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入差距与收入流动:国际经验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衡 《社会科学》2008,17(2):4-13
一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并不一定必然会对社会稳定发展带来影响,关键在于社会上不同的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流动性大小.国际经验比较和理论分析说明,收入流动性一方面从效率角度反映出充分的收入流动性是资源有效配置的结果;另一方面,收入流动性对长期内的收入不平等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收入流动性可以真正实现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国际经验的重要启示就是:缓解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及其压力,关键是要从制度创新、教育和人力资本开发以及公共政策建设等方面入手,促进收入流动,缓解目前收入差距的社会压力.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流动规模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与传统观点相比形成一个悖论。本文对有关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分别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生育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   总被引:85,自引:0,他引:85  
本文借鉴内生增长理论的相关文献,并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试图将人力资本、生育率以及二者的互动影响作为观察和分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变量。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地区的高生育率和低人力资本积累率所导致的马尔萨斯稳态,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根本原因;而城市部门已进入低生育率、高人力资本存量和积累率共同推动的持续增长均衡阶段。城乡收入差距调节政策的主要着眼点,应是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水平和降低其生育率。城乡教育结构调整可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首选政策,同时以城市化推进政策相配套。  相似文献   

4.
曹阳 《学术论坛》2005,(1):86-92
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为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低成本的、近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这促进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但是,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没有引致经济学经典理论所预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反而拉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乡—城单向劳动流动是一种"半自由式"的流动:城市欢迎作为"劳动力"的农民工,但排斥作为"新居民"的进城者。农民工在城市创造财富,但要以农村的承包地替代城市的"社会保障"功能。这是一种新形式的"以乡补城"。  相似文献   

5.
李贵茜 《东岳论丛》2012,33(4):144-148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外国直接投资推动了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已成共识.而关于外国直接投资是否加大了地区内城乡收入差距,还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利用山东省17市的数据,探讨外商直接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首先提出建立影响地区收入差距因素随机效应模型的理论基础,做出相应的模型设定,把山东省各市有关数据代入设定的模型进行分析,并对回归残差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分析说明,山东省城乡间收入差距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随人均GDP水平上升继续呈上升态势,城乡收入差距有可能在未来达到某个最高点后转向下降,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地区收入差距起到了缩小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受区位要素、农村社会政策、社会经济转型和信息化建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局部地区农地流转、机会不公平、社会资本量与社会资本收入效应差异等因素也带来了农民收入不均等问题。江浙两地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在江浙农村居民增收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差距也在逐渐拉大。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差距是江浙农村居民收入最主要的差距,经营性收入差距已扩大到11.27个百分点,而江苏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高于浙江,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两地差距。两地不同的政策响应、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与模式、粮食安全战略的角色定位以及不同的发展理念与地域文化等因素均对收入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呈现的两个典型特征是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在我国当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收入分配过程有失公正的背景下,需要并行不悖地大力推动经济增长和缩小收入差距,不可顾此失彼。从实现国民幸福的终极目标出发,结合行为经济学对人内在公平偏好的揭示以及幸福经济学关于幸福与绝对收入、参照收入和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研究的新进展,弱化收入差距对居民幸福感负向影响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机会均等,提高社会和收入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8.
收入与增长的差距--陕甘宁与沪粤鲁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甘宁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自然条件恶劣 ,人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发达省区相比差距更大 ,这可以通过一些国际通用的标准证明。尽管近年来陕甘宁GDP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GDP增长速度快 ,甚至接近有些发达省份 ,但影响增长的因素是有差异的 ,表现在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度、科学技术和人口增长等方面 ,这些因素的优劣就是造成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改变落后面貌、缩小贫富差距的突破口就是要缩小高级生产要素方面的差距 ,着力解决陕甘宁三省区在资本投入、科技开发与创新、开放程度、人口增长与劳动者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产业升级 ,从而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浅议企业内部收入分配、收入差距与宏观调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来,企业内部收入分配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企业内部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影响企业和社会成员的发展。根据劳动力市场经济学的理论,企业内部收入差距主要是由企业内部因素造成,因此,应完善收入分配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加强财会税收制度建设;建立现代企业的工资制度;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以完善企业内部收入分配,防止收入差距的拉大。  相似文献   

10.
比较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本文尝试从地区发挥比较优势的角度解释地区差距。文章从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等角度揭示了不同地区禀赋比较优势和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 ,通过估计生产函数计算了不同地区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研究发现 ,由于市场发育水平特别是要素市场发育水平尚不完善 ,使得产业结构调整尚未达到资源最佳配置的目标。在改革期间 ,物质资本的边际报酬在地区间差异较小 ,并于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走向趋同 ;而人力资本和劳动力的边际报酬在地区间的差异存在着扩大趋势。地区间生产要素边际报酬差异导致地区差距 ,其变化趋势与生产要素流动性和市场发育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的关系: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流动规模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与传统观点相比形成-个悖论.本文对有关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分别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开始以后,自然因素和制度因素的作用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会是无止境的.工业化进入到后期以后,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劳动力素质的相对变化、财产的结构性变化、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变化、农业部门资金融通条件的变化、政治权力结构的新变化等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会促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转趋缩小,同时政府推行的系统性的农业、农民和农村保护制度(包括面向农业、农民和农村的直接的资源调配制度、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的贸易制度、农业投入支持制度、有利于农业和农民利益的融资制度、针对农业和农民的保险支持制度、维护农业和农民利益的财政制度、保障农民利益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业和农民利益的政治权力分配制度等)则会进一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在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自然因素和制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同样既有自然因素的作用,也是系统性制度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行业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了解行业收入差距的悬殊程度对于更好地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多以统计年鉴中的行业大类或行业门类收入作为分析对象,得到的结论不能全面反映行业收入差距的实际程度。本文尝试从产业、垄断程度、行业特征、人力资本、行业对外开放度五个方面综合评价确定了16个典型行业,并用5个测度指标对三种行业分类下的行业收入差距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收入差距与改革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龙玉其 《东南学术》2011,(1):103-1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对平均主义的修正时期、改革探索时期、全面改革时期、完善改革时期四个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收入分配的理念与认识上存在误区,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所形成的二元结构与非均衡发展战略,收入分配秩序的混乱,劳动者收入保障机制的缺失,再分配的调节作用缺失。当前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十分必要且非常紧迫。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明确科学合理的价值理念,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政府财政、税收职能,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世界田园城市”并不意味着大力发展中高端房地产项目,不意味着要素资源继续向中心城区集聚,不能忽视农业的传统和基础地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建设“世界田园城市”的关键目标,而发展现代农业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抓手。发展现代农业,应注重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微观基础,优化现代农业发展的要素投入机制,健全现代农业发展的价格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发展中国家明显存在三元经济结构。与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流动的条件不同,在三元经济结构中,人力资本起决定作用。在三元经济模型中,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一方面促进了我国城市化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本障碍等原因,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必须采取新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收入差距的拉大和权利不平等相互叠加、相互加强,已经成了我国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和谐因素。因此,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建立和完善维护社会公平的体制和机制,促进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对于缩小收入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的收入差距扩大与权利的不平等现象有一定关系,与公共决策和公共管理过程的某些弊端有一定关系,因此,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成为缩小收入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杨娜 《天府新论》2004,(4):45-48
本文针对城镇居民的贫富差距的现状 ,从社会资源占有的四种形式入手 ,就它们的获得途径和使用方式分析了收入差距与社会资源的关系 ,探究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以便党和政府采取措施子以调控和克服影响收入差距拉人的不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演进来看,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理论中,赤松要的雁行形态理论用雁阵曲线来描述国际产业动态转移所带动的本国产品比较优势的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认为本国的边际产业只有转移出去才能重新获得比较优势.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产品的三个不同生命周期来阐释产业转移过程中形成比较优势的阶段.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用企业产权优势、交易成本最小化优势、政府规制的保护因素等来分析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形成.在基于劳动力流动的产业转移理论中,刘易斯模型深入探讨了发展中国家主要产业部门运动的规律,认为现代部门的扩张可以使传统部门受益.费景汉-拉尼斯模型认为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的贡献不仅在于向工业转移其增长过程中所需的劳动力要素,还转移农业产品剩余.综合比较来看,无论是基于劳动力流动还是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理论,都有其内在的理论精华和研究重点,能够为中国承接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所运用.  相似文献   

20.
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表现之一.新的形势下,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都将给城乡收入差距带来新的影响.本文以中部欠发达城市南昌1990-2009年的样本数据为例,对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经济的增长引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单向变动;城镇化的推进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没有影响;相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会加速城镇化进程,而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最后验证了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