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日国民性与现代化的比较分析辽宁社会科学院武斌本文所讨论的是关于中国和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之于国民性关系的问题。现代化与国民性的关系,包括两个层面的问题:国民性作为现代化运动的文化和社会心理背景,影响、限制、选择了现代化的目标和发展模式;现代化作为一个客...  相似文献   

2.
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等特征,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现代化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每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发达国家政治文化的冲击和挑战。深入认识发达国家的政治文化,把本国的政治文化与发达国家的政治文化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以及相互的渗透性和排斥性因素,是政治现代化获得成功的前提。仅仅从制度层面上认识与摹仿是肤浅的,没有文化层面的沟通、融合与创造,就不会把握其精髓而进入现代化的行列。一、中日两国政治文化比较研究的意义中国与日本绝不仅仅是"一衣带水"的地缘关系。有位中国学者在考察了近代中国…  相似文献   

3.
中日老年产业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银发浪潮开始席卷亚洲,1970年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1%,正式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伴随老龄化进程的是少子化的进程。在少子老龄化这一进程中,中国与日本惊人的相似,只不过日本比我们早走了30年。中国和日本同属于儒教圈,文化传统相似,因此中日老年产业比较研究就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日本政府在应对少子高龄化社会到来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现在世界各国研究如何打击偷逃税的文章、著作不少,在认真总结国内经验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借鉴国外的经验,提高我国的税收征管和打击偷逃税能力.我们在本文中着重介绍了日本打击偷逃税的经验,是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日本的税收环境与中国有诸多相似之处,中国容易理解与接受;二是日本市场经济的发展比中国要早许多年,在反偷逃税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值得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5.
一个韩国学者的忠告:谨慎对待儒学的“潘多拉魔盒”──《儒学与现代化:中韩日儒学比较研究》述评陆象淦众所周知,关于儒学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一般说来传统文化与经济一社会发展的关系,国内外学术界的争论由来已久。在中国,从康梁的托古改...  相似文献   

6.
中日农业现代化进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人多地少的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也相似。但两国在历史上农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的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性。文章通过对中日农业现代化过程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日佛教入世精神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佛教入世精神的比较研究郭青生中日两国的佛教同属东亚佛教文化圈,建立在相同的基本经典的基础上。公元六世纪以来,日本的佛教就开始受到中国佛教的影响,其主要宗派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中国。因此,中日两国佛教有许多共同之处。然而,由于两国社会环境和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8.
顾宁 《日本研究》2014,(3):89-96
当下微博文学在日本和中国都受到关注。日本微博小说稍早于中国面世。日本通过微博小说网站举办的微博小说比赛推动其在日本的普及。日本人以小为美的文化特质在微博小说创作中得以体现。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微博用户数量,这为微博文学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国的微博文学大赛同样涌现出优秀作品。中国和日本在微博使用环境和传统文化交流方面颇多相近之处,而在微博小说创作取材与创作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女性文学形象是中日两国文学草创时期不容忽视的内容。比较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文学形象,对梳理中日各自文学史源头,深入认识中国古代文化之于东亚文明发展进程的意义,乃至深化有关女性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日古典文学初期的神话为研究对象,比较女性文学形象的异同,论析其根源,探究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每个民族由于发展历史及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背景不同,面对颜色时所产生的色彩意识和文化传统也千姿百态.本文分别将中日两国崇拜的颜色进行比较,根据其色彩意识和文化传统方面的差异,得出两国在文化内涵和文化意味方面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对中日近代化过程中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要从文化形态学入手,首先判断中日基本文化形态,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文化特质和文化心态,并不能超越历史阶段。从基本文化形态来说,中国前近代文化为"先进自主文化",近代文化为"自主文化";日本前近代文化为"后进学习文化",近代文化为"学习文化"。从文化特质来说,中国前近代和近代文化是官本位主义文化,尚"虚";日本前近代和近代文化是实用主义文化,尚"实"。从文化心态来说,中国前近代以"大国文化心态"为主,到近代从"大国文化心态"向"弱国文化心态"过渡;日本前近代以"小国文化心态"为主,到近代逐渐过渡到"大国文化心态",乃至"大国沙文主义文化心态"。中日文化差异是中日近代化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近代日本通俗伦理价值观与中国维新派伦理价值观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中日传统义利观的内涵,寻找两国传统伦理价值观的不同特点。经过横向比较,得出日本的传统伦理价值观具有"阶层"属性、中国的传统伦理价值观具有"派阀"属性的结论。通过纵向比较,得出日本传统道德伦理被庶民化、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被精英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杨文会与中日净土信仰比较邓子美中国佛教复兴先驱杨文会(1837-1911)在上个世纪之交,曾与日本佛教学者、净土真宗学者就中、日净土教义异同进行深入探讨与论辨。首先,他认为佛教根本教义与净土教义不能绝然对立起来。其次,他认为中国净土信仰与日本净土信仰...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特征,所以它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现代化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每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发达国家政治文化的冲击和挑战。要深入认识发达国家的政治文化,把本国的政治文化与发达国家的政治文化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以及相互...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从动态的、发表的角度,在先期与后起现代化国家的比较中,对国情和现代化的内涵及其特征作了深入考察,认为,现代化可以有不同的模式,后起国家不一定要遵循先期现代化的历史道路,而可以根据自身的国情创造性地探索现代化的新途径,文章着重就中国国情与现代化道路的选择进行了论述,指出,在建设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全面把握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实际、制度与文化传统的流衍与影响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并在政策的制订、实施和实践中处理好现代化的世界性与中国特色、传统与现代化、现代化的目的与过程、现代化与社会稳定四种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文化是在各种文化理想、文化冲突中的一种选择与整合 ,其现代性也是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总体的比较中确立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时间上大体上一致 ,但并不是遵循同一逻辑理路。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西文化剧烈的冲突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生成的文学 ,它充满了内在的紧张与冲突 ,却又变动不居 ,其稳定与秩序充满张力 ,因而具有创造的活力和繁荣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中西法律文化传统比较与宪政发展之大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宪政大多是在本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各有特色。中国宪政发展也带有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烙印。本文从人治与法治、义务本位与权利本位、集体本位与个人本位、伦理入法与否等方面对中西法律文化传统作了比较分析。作者指出,世界各国宪政终将全面汲取西方法律文化传统中的法治主义和权利本位,从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中汲取其伦理入法与集体本位的精神,其结果必将是法系的接近和融合。  相似文献   

18.
张翠  徐放鸣 《阅江学刊》2012,4(3):134-138
同处于东亚文化圈的中国和El本自古便有文化上的交流,主要扮演文化思想输出者角色的中国对主要扮演文化思想输入者角色的日本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但两大民族审美意识传统又都渊源有自,别具自我特质。从意象谱系的简素与繁复、情感表现的纯粹与功利等两大方面解读《万叶集》中七夕和歌与唐诗中七夕诗歌的艺术表现之不同,不仅有助于深化中日审美文化的比较研究.而且对申日审姜意识彤态差异的厘涪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吴双 《求是学刊》2014,41(6):157-163
在中日文化语境中都有"侠客"一词,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形成各具特色的"侠文化"观念,且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交流中互为观照。然而,受近代学人的影响,在中日侠文化比较研究领域,学者们往往选择以"东洋武士"或"武士道"作为中国侠义精神的参照对象。笔者认为,将"侠客"与"武士"这两种身份截然不同的群体并列共举,实乃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误读,二者的行为模式、精神内涵属于不同的文化范畴,不可等量齐观。若能回到中日"武侠"因缘形成之源头,关注两种文化形态形成过程中相互关联的具体文化语境,不失为一种更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内陆型文化与西方海洋型文化导致了它们与协商民主价值之间的融合与背离。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民众在政治体系中始终处于附属地位;西方政治思想则始终体现出政治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奉行人性善的理论;在西方则是人性本恶和趋利避害占主流地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积蓄了统一、尚同的思维惯式,而西方更崇尚竞争。协商民主价值原则在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构建,体现出中西方政治文化比较中的兼容并蓄特征。要通过构建协商主体的独立政治人格,保证政治参与的民主性,注重对公民公共理念的培养,增强政治体系的包容性,在公共理性基础上实现协商民主的合作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