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何雪松 《江海学刊》2012,(4):140-144
社会工作在中国正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其不仅进入了官方话语体系,也成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社会对社会工作这一专业存在较高期待。但毋庸讳言,在中国社会工作缺乏强劲的理论支撑。因此,建构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是呼应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实践的需要,是超越现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要求,是寻求"以中国为中心"的知识体系的理论自觉,是回应全球经济社会变迁的全新挑战。实践智慧、科学研究、本土思想和制度传统是建构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2.
作为社区治理的创新机制,"三社联动"体现了从建构走向协同的治理阶段以及政社关系重构下的"双层闭环"治理结构,这两大特征决定了专业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具有双重作为。一方面,从主体发展到协同联动,"三社联动"需要支持建构型社会工作的协同;另一方面,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形成协同治理与联动服务的机制,需要服务治理型社会工作承担服务者、治理参与者的角色。由此,"三社联动"中社会工作具有建构性—结构性的双重协同论,对社区治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安秋玲 《社会科学》2021,(7):96-104
关注本土社会工作场域,基于实践构建中国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已渐成学界共识。在从实证主义知识观及其工具化实践,转向后现代知识观及其处境化实践的学科发展背景下,社会工作者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性日趋凸显。作为社会工作者个体在服务实践中所创生的知识,它同时具有实践场域的社会历史规定性、建构主体的社会文化处境化、生成过程的社会建构性、判定标准的社会效用性等社会属性。基于这些社会属性,可以通过社会工作者的自我叙事助推这一内隐知识的外显,依托专业共同体实现对其再构,并在行动研究中达成对其有效性检验。最终实现这一知识形态从个体化向公共化的跃迁,为学科知识的本土建构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重构社会工作的知识框架:本土思想资源的可能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土思想资源对于社会工作的知识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可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智识支持;它也会为反思华人社会的社会工作实践提供理论框架;从更为广泛的意义而言,它可能为建构一个本土性和世界性兼有的社会工作理论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中心主义思维支配下,中国社工界在一种西方与本土的二元对立语境中设想社会工作本土化路径,亦在西方先进与本土落后的两相对比中表达与国际接轨的愿景,更是在现代专业标准与传统助人惯习的优胜劣汰中择定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和行业标准.中国社会工作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如何面对多种助人系统并存的悖论实际以及它们之间的交接、矛盾和互动,而不是单向的"化".只有坚持实践本位,在选择、融合与超越之中突破"一个中心"和"三种主义"的桎梏,才能避免抽象理念化和意识形态化建构的误导,真正建立不同于现有理论框架并具有鲜明自主性的社会工作本土化模式.  相似文献   

6.
何威 《社会科学》2023,(4):167-180
新中国社会工作经历了几十年的曲折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嵌入”“脱嵌”和“互嵌”为核心向度的本土社会工作“嵌入式发展”规范路径图景,并以此为中心建构起以目标、动力与空间为系统的规范性研究范式。重新梳理与归纳规范意义上的本土社会工作“嵌入式发展”路径体系及其塑造逻辑,可以为超越长期“嵌入式发展”的经验视角、以生存为导向的专业发展复杂解释路径,以及重新思考“嵌入式发展”在本土社会工作发展中的理论定位问题提供必要的经验基础。规范化的嵌入范式只有结合日益更迭的时代与发展需求,找到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日常生活范式之间的共同点,才能使社会工作在符合既有发展环境的基础上,重新回归到专业性与科学性所定义的发展初衷。  相似文献   

7.
社会制度的融入是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机理。在新时代,随着我国的政策基调转向“共同富裕”,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政策制度势必会成为形塑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力量。本文深入比较了社会工作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二者具有一定的耦合性,这表明可以将社会工作应用于促进共同富裕。但传统社会工作的“西方立场”以及具有的“去社会化”“实证化”倾向,却无法回应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属性、宏观议题以及本土实践智慧。基于此,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型社会工作实践范式,将有助于超越现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局限,进而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共同富裕型社会工作的实现路径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价值立场,以反身性实践为重要方法构建理论知识,以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为服务取向明晰介入特征,以制度融入为发展策略塑造实践内容。  相似文献   

8.
郑杭生是当代中国社会学史上重要的历史性人物。"理论自觉"不仅是郑杭生晚年社会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其整个社会学思想谱系的核心元素。他对理论自觉的现实追问与身体力行,唤醒了中国社会学界对本土社会学理论建构的探索与认同。以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为例,从时局审视与敏锐感知、学科使命与话语转换、顶天立地与身体力行、建构本土与超越本土等四个维度,开展理论自觉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的语语体系、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构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2015,(9)
社会工作强调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在我国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必须立足本土视角,建构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融入传统道德资源中丰富的利他主义思想,可以更好地建构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发挥本土社会工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工作应选择何种实践模式,这实质上是一个如何看待和处理社会工作价值观、方法和技术之间关系的问题。文章首先回顾了循证社会工作的理论逻辑与实务框架;然后以南通循证矫正为例,从中西比较的视角阐释了本土循证社会工作模式的建构理念、原则与流程;发现本土循证社会工作实践中,存在形式循证与实质循证、被动循证与主动循证、静态循证与动态循证之间的三重张力,而消解张力的关键在于平衡社会工作价值观、方法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指出中国社会工作目前已经初步具备了社会工作价值观和方法,但缺乏相应的社会工作技术,推断"适度循证"将是我国社会工作实践发展的一个基本走向,倡导建构一种既注重社会工作价值观和方法,又注重社会工作技术,融社会工作价值关怀与科学关怀于一体的社会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作学科恢复重建三十余年来,学科的“主体性焦虑”从未缺席。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下,社会工作介入应急治理场域的身份形塑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2008年以前社会工作介入应急治理场域的专业身份,是由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相关之社会服务需求与专业断续发展所产出的“制度驱动”式主体身份。2008—2019年,政府主体和专业社会工作于应急治理场域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嵌入式”“双向赋权”的主体身份特征。2019年之后,政府主体与专业社会工作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驱动下呈现出“嵌合”式过程性认同的特征,专业社会工作的主体身份得以进一步彰显。社会工作介入应急治理场域的发展既反映了我国应急治理制度演变的过程,也是制度变迁的结果,政府与社会力量之互动关系折射出应急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体现出社会工作于应急治理场域的实践自觉必然与制度化体系保持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2.
社会工作作为人际互动型职业,情感乃其内在构成。科技—理性范式对社会工作的主宰持续激荡起社会工作对情感的想象,并生产出关系—情感的反思性路径。在社会工作视野中,情感呈现出多元化的意象,隐喻多重感性的力量。作为治疗实践的关系底蕴,情感表征社会工作实践的“动力”;作为社会工作教育与学习过程的反思性载体,情感承载着行动者的专业能力;作为劳动过程背后的意识形态与劳动者的主体策略,情感意味着制度性的“迫力”与主体性的“权力”。多重感性之“力”的意象背后融合了情感与专业、情感与主体、情感与体制之间的争论与辩证关系。西方社会工作视野中的情感想象打开了本土社会工作理论想象力的“情感”之窗,进一步拓展了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更丰富多元的面向。  相似文献   

13.
郭忠华 《江海学刊》2023,(5):164-173+256
概念是建构知识大厦的基础,社会科学概念建立在情境和价值因素的基础上。不同性质的概念体系形成不同性质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构建中国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必须以构建符合中国情境—价值的概念体系为出发点。中国社会科学有着特殊的历史发展路径,移植性概念对中国社会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以本土情境—本土价值为基础对移植性概念进行改造,成为本土概念建构的重要路径。依据移植性概念与本土情境—价值的符合程度,以若干政治学概念为案例,可以提炼出七种改造策略。除对移植性概念进行改造之外,本土标识性概念建构更加根本,体现在概念提炼、概念发明和概念归位三种策略上。近年来,对构建本土化概念体系的强调,表明中国现代性发展路径的转型,也使中国更有可能为世界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贡献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工作在转型中呈现出民政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草根社会工作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从本质上讲,权力本位、行政逻辑主导的民政社会工作是计划经济时期权威主义传统的延续,权利本位、专业逻辑主导的专业社会工作是全球化时代西方中心主义的散播,关系本位、实用逻辑主导的草根社会工作是转型社会儒家家族文化传统的回潮.正是社会工作三重实践形式之间的彼此分离、三类社会理解的相互对立和三种价值理念的深度碰撞,造成当下特有的"社会工作现象".摆在中国社会工作面前的最大任务,在于理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打通中国经验与国际通则之间、本土文化与西方话语之间、传统惯习与现代潮流之间的沟通屏障,在对话和整合之中实现中国社会工作经验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5.
社会工作是专业化的助人服务工作,其实务性、操作性较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除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务理论技巧外,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高校教师,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视角切入,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早在民国时期,乡村建设派就开始了关于西方社会工作在我国乡村建设中的本土化探索,成立了由乡村建设所需知识分子组成的社会组织来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并立足于乡村的集体伦理精神来开展社会服务。改革开放以来,国外专业社会工作理论对我国乡村建设的介入,具体呈现为专业社会工作面向本土社会工作的嵌入式发展。但由于介入障碍的存在,这种嵌入式发展也存在着发展困境,需要再次开启本土化的进程。推行合作型的本土化就是要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完善本土社会工作的制度设置,以本土社会工作的制度设置支持专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具体落实到实践中,应侧重以下两个方面:在服务主体上,需要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和其他乡村建设所需专业人员形成混合团队,使之具备乡村建设所需的全部能力;在工作理念上,要尊重家文化对农民思想与行为的基础性作用并培养农民的“关切心”与“公共心”。  相似文献   

17.
郑杭生三十余年的社会学研究,始终致力于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在地化"社会学研究,在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的理论建构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践的持续互动建构了在地化理论的自觉基础,本土特质理论的自我更新与发展成就了理论自觉的逻辑程式,在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学术对话中逐渐成型、成长并走向成熟,正是这种理论自觉实现了在地化理论因"接地气"而"有底气"的革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片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有本土社会工作,在实践形态上它主要是由政府及人民团体、单位组织进行的.面对民众和社会成员的服务活动,特别是社会福利服务活动.这是与思想工作、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福利服务密切相关的服务.本土社会工作可分为直接服务型社会工作和动员教育型社会工作.本土社会工作实践表现为具体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两个层面.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本土社会工作遇到挑战,借鉴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是其发展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9.
文军  方淑敏 《学术界》2022,(12):72-82
社区是社会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场域。在吸收场域理论与生态理论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可以构建出权力结构、关系网络以及主体惯习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互动场域视角,并将互动场域视角与职业自主性的三个维度管辖权、专业边界以及专业知识进行一一联结。社区治理作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互动场域,社会工作身处其中且深受互动场域特性的影响,面临着专业管辖权受限、专业边界模糊、知识创生阻滞等多重“自主性”困境。对此,亟需从权力让渡、边界形塑以及知识再生等层面入手增强社会工作主动性、能动性,破除社会工作专业自主性困境,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成为社会工作重要的职能定位。鉴于西方社会工作在中国本土的现实际遇以及本土化改造,社会工作在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服务型治理"的职能定位虽然有更大的合理性和发展空间,但由于最终未能克服社会工作在社会管理场域的不足,而只能是一个过渡性的分析概念和发展形态。从社会工作的本质属性和实际功效出发,将社会工作重新植入改善民生、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话语体系和实践场域,开展个人社会服务是合理的社会工作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