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结构严密、寓意深刻,体现了党中央坚持从世情、国情和党情实际出发,精准研判我国政治安全形势,是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系统把握和深刻理解。我国政治安全建设状况事关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政治秩序和主流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必须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人民立场、捍卫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来强化政治安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关于国家安全的理论、思想和学说,也是一种国家安全实践。这一国家安全实践形态开辟与创建了20世纪人类社会国家安全发展道路,改写了人类文明安全发展史。它所推进的国际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塑造了20世纪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思想的历史性特征和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的本质属性。总体国家安全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国家安全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思想的历史总结与发展。文化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既被国际文化安全所塑造,也在参与塑造国际文化安全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塑造是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维护。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在推动全球安全中塑造中国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新格局,由此推进和实现全球文化安全,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是对《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社会安全前景的全新阐释,是在全人类安全事业中实现《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道路的伟大历史实践。  相似文献   

3.
4.
5.
薛珊珊 《理论界》2015,(3):35-39
总体国家安全观涉及到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其中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维护国家生产安全和发展安全的重要的精神基础和情感纽带。先进军事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军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对统一中华民族的思想意志,凝聚中华民族的智慧力量产生着巨大的精神影响。必须从战略高度、政治高度、使命高度,充分发挥先进军事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精神盾牌和精神防线的重要功能,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根本的政治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巨大的精神凝聚。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体现了党百年来对捍卫国家安全的实践探索,历经一个逐步生成、深入发展和持续完善的伟大历程。党的国家安全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思想内容,都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价值旨归。文章通过溯源党的百年国家安全演进历程,彰显了坚持党的科学领导、坚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坚持走正确发展道路、统筹发展与安全等宝贵经验。推动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事业的现代化,要坚持党的科学领导,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助推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坚定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安全事业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安全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当今社会发展和人的幸福的首要价值性标尺。人民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国家安全领域的发展,生成逻辑严密,内容丰富。新时代,人民安全仍面临风险和挑战,同时人民对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长。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行动指南,统筹国内与海外,以国家安全为保障,以发展民生为基础,以平安中国建设为抓手,以保护海外利益为载体,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安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王林林  双传学 《重庆社会科学》2021,(4):前插1,6-16
政治风险是政党主体在社会革命与国家治理中引致的各类风险要素综合,包括政权风险、制度风险、政局风险、意识形态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基本样态."新革命""新中国""新时期""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政治信仰,严肃政治生活,严守政治立场是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防范政治风险的重要经验.新时代防范政治风险须处理好"内与外""存与变""防与攻""治与制"的内在逻辑关系,在优化党内生态中统筹国际政局,在减少风险存量中控制现存变量,在谋求防范先手中善用应对高招,在推进风险治理中彰显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在百年中实现了自身体系的系统建构,形成了内在的逻辑规定。从主体架构看,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和政治目标主导着其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从历史演进看,由“价值存在-系统建构-价值关联”所组成的完整逻辑链条确证着党的政治建设的系统演进;从实践进路看,实践原则、实践方法和实践指引推动着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发展,昭示着其在新时代的良性运转。三者相互支撑、共同作用,遵循着价值、历史和实践的逻辑演化路径,内生出党的政治建设的严密体系,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建设提供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治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即所谓的高度国家能力与渐进民主治理.高度国家能力体现的是国家强有力的支配与控制能力,而渐进民主治理则体现了公民社会在国家生活中的嵌入程度,“高度与渐进”正好反映了历史与现实的契合性.在二者的互动关系中,应该寻求一种相容性的构建路径,即国家能力要主动扩大民主治理的空间,而民主治理则要积极支持国家能力的权威,双方的共容才可能实现共同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1.
刘亦工  陈玲玲 《云梦学刊》2012,33(1):121-125
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普遍心态积极,经常参与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内在地具有自我革命的精神气质。党的自我革命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智慧和党的初心和使命。党在百年斗争实践中,敢于直面自身错误、正视自身不足、自觉革故鼎新、主动顺时应变,以自我革命不断焕发党的生机活力,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积累了宝贵经验,对新时代新征程中弘扬自我革命精神、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有效政治塑造有效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理论精髓,也是得之于新中国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史的基本经验。包括现代中国在内的现代国家发展格局的政治塑造,依托于制度体系和国家政治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作用以及制度与能力之间的交互作用。(突发)公共事件构成有效政治塑造有效发展过程中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但同时介入政治世界的公共事件所引发的制度反应与政治能力建构却构成政治发展的重要契机。随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事件、制度与能力之间日趋频繁的互动将成为新发展格局之政治塑造的关键机制,亦将成为新时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一国或一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此一国家或民族的存在标志,也是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基石。本文试图通过对汉语漫长复杂变迁史(先秦至隋唐)的透视,尤其是从那些事关国家安全战略的历史文化语言事件中,洞见语言与国家安全战略的真相,为国家安全战略制订者提供一面可资借鉴的历史之镜。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课程性质和特点迫切需要任课教师引入研讨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课程采用研讨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师生的多形式、多层次互动,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体系,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多方面能力。教学实践证明,研讨式教学改革有力提高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东北亚地区承袭了朝鲜半岛分裂和南北对峙的格局,并被处于“一超”地位的美国所主宰.由于失去大国保护,朝鲜开发核武器力图实现安全自救.作为应对,韩国引入“萨德”.然而,“萨德”不能有效应对朝鲜的军事威胁,其战略手段与目标严重错位.该现象主要源于美韩同盟中韩国的从属地位以及美俄和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如果韩国要维护国家安全,应当把维护半岛安全作为战略目标,为此,其应当构建真正的南北互信以减轻对域外大国的战略依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绿色政治从内涵和外延上均超越了西方的绿党政治与生态政治,既包括了人与环境的生态化以及人与社会的生态化两个维度,又凸显出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核心动力的中国特色。在绿色政治的理念层面,包含了将生态文明融入执政思维的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最新成果;在制度层面,把生态问题纳入到政治制度体系当中,形成以环境为对象与内容的制度设置以及政治制度体系之间关系的有序化;在实践层面,包括政治系统的生态化建设实践以及政治生态建构的实践,具体体现在制度制权、反腐建设以及廉政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孔明安  刘婵婵 《学术界》2023,(11):112-119
21世纪以来有关当代资本主义暴力的理论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热点。国外学者认为当前暴力类型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它将自身呈现为某种无害的、必要的、正当化的、合法化的东西”,[1]常常以不可见的甚至看似中立化的形式出现。巴特勒和齐泽克聚焦于宏观的资本主义政治权力、制度体系等层面的暴力,分别从政治伦理、精神分析视角对这一问题予以探讨。如果说巴特勒和齐泽克所理解的暴力是以抵御他者为目的的排斥性力量,那么韩炳哲所指认的暴力则是以“他者的消失”为表征的肯定性力量。究其根源,韩炳哲认为,从规训社会到绩效社会的演变中,治理术正在进行微妙的拓扑式置换,即关于肉体惩戒的规训权力渐次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对深层次的精神意志的操纵。由此,主体的“去心理化”为肯定性暴力的滋生清理出空间。从宏观系统层面到微观心理层面,无孔不入且日益隐蔽的暴力渗透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全部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自治"等口号和理念大行其道,并由此推动着整个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广州作为中国市民社会发育最成熟、公众参与意识最强烈的城市之一,在社区自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而天河区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更是敢为人先,很多工作都走在了前面,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20.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贯穿于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原则,也是根本目的,这源于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苏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曾践行而后又背离了这一原则,后期由于公仆变主人、人民利益得不到保障而导致亡党亡国,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从理论上清醒定位主仆关系,从法治上切实保障,彻底消除公仆变主人的土壤和条件;构建多元治理主体与复合治理结构,健全国家治理体系,跟上社会现代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