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法人团体能否成为民事主体的问题,历来是民法学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试从民事主体制度历史演变的客观规律以及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角度出发,探讨非法人团体在民事主体制度中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非法人团体大量存在,广泛参与民事活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现行法赋予了非法人团体合同主体地位、著作权主体地位以及完全的当事人地位,却始终没有赋予其完全的民事主体地位.法国以及英美法系国家承认了合伙等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我国应借助制定民法典的契机,赋予非法人团体以第三民事主体地位从而使我国的民事主体制度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3.
非法人组织的困境及其法律地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非法人组织大量地客观存在 ,它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并事实上以自己的名义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然而传统民法并不承认非法人组织具有法律人格。赋予非法人组织享有法律人格 ,独立地参与民事交往和诉讼活动 ,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法权要求。在民事立法上 ,适宜创立“次法人”制度 ,确立其在经营中的有限责任和破产后成员无限责任的承担机制。  相似文献   

4.
非法人团体民事主体地位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人团体广泛参与着民事活动,它有着不同于自然人和法人的特征,而且它的法律特征和现状完全符合确立民事主体的相关要件和标准,我国民法应该打破传统的民事主体二元结构,赋予其民事权利能力,使其成为我国第三类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5.
非法人社团民事主体资格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人社团”是除法人与自然人之外的民事活动的主体的一种,但在我国其民事主体地位一直未得到民法的承认。本文从立法现状、理论研究现状和研究价值三个角度具体分析了“非法人社团”的研究情况。着重论述了非法人社团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可能性,通过对理论障碍和制度障碍的排除,论证了非法人社团应该成为自然人、法人之外的第三类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6.
就民事主体问题,传统民法坚持民事主体二元化理论,即以自然人和法人为民事主体,而不赋予非法人团体以民事主体地位。笔者认为,传统理论有其缺憾,科学的做法是应赋予非法人团体以独立的民事主体地位。文章从民事主体的发展历史、世界各国对待非法人团体的态度,以及我国的立法现状三个方面来论证。  相似文献   

7.
民事主体二元结构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法通则》所确立的民事主体“二元结构”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从法律史的角度,民事主体从“一元结构”发展到“二元结构”,是法律适应社会需要的结果。法人走向民事主体的事实,揭示了立法上主体结构的空间是开放性的。摈弃传统确认民事主体资格的某些要素,完全能从理论上和立法上确认“非法人组织”的民事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谭智雄 《社会科学家》2007,1(5):104-106
民事主体制度是民法的核心问题,它的不断完善将能更好地发挥民法在社会生活中的调整作用。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多的非法人团体应运而生。在运用民法调整非法人团体法律关系时,出现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现实冲突。为解决这种冲突,应该赋予非法人团体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重新构建我国的民事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9.
民法典应确立"其他组织"民事主体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民法通则未确立"其他组织"的民事主体地位不足的分析,从历史潮流和人格理论出发,主张在今后的民法典中应确立"其他组织"的民事主体地位,以使我国民事主体制度更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0.
周书会 《理论界》2004,(3):90-91
本文从合伙的历史沿革出发来探讨合伙的语义,认为合伙在现代社会主要指称为一种组织,而不仅仅是一种契约。对于该组织是否为独立民事主体,本文从民事主体的构成要件进行探讨,从而妥善解决合伙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问题,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死者民事主体地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关于死者民事主体地位立法例和理论观点的基础上 ,主张死者既不能成为权利主体 ,也不能成为利益主体。死者不能也不必成为民事主体。认为“死者生命痕迹保护法律关系”模式是保护死者生命痕迹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2.
孙春伟 《北方论丛》2004,11(6):124-126
权利能力起源于古罗马的"人格".古罗马由于存在着对人的等级划分,立法上对人做出不同的规定."人格"就是以事实上存在的人与人的不平等为基础的、在立法上对人的不平等规定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不平等为基础的"人格"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社会条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仍然使用源于"人格"的权利能力概念来划分人并在立法上对人做出不同的规定,显然不合时宜的了.  相似文献   

13.
马巍 《兰州学刊》2010,(Z1):46-49
非法人组织与捐赠这两个概念在我国民法学理论界讨论颇丰,对其涵义、法律地位以及性质等各家各派莫衷一是,难成定论。而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很广阔的讨论空间。文章将尝试就这个论题展开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国家民事主体地位的民法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民事主体性的哲学思考,缘起于对中国民法问题意识的回应。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市场形成过程需要民事主体在民法制度上的回应,而传统民事主体制度以抽象人格理论为构建框架基础并形成二元格局,忽略了在中国语境之下国家的市场参性功能从而将其排除在民事主体制度规制之外。在缺乏个人主义的中国传统中构建完善的民事主体制度,国家的民事主体地位应当遵循谨慎并保持自我克制的实现规则。  相似文献   

15.
蒋学跃 《学术界》2006,119(5):179-183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存在着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诉讼资格分离的观点,而民事诉讼资格又存在着实体当事人与形式当事人之分。由于民事诉讼主要还是解决实体性的争议,所以民事权利能力问题实际还是主要与实体性当事人的概念相关联,继而民事诉讼中的主体问题与民法中的主体问题争议就转化为民事权利能力与当事人能力问题了。从团体人格的角度而言,民事权利能力不没有与当事人能力发生分离,在各国的司法实践与立法中的存在的所谓分离现象并不是真正体现二者的关系,只是反映了人们对于团体人格认识的偏差,继而也凸现了程序法与实体法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权利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人们在对权利能力的理解上存在着分歧 ,在对权利能力的分类以及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关系的认识上存在着不足 ,以致在立法上关于权利能力的法律规定存在着矛盾 ,这便给统一应用法律造成了困难。  相似文献   

17.
简论商主体与民事主体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主体属于民事主体 ,而不是独立于民事主体之外的另一类主体。原因是 :( 1)商事主体的基础理论脱胎于民事主体制度 ;( 2 )形成独立的商人阶层的社会条件已经消失 ;( 3)民商合一在立法实践和理论上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立法趋势 ,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 ,将商主体独立于民事主体之外已无必要。但是商主体有其特殊性 ,不能将商主体完全等同于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18.
杨正喜  唐鸣 《学术界》2007,4(5):7-12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获得了飞速发展.宪法确认公民结社自由为非法人非政府组织的存在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但社团登记管理中的禁止性规定否定了非法人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而民事法律制度中非法人制度的缺失,则加剧了非法人非政府组织的困境.从实践上看,世界许多国家并不禁止非法人社团的存在,无论是实体条件还是登记等程序条件都较为宽松.所以,我们应修改完善非法人社团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设立中公司的民事主体地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雨松 《理论界》2007,2(9):71-73
设立中公司的民事主体地位我国现行法律未做明确,但在实践中存在设立中公司作为主体参与到某些民事法律关系中的现象。从交易安全的角度出发,出于利益平衡的考虑,尊重实践,应该赋予设立中公司一定的民事法律主体地位,并明确其权利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浩 《江海学刊》2020,(1):143-151
自2012年设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后,我国出台了多项与该制度相关的改革措施,在这些改革强力推动下,与设置民事公益诉讼之初相比,公益诉讼的提起者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在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社会公益组织都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情况下,公益诉讼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也提出了新的问题。新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如何处理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时行政机关与环境公益组织在提起诉讼上的关系、行政机关不磋商不起诉时检察机关如何应对、惩罚性赔偿金是否可以用于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