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城市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是较大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增长极(economicsgrowth pole),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建国后,我们党和国家为快速增强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于大城市,采取大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这无疑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大城市发展是有一定度的,要受到客观环境容量和社会经济容量的制约。理想的大城市应该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较好结合的城市,而人口膨胀,三种效益较低的大城市则应该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经过近5000年的发展,目前有大小城市700多个。如果把拥有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定为大城市,则全国有81个以上的大城市。这些大城市由于其巨大的聚集效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但由于其历史形成的结构性缺陷,现越来越影响到它的作用发挥。  相似文献   

3.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中小城市的交通运输活动,交通畅通问题相伴而生,加强道路建设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针对中小城市的交通特点和其在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大城市的成功经验,提出提高中小城市交通畅通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大城市病也愈益严重。集聚经济的作用,使大城市化成为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大城市未必一定会产生大城市病。在一定意义上,大城市病只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发展中阶段的产物。空间规划的不合理、短期市场的影响、政府失灵以及垄断集权的体制环境等,都是造成大城市病的重要原因。大城市病目前已成为我国大城市发展及其带动区域发展的主要障碍,治理大城市病必须从体制改革入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化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今后20年是又一个黄金发展期。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具体是:实施大城市主体带动战略,推进大城市农民工市民化,建立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美丽城市,积累和总结大城市克服"城市病"的经验,控制与转移大城市资源支持小城镇发展,创新与完善大城市建设中的市场机制,发挥大城市反哺农村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城市化历史进程看,大城市优先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的中国大城市仍将继续成长。防止大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一要确立并贯彻有限扩展的理念;二要注重城市的内涵式增长,克服和防止城市空间的低密度蔓延;三要建设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体系,为大城市的发展提供支撑;四是当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大城市原有的空间扩展模式因成本巨幅增加导致不经济时,就应适时引导各种要素向周边卫星城镇疏散,使大城市向多中心空间结构演变;五要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功能带动城市群发展,最终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城镇格局。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意义的城市化其实是大城市化,而非小城镇化。大城市化既是市场化条件下城市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城市化路径的一种政策选择。我国长期以来的现代化实践则是工业化与城市化脱节,市场化与城市化不相匹配。长期抑制大城市发展,小城镇虽然得到鼓励发展,但不过是乡村的延伸。而今,工业化、市场化与城市化三者真正融合的大城市化时机已经到来。启动大城市化进程,应是中国现代化的理性抉择与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流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侯吉蓉,廖二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人口分布的活力明显增强,人口流动和迁移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大城市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加,给城市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研究的一...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划是城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指南,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一个精明的具有长远发展眼光的城市工作领导者,无不十分重视对城市规划的系统构成和研制目标的探究。本文就这两个问题作探讨,抛砖引玉,以期得到广大城市工作领导者的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10.
提升城市对要素的集聚能力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做大城市规模的关键因素。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打造柳州超大城市,必须通过提升城市在产业、空间、品牌、环境、服务等方面要素集聚力,实现"聚集人气、做大城市",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是社会经济的产物。城市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建设、人民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抓好城市的建设和布局,使城市化优向发展,是我国四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再次提出:“应当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城市发展的结构和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坚决防止大城市过度膨胀,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这是对我国城市建设方针的再度申述。这里,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郑州市是河南省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38个大城市之一。建国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该市人口发展很快。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不仅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而且对城市环境经济也产生影响。本文从郑州市人口基本特点出发,分析研究人口增长对城市环境经济的影响,以及改善城市环境经济的主要措施,目的在于为制订国民经济计划,搞好城市规划,控制城市规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业人口从农业分离出来后往哪里居住就业?这些问题涉及到我们应实行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方针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至今我们还未得到清醒的认识。50年代,实 行的是“重点建设,稳步前进”的城市发展方针;60年代实行的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小城镇”的方针;70年代实行的是抑制城市化战略,严格控制农民进城,还将几千万城市人口赶下乡;80年代实行的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近年来又调整为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然而几千万民工涌入城市,使这一方针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似乎又需要作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大城市郊区城市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城市郊区农业的现代化、城镇体系的形成、有利的政策环境等构成大城市郊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条件。然而,大城市规模的过度膨胀、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不协调、小城镇规模的过小、环境污染等又抑制了乡村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决定了大城市郊区城市化发展的走向,必然是城镇体系的不断完善,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三集中”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宏观调控的城市化进程,会使大城市郊区城市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天水市在实施未来大城市发展战略中,拥有工业基础雄厚,商贸旅游业前景广阔,区位优势明显,人力资源丰富四大优势。从城市经济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向出发,天水城市功能定位应重新确定为具有文化旅游特色的工业商贸型大城市。随着天水大城市战略目标的实现,其在甘肃社会经济发展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特别是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大城市、城市群、都市圈不断出现。城市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本文就黄山市如何加快城镇化发展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超大城市社会的高效能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超大城市社会问题的跨域性、复杂性及其引发的制度供需不匹配,是超大城市社会跨界治理的基本逻辑起点,且其治理维度主要包括超大城市社会的跨区域治理、跨层级治理、跨部门治理和跨公私合作伙伴治理四个方面。行动者之间的资源互赖、相互信任、权力共享、信息共享、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是超大城市社会跨界治理的基础条件。加大立法、优化体制、健全财税、培育人力,是超大城市社会跨界治理高效运转的重要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和阶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 2 0世纪 50年代 ,毛泽东就提出了“多搞小城镇”的方针 ,1 955年国家建委给党中央的报告中也提出 :“今后新建的城市原则上以中、小城镇及工人镇为主 ,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建设少数中等城市 ,没有特殊原因 ,不建设大城市。”1 980年国家建委在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上确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 1 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又将城市发展方针修改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十五届三中全会则把发展小城镇提到“大战略”的高度。 2 0 0 0年《中…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关于城市问题和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在我国引起了人们愈来愈多的注意和研究。相对说来,我们对大城市的问题研究得多一些,对中等城市的研究则少一些。前不久,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的“中等城市经济发展战略讨论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中等城市及其经济发展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20.
《重庆社科文汇》2001,(11):39-39
龙绍双认为,城市化和少数城市大型化是工业和市场经济推动的必然结果,为了避免重蹈其他国家一些大城市曾经一度陷入困境的覆辙,需要加强对我国大城市发展的研究,以下几个基本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