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单正齐 《江淮论坛》2003,11(2):103-108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不同.西方哲学注重以理性的态度解释世界,以信神的态度看待人生.中国哲学缺乏认识论的兴趣和有神论的宗教信仰,侧重于张扬人类理性体认宇宙与人生本质.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哲学意识与宗教情怀--超越精神的不同;主客对立与天人合一--宇宙态度的不同;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哲学思辨智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王善平 《学术研究》2004,1(8):23-27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最集中地体现在其社会存在论上 ,正是它彻底地摧毁了“绝对存在”的神话与“纯粹知识”的幻想 ,并因此引发了哲学范式的重大革命。通过将抽象绝对、超历史的存在还原为活生生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存在 ,通过阐明“劳动 -交往 -认识”三位一体的全新实践观 ,马克思从根本上消解了存在与意识、理念界与现实界、认识与实践的狭隘对立 ,从而完全颠覆了“在社会实践之外、从抽象本体出发去思辨演绎世界及其历史”的旧哲学范式 ,并最终创立了始终植根于实践、将世界万物和人类历史理解为作为社会实践之产物的社会存在物的全新哲学范式  相似文献   

3.
当代小说意识的嬗变吴文堂小说意识是指创作主体处于最活跃的创作状态时,支配着艺术想象与建构的最根本的意志与认识。它主要体现为小说家对生活的理解形成的哲学观念,以及对艺术的理解形成的美感意识,还有本于生命无意识的神秘体验,这三者综合而成的对小说内容、表现...  相似文献   

4.
超越近代哲学的视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的主题是通过分析西方近代哲学的局限性和矛盾来说明为什么要超越这种哲学的视野。首先指出超越只是指超出某种界限 ,并无全盘否定之意 ;对近代哲学视野的超越就是对笛卡尔以来的哲学思维方式采取一种批判态度。接着对唯物唯心对立在西方近代哲学发展中的作用作了分析 ,但认为不能局限于看到对立 ,而应更为全面地研究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倾向及其内在矛盾、特别是与之相关的认识论的转向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文中着重分析了将理性绝对化所导致的思辨形而上学、二元论、怀疑论和独断论以及人的存在的异化和人文精神的失落等结局。最后分析了这些结局所引起的近代西方哲学的危机以及超越近代哲学视野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张传开 《学术界》2004,(3):193-201
从社会根源上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及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必然产物 ;从理论来源上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颠覆了传统西方哲学的思辩形而上学 ,超越了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元分离 ,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从现实、实践出发解答时代课题 ,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并注重于改变现存世界的新唯物主义。尽管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性质和立场上存在着根本区别 ,但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共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理论背景 ,并面临着相同的时代课题 ,因而也是对近代西方哲学的转型和超越。固然不能把现代西方哲学对近代哲学的超越和转型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变革等同起来 ,但也不能把它们简单地对立起来 ,而应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实事求是地揭示出它们之间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6.
哲学素有“智慧之爱”之称,“爱智慧”,“追求智慧”是哲学的本性。现代哲学虽然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却无一例外地视智慧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以“意义”为其核心范畴。然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不只属于现代西方哲学,从对西方哲学真实性判据原则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哲学在对人独特的意义性存在的自觉把握与自我意识中,从古至今一直在表达着它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表达着“智慧之爱”所担负的历史与时代的使命。同时,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转变都以思考现代人的意义世界为旨归,因此我们可以从中、西、马所共同担负的哲学使命的“融通”中寻到哲学未来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信息哲学作为一种新兴哲学,在存在论、认识论、价值论等各个方面都革新了西方哲学,给现代西方哲学带来了新鲜的血液,重新解释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科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现代西方哲学面临很多质疑,乃至出现了哲学终结论等危机。那么,信息哲学能否同样解决现代西方哲学问题?首先通过讨论现代西方哲学危机的现状和相关观点,指出其危机产生的真正的根源、核心问题即对哲学本身的遗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式即通过哲学自身的可“通透”性来把握和运用哲学,看清它和世界的关系,然后通过对新兴的信息哲学的分析及其与其他西方哲学流派的比较,指出它存在的“通”和“不通”之处,以及它为何比其他哲学更具有解决危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存在之学。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思辨的理智之德,不仅与艺术和智虑这两种实践的理智之德不同,而且也与直觉和科学这两种思辨的理智之德有别。存在问题的出现,也是哲学的诞生,是在前苏格拉底时代,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仅仅是在前苏格拉底时代。在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作为对存在问题的研究,巴门尼德在其寓言诗中的思想的重要性是确定无疑的。一般都公认巴门尼德是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第一个讨论存在问题的人,并据此与另一个同样得到公认的古代伟大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相对照。因为前者强调的是存在物之存在的永恒性,而后者则突出存在着的存在物之变易性。这种把巴门尼德与赫拉克特相对立的看法,可以说,支配着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然而却是错误的。本文拟对两种存在学说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实用主义比较典型地实现了以现象学为代表的欧陆人本主义和以分析哲学为代表的英美科学主义的价值整合,基本上表征出西方现代哲学发展的现实景况和未来走向.新实用主义对真理的界定蕴涵着它对哲学本真地位和基本功能的理解,本文从真理观的视角切入,试图再现以理查德·罗蒂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的内在构成和理论性征.新实用主义的价值追求或许也是西方哲学范式转型的终极向度?  相似文献   

10.
政治经济学批判话语的缺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生产”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它表明中国学界的“问题式”还处于传统哲学思辨的轨道上,没有真正地走向社会历史实践。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人道主义大讨论,还是近来的现代性问题意识,都提出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实要求。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也需要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其提供一个历史与逻辑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李玉凤 《河北学刊》2014,(3):232-235
在20世纪的西方哲学中,英美分析哲学与欧陆人文哲学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我们很难断言一方对另一方的永久性胜利。综观从20世纪上半叶的分化到20世纪下半叶趋向融合的艰难历程,可以发现,二者虽然在语言哲学研究进路、对形而上学的拒斥与回归以及非语言哲学研究等方面呈现诸多冲突,但在话语权上已经有了明显的融合之势,存在一定的对话空间。  相似文献   

12.
高爽 《理论界》2022,(7):16-23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一部并未完成的著作,它只是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哲学史研究的导论,而部分文本的缺失又使我们误认为其延续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观点和立场。然而,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揭示了黑格尔对实践的抽象性理解导致了哲学与世界之关系的颠倒,又使黑格尔之后的思辨哲学产生了内部分裂。此时马克思的实践观在问题意识上已经具有了超越性,试图回答理论精神如何成为实践的力量。对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实践思想的解读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马克思实践思想与黑格尔思辨哲学之关系、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的实践思想之关系,也使我们真正地理解马克思实践思想的核心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3.
系统方法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哲学和哲学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是全面地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哲学和哲学史的第一个哲学家。在《哲学史讲演录》的“导言”中,黑格尔明确宣称:“哲学是在发展中的系统,哲学史也是在发展中的系统;这就是哲学史的研究所须阐明的主要之点或基本概念。”列宁虽然反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立场,但充分肯定了他的系统思想。正是这样,我们主张运用系统方法来研究现代西方哲学。陶济同志在《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一文中,主张运用历史与逻辑一致的方法探求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但由于他夸大了哲学这一具体的意识形式的相对独立性,把历史与逻辑的一致单纯地理解为思想史或哲学史和逻辑范畴发展之间的一致,从而既忽视了现代西方哲学和社会现实、和其它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忽视了对现代西方哲学中各层次关系的具体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片面的、难以令人信服的结论。下面,我们试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对现代西方哲学作一些具体的分析。不确之处,诚望陶济同志和其他同志赐教。  相似文献   

14.
杜世洪 《理论界》2006,1(8):167-169
现代西方哲学发生的语言论转向标志着语言论哲学的兴起。语言论转向并非只有英美分析哲学和欧陆现象学与阐释学两个传统,实际上,在这两个传统之外还有第三个传统,即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语言论哲学。我们以此为出发点,尝试性地探讨了第三个传统三个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我们指出,马克思主义语言论哲学不仅与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对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具有重要的补充与完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朱光潜先生的主客观统一说美学理论,其思维方式是实证、经验和分析的,与20世纪西方哲学思维方式有内在的相通,这与他后期试图建构以西方19世纪思辨哲学为基础的美学理论,造成一种思维和观念上的内在矛盾.这种思辨哲学的形而上特征,也是当代中国“实践美学”的致命弱点.  相似文献   

16.
经由对传统西方哲学研究方法的反省,而发展出的概念范畴研究法,有将中国哲学研究藉由概念范畴作为哲学问题与哲学主张的两种进路。这一个方法虽能深入知识细节,却有问题意识不明确以及体系性建构力不足的缺点。因此应该提出有别于西方传统而适合中国哲学问题意识的哲学基本问题作为研究进路,并且同时扮演解释架构的功能。研究中国哲学,当以宇宙论、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为中国哲学这种实践哲学的基本问题,并担负解释架构的功能,配合以概念范畴研究法能进入知识细节的优点,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对中国三教哲学作出准确理解、正确诠释。然后返回思辨哲学的思路,以形上学、知识论、伦理学的问题意识为进路,再来研究中国哲学,以获得崭新的创造性成果。  相似文献   

17.
将恩格斯以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对立起来并不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主导思维模式",上述对立的源头不是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和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型的比较研究,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其理论的曲解.以往用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对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全盘否定态度应当改变,这不是"颠覆"马克思主义,而是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应当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坚持马列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相结合,这是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与批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但是,有的同志往往不自觉地把马列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具体分析现代西方哲学流派对立起来;在反对简单化、公式化、贴标签、粗暴化等“左”的干扰的同时,又出现了另一种错误倾向:忽视甚至背离马列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例如,在讨论现代西方哲学中唯心主义性质或倾向时,有的同志认为把唯  相似文献   

19.
西方哲学意象观认为,意象与人的意识、思维、记忆等精神能力和心智活动密切相关,它一直是哲学反思和思辨的对象。西方哲学的意象观经历了古代本体论意象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意象观、近代认识论意象观和当代心灵哲学意象观等几种类型的历史演进。  相似文献   

20.
西方哲学的历史演变表明,本体论经历了一个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其实质在于本质主义的建构原则被实存主义所代替.马克思所从事的本体论重建工作,不仅超越了本质主义路径,也超越了实存主义路径.其实践本体论作为人的存在的现象学,从哲学的原初基础角度给出了本质与实存之矛盾赖以展现的内在理由,并把这一矛盾的解决诉诸历史的展开及其完成.哲学因此由思辨的建构变成了历史的展现问题.这正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最深刻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