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9世纪的俄国既面临着资本主义渐进发展又面临着农村公社日益解体的历史境况,这种时代境况给马克思、恩格斯两人提出了一个历史性的跨越问题并促使他们提出了各自的跨越设想。文本研究显示:马克思的跨越问题是,在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前,俄国能否跨越资本主义的问题;恩格斯的跨越问题是,在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俄国能否跨越资本主义的问题。与此对应:马克思的跨越设想与恩格斯的跨越设想均主张俄国的跨越革命是要确立公有制社会;但前者主张俄国应在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前实行跨越革命,而后者则主张俄国应在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实行跨越革命。就当代中国而言,这种比较研究仍具有鲜明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文本为依据,重新审视马克思、思格斯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对新旧唯物主义区别点的理解上,马克思与恩格斯存在着重大的差异。与恩格斯不同,马克思不是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关系的视野中来区别新旧唯物主义,而是从对感性对象的理解方式、从对实践的地位、意义的理解的视野中来区别新旧唯物主义的。正确认识恩格斯与马克思对新旧唯物主义区别点上的不同视野,对于确立正确的解释学观念、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乃至一般哲学史研究中的实事求是的精神,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俄国传统的农村公社制约和延缓了俄国农奴制度的形成,迫使俄国封建主阶级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造成了独具特点的俄国农奴制度;但在俄国农奴制度16世纪末确立之后,农村公社本身也为封建主义所改造,反过来它又成为维护和加强俄国农奴制度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
产生在原始社会野蛮时代中级阶段的农村公社,具有公有和私有两种因素,是从公有制社会到私有制社会的过渡。奴隶制社会的两种形式:劳动奴隶制和家庭奴隶制与农村公社的大体消灭和大量存在有关。在奴隶制社会里仍然存在大量的农村公社,战败的农村公社沦为集体奴隶,并有中央专制政府居于其上,这就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罗马奴隶社会本身没有出路,取代它的封建社会所以充满生机,是由于灭亡罗马的日耳曼人处于农村公社阶段,他们将农村公社的精神带到封建国家里。农村中的公有因素,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他们的技术的条件下,可以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马克思的理想社会是建立新型的农村公社。  相似文献   

5.
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精神理论,有助于我们贯彻和落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精神理论的产生既是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需要,更是借鉴前人时代精神思想有益成分基础上的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精神理论蕴涵时代精神内涵、特征和价值等内容。为了用时代精神更好地武装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探究和总结时代精神育的规律,形成了时代精神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十分注重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研究。在此过程中,他们曾与俄国民粹派分子有过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战:一次是1875年恩格斯与俄国革命民粹派代表人物特卡乔夫的论战,另一次是1877年马克思与俄国自由民粹派思想家米海洛夫斯基的论战。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两次论战中阐发的理论观点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其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立场与方法,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其二,农村公社与专制制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共生关系,既维护农村公社又力图推翻专制制度的做法是自相矛盾的;其三,世界上不存在“普遍适用”的历史哲学理论,任何时候都要坚决反对教条主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来源不是德国古典哲学而是古希腊伊壁鸠鲁哲学,恩格斯哲学的理论来源才是德国古典哲学。理论来源的不同必然导致哲学观点的根本差别,在评价德国哲学、物质观、辩证法、自由观、认识论、历史观、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等一切哲学问题上二者都根本不同。这是“世界观和理解力”的差别,是把人当作人和把人当作物的哲学的差别,是哲学发展的高级阶段和低级阶段的差别。理解和复兴马克思哲学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说,由于俄国恐怖主义密谋家的活动,因此马克思在给《祖国记事》编辑部的信中劝俄国人不必急急忙忙地跳进资本主义.恩格斯的这一解释与马克思原信的精神有所出入,与当时史实也不甚相符.  相似文献   

9.
从1870年代开始,恩格斯十分重视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研究,在相关著作和书信中,提出了这样三个重要理论观点:一是处于低级发展阶段的社会不能解决高级社会发展阶段才遇到的问题;二是农村公社是东方专制制度的自然基础;三是须从大历史的尺度看待资本主义导致的后果。恩格斯的这些理论观点既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精神要义,也是对俄国等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点的深刻洞察,对于我们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能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俄国社会发展问题上,民粹派将俄国农村公社理想化、俄国农民神圣化、少数知识分子的作用绝对化,企图使俄国不经过生产力的累积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恩格斯则认为,俄国必须以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为先决条件,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二者论争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农村公社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分歧实际上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两种思想体系的对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与社会主义法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创造人,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奠基者,但学界对两位导师的社会主义法治观点语焉不详.本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并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主要如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废除资产阶级法统是创建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条件;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镇压敌人,保护人民,改造、组织经济是社会主义法制的职能.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指针,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产生了教条式的理解,并一度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消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进一步澄清和梳理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有关论述,对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包括三个方面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自然科学是产生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对于认真执行党中央关于科教兴国和技术创新的战略方针,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指针,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产生了教条式的理解,并一度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消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进一步澄清和梳理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有关论述,对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关注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蕴含的十分丰富的民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民生理念最直接的理论来源。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民生思想的主体、出发点、终极目标和民生目标的主要实现途径4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疏理十八、十九世纪德国知识界中的文化和文明涵义为起点 ,考察了它们与马克思、恩格斯所使用的文化与文明概念的异同 ,并进一步详细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的文化、文明概念的内涵。本文的结论是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概念基本上可以说是广义的文化概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学说是以马克思命名的,这既是恩格斯的一贯主张,也因为马克思是马克思学说的主要创立者。承认马克思是马克思学说的主要创立者,并不否认恩格斯在马克思学说创立中的贡献。恩格斯在马克思学说的创立中作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恩格斯是马克思学说创立的前驱者、唯物史观的发现者、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创立的参与者和完成者、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多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史批判等同于唯心史观的批判,这应是一个误解。19世纪人类学勃兴,文化多通释文明,意指特定时空中的总体社会发展形态,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习惯用法。两人对是时的文化史写作不甚满意多有原因,如马克思反对它们仅仅把鲁滨逊一类故事看作对现代文明的反动,怀旧与自然同在的浪漫主义倾向。但这一切并不构成对文化史本身的否定。结合观念和现实来写历史,特别是文化史;确认产生了特定的生产关系,并且始终在调节改进这些关系的历史运动的现实性,将最终说明观念形态的文化的生产,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文化史批判给予我们的最终启迪。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的学术地位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是技术哲学重要的研究领域 ,认为对马恩技术哲学思想的学术地位和意义的系统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尚未进行。对马恩技术哲学思想的形成史与逻辑构成、学术地位及其意义这些领域的研究现状概括地进行了分析、介绍 ,强调加强这些研究的紧迫性 ,并呼吁我国技术哲学界要关注对马恩技术哲学思想的学术地位和意义的系统研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