中国革命的作用。但也为蒋介石与日本的妥协活动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习苏军、进行正规化建设因"反教条主义"夭折.其实,苏联军队初创时期,已经有过这样的经验教训.当时,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敌人的军事进攻和国外敌人的武装干涉,建设强大的军队十分迫切.可是,领导武装暴动出身的伏罗希洛夫等人,习惯于游击战,反对军队正规化建设.列宁和俄共(布)八大及时纠正,通过正规化建设提升军队战斗力,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作为美国经济在技术进步和全球化的共同作用下所表现出的一种新状态,正在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在美国,"新经济”表现在商业行为、基本经济制度和政府政策等方面的变化上;高生产率、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利用世界资金等是美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新经济带来了对经济学理论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关于美国使命观的历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使命观发韧于清教徒的宗教信仰。这种观念把美国视为上帝选择的一个特殊国度,对人类历史发展和命运承担一种特殊的责任。这种观念在美国文化中根深蒂固,深深地影响了美国人对自己或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与态度。美国政府正是打着实现这种使今的幌子向外扩张,对弱小国家进行肆无忌惮的干涉。但干涉的结果,并没有给被干涉国家带来民主和自由,而是给未来就不太安宁的局面,注入新的不稳定因素,从而激起这些国家越来越强烈的不满和抵制,导致美国对外政策陷于窘境,历史和现实都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战后日苏领土问题的形成,与美国"冷战"政策有密切关系。美国因"冷战"政策而转变对《雅尔塔协定》的态度,使苏联获得有关领土的法律依据缺少说服力,同时也给日本收回领土提供了口实;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对日媾和条约》要求日本放弃有关领土,但又不规定其最终归属对象;美国对日苏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谈判的干涉,表面上支持日本方面主张,实质上阻止日本方面妥协而使领土问题成为遗留问题。美国国际"冷战"政策是造成战后日苏及日俄领土问题形成最重要的外来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