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那、this/that指示照应的语篇衔接功能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示代词这/那、this/that在具体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其指示照应的语篇衔接功能不同,受心理成分、篇章距离等影响。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指示代词这会儿/那会儿的不对称表现在使用频次和指代时间两方面。对真实语料的历时考察发现,这会儿与这会子、那会儿与那会子产生时间不同,在不同时代的使用频率高低也不同,现代汉语中这会儿/那会儿使用频率高,古代和近代汉语中这会子/那会子使用频率高。  相似文献   

3.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汉语词序,并进行了适当的英汉对比。以凝固词和顺序象似性的探讨为重点,指出在词序这一语法层面上体现了人类认知直接地映照于语言形式和结构。同时,引入概念“对称”和“不对称”,从认知语言学诠释了词序象似性。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文献材料中出现了指示代词“这”、“那”单独表处所的用例,这种语法现象不是沿着“这里/那里”→“这儿/那儿”→“这/那”的顺序发展演变而来的,而是与“这”、“那”自身的性质有关,而且古代汉语中就有指示代词单独表处所的传统。现代汉语中“这”、“那”单独表处所是其自身功能和“这里/那里”→“这儿/那儿”→“这/那”两种现象的合流。  相似文献   

5.
丁志丛 《云梦学刊》2006,27(4):137-139
"开+NP"与"关+NP"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动词"开"与"关"后面带体词性宾语的能力不一致,"开"带体词性宾语的能力远远高于"关"."开/关+NP"不对称主要是因为"开"与"关"作为强动作动词出现的时间悬殊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起连接作用的"那"是连词,但又有其特殊之处。在句子中,起连接作用的"那"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成分;它能用来连接分句、复句和段落。连词"那"由指示词"那"发展而来,但比指示词"那"的语义更为虚化。  相似文献   

7.
李小平 《云梦学刊》2006,27(5):129-132
对<世说新语>对称代词"尔、汝"及对称敬词"卿、君"等考察,并结合对称代词在<尚书>、<诗经>、<论语>、<左传>等文献中出现的数量和指称对象的变化,我们发现"尔、汝",战国以前称及尊长卑幼皆可,自战国始,"尔、汝"只能用于尊长对卑幼,魏晋六朝则更为讲究,"你"取代"尔、汝"之后,这种用法也承袭下来;秦汉常用的对称代词"女(汝)、尔、乃、而、若"等,魏晋六朝时期基本以"尔、汝"为主;与上古相比,魏晋时期对称敬词数量更多,使用更普遍,且大多具有指称的专一性.  相似文献   

8.
在金融交易中,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信息不对称会产生两个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抑制道德风险的途径主要有:执行及时和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银行的自有资本充足率;实行非全额的存款保险;坚持严格的市场退出政策;健全法律法规,加大违规惩处力度;加强对监管者的再监管,对监管者实行问责制。  相似文献   

9.
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于公司法问题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对公司法中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查军 《兰州学刊》2003,(2):58-59
本文对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进行了分析 ,指出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已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良性发展的“瓶颈” ,直接侵害了旅游消费者的基本权益 ,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因为存在句法、语义等层面的制约因素,同位复指语“3rd PP+NP”与“NP+3rd PP”大致形成不完全对称和完全不对称两类关系。若进入NP位置的是姓名和职衔两类称谓语,同位复指语“3rd PP+NP”与“NP+3rd PP”与……呈现出相对不对称的关系;若进入NP位置的是亲友称谓语,同位复指语“3rd PP+NP”与“NP+3rd PP”在语序和语义上均完全不对称。主要原因在于,构成同位复指语的组件归属于不同的范畴并具有各异的指称属性,旁称代词“人家”也表现出比较特殊的功能和用法。  相似文献   

12.
企业培训作为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企业各级领导的重视,培训讲师作为培训实施的关键因素和主要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培训的效果。目前中国企业培训市场存在培训效果不理想,培训讲师费用偏高等问题。文章研究发现,由于讲师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在培训实施过程中知名度高的讲师驱逐知名度低的讲师现象,而且为了规避培训风险,普遍存在师资高配问题,导致讲师课酬偏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归纳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观点述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各种信息不对称现象 ,不对称信息的存在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通过阐述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分析研究了有关不对称信息、最优税制设计、柠檬市场、信号传递、逆向选择等信息经济学中的重大问题 ,从而揭示出不对称信息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的重大突破 ,它为当代许多经济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证券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影响了证券市场功能的发挥。本文主要是对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研究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最后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意义--对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二、三十年来 ,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 ,自由竞争市场未必带来最高效率这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的重大突破 ,它对解释当代许多经济活动规律 ,对我国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如何建立规范的市场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银监会、金融稳定局相继成立以后,我国已经建立起中央监管的格局,在提高金融监管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但是,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仍将是导致我国金融业监管效率的隐患。本文主要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减轻信息不对称对金融监管的不利影响,提高监管效率,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7.
马骁 《东岳论丛》2020,(4):105-113
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国内城市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服务的整体"可及性"程度偏低,满足目标人群需要的能力较差。文章借用服务"可及性"的5A理论分析框架,在回顾国内研究文献和政策文件的基础上,讨论了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可及性"的问题及成因,发现服务资金和人才储备短缺、服务设施布局与服务对象空间分布不匹配、无偿和低偿服务受惠人群有限、服务专业化水平和精准度不足、服务社会认可度不够等因素,是服务"可及性"提升面临的主要障碍。建议相关部门采取多层面、多角度、多环节、多主体、多学科的整合政策措施对此加以干预,以充分发挥居家养老服务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基础性功能。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一些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缺失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看,委托人(慈善资产捐赠者)和代理人(慈善组织)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慈善组织一系列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致使其公信力丧失。因此,改变信息不对称状况,是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的重要前提。为此,借鉴美国做法,可以通过慈善组织去行政化、制定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以及构建信用评级体系等途径,提高慈善组织信息透明度,提升其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信息不对称理论对证券发行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不对称”理论运用于金融市场的研究领域,增进了对于金融市场交易行为和市场运行、企业财务结构对企业投资行为等一系列微观和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解,本文把它运用于证券发行市场,以期增进对证券市场的了解,推动我国证券市场走向健全发展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20.
和正规金融相比,非正规金融与家族制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具有天然的契合性,非正规金融是解决家族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应积极鼓励正常的非正规金融活动,承认其在家族制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建立适合民间资本中介化的配置体系;重视非正规的产业导向机制;进行家族制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和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