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元(公元1635年—1704年)是我国清初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批判家宋明理学唯心主义的杰出代表。颜元针对程、朱、陆、王的“理在气先”、“理为气主”和“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唯心主义理论,提出了“理气融为一片”(《存性编》卷二)和“理即气之理”(《存性编》卷一)的唯物主义气一元论。颜元认为,气是生成宇宙万物的本原,理是万物所以然的规律,没有离开气而单独存在的孤立之理,理“无非是气之理也。”(《存性编》卷二)有气则有理,无气则无理。颜元依据唯物主义气一元论的宇宙观,建立了他的人性论。颜元认为,人禀气而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与西方的自然观不同,前者以“气”作为世界的本原,后者以“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世界的本原是非形非质而贯通于一切形质之中的“气”。“气”是无形的存在,万物之形由气变化而来。如庄子所云:“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庄子·至乐篇》)“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张载也认为一切可见之象都是气。“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正蒙·太和》)更重要的是,“气”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具有运动性。《谷梁传·庄公三年》云:“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杨士勋疏引徐邈言:“古人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然则传所谓天,盖名其冲和之功。”这种“冲和之功”,即气的运行。张载亦云:“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易》所谓纲组,庄生所谓生物以息相吹野马者与!”(《正蒙·太和》)“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絪组相揉,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申无方,运行不息,莫或使之。”(《正蒙·参两》)这正指出  相似文献   

3.
戴震哲学思想新论葛荣晋,屈桂英戴震是我国十八世纪一位著名的唯物论哲学家,本文拟就如何揭示他的唯物论思想体系及其内在逻辑结构,发表一孔之见.一“万物本于气”的天道观戴震的唯物论哲学思想体系,是以他的“一气分化论”为基石.在回答宇宙万物本原这一根本问题时...  相似文献   

4.
<正>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老子哲学的性质,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关键在于老子之道到底是一种超自然的精神的本原,还是一种自然的物质的本原?是一种主宰天地万物的天命或神意,还是一种自然本身具有的客观规律?本文拟就这个问题,略抒浅见,以就正于大方之家。一“道”不是超自然的存在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统一的基础。他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四章》); “以阅众甫”(二一章)。阅,总括意;众甫,众物之始。《韩非子·主道》有  相似文献   

5.
王符是东汉后期进步的思想家。他的成就和建树是多方面的,而尤以哲学思想较为突出。本文试就王符哲学思想的核心——元气一元论陈述管见,以求教于同仁。 一 “元气”的概念,是在古代气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元”即“开始”,“本原”的意思,“气”即细微的物质。早在先秦,人们已经把二者联系起来加以探讨和  相似文献   

6.
从整个理学思想前后发展的序列看,张载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在周敦颐、邵雍理论的基础上,用物质性的“气”对抽象的、无形无状的“太极”作了唯物主义的明确规定,从而在肯定客观世界的真实性的问题上与佛老的虚无主义哲学划清了界限。这不但迈出了肯定现实纲常伦理的客观实在性的第一步,而且还从“万物一体”、“天人一气”的宇宙观的高度论证了“民胞物与”这样一个深邃、博大的人生境界。正是由于张载的这些开创性的理论贡献,宋明理学才开始进入主题。  相似文献   

7.
安藤昌益是日本18世纪代表农民思想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本体论上,安藤昌益坚持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认为气在形成万物时,有“通、横、逆”三种运动方式。同时主张唯物主义的“互性妙道”的辩证法。在社会观上,安藤昌益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世——法世——自然世”的运动过程,人类将进入“无欲、无盗、无贼、无乱、无迷的活真之世”。安藤昌益的思想与中国文化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元气论的基本观点是以物质性的“气”为天地万物的本原和本质。在这种元气论学说的发展史上,张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主要功绩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丰富和发展了他以前的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传统,建立了比较完备、比较深刻的气一元论体系;二是以气一元论为武器,批判了道家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佛教的主观唯心主义,将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的斗争从“自在”的阶段提高到“自  相似文献   

9.
宋应星是我国明代末期的杰出科学家,他在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作出了独到的贡献。 一、宋应星进步的自然哲学思想 从宋应星的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是宋应星自然哲学思想的核心。 宋应星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当时是十分突出的。他认为“盈天地皆气也”。这“气”是什么东西呢?他解释道:“气本浑沦之物”(同前),它充满了整个宇宙空间,是一种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0.
陆九渊哲学想思就总体言,应归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一)是太极,而不是心为万物的本源。陆九渊肯是“太极”为万物的始祖,是世界万千现象的终极原因。他借用《周易》太极说,指明“太极”历经阴、阳五行的衍变,最终变出一个色彩班烂的物质世界,而阴阳、五行、万物一本於“太极”。“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曰一、曰中,即太极也”(《与朱元晦书》《陆九渊集》,卷二)。  相似文献   

11.
“童心说”是李贽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李贽的哲学思想呈现出儒、佛、道多元化态式.李贽的后半生潜心研究佛学,但他不是认为物质世界为虚幻,而是肯定物质世界的真实存在,正视现实世界.写于万历二十年的《童心说》,无疑受到了佛学思想的影响.“童心”的内涵与佛学的关系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童心即最初一念”、“童心即绝假纯真”、“童心即清净本原”三个方面探寻李贽从佛学角度对“童心”作出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物质不灭”说是哲学史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准,许多唯物主义思想家对其有着各种各样的见解。王夫之的“物质不灭”思想,较之前人有很大的突破,具有独特的见解和论述。 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他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是永恒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精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志世界本原和生命本质的重要范畴之一。“精气”是从《老子》中脱胎出来的。在《老子》一书中,道虽然是“万物之宗”,但在道一元论的框架内,却是既讲“精”也讲“气”。讲“气”有三处:(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这一条是从宇宙演化过程立论的。(二)“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同搏)气致柔,能婴儿  相似文献   

14.
<正> 张载是宋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中国哲学史上起过继往开来的作用,他上承王充、范缜、柳宗元、刘禹锡等,下启王廷相、王夫之、戴震等。他主张一切皆气,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气本体论的哲学思想体系,把气本体论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正蒙》是他的主要哲学著作,当时的关中学者把这部著作“尊信之与《论语》等”(《杨龟山集》卷二十)。所谓正蒙,就是正确的发蒙。王夫之说:“蒙者,知之始也。……其始不正,未有能成章而迭者也。”(《张子正蒙注·序论》)《太和篇》集中反映了张载的宇宙观,阐明了世界统一于物质性的实体——气,通过气的无限性、永恒性与物质具体形态的有限性、暂时性,论证了物质不灭。王夫之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典唯物主义哲学的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哲学上把老子之"道”的涵义分为三层,即本原之道、境界之道和理则之道,认为老子之"道”既是世界万物的最后根源、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凭借和根据、法则和道理,又是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理想.  相似文献   

16.
庄子哲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唯物主义因素。他认为道生万物,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庄子认为世界万物都在变化着,而"道"是万物发生和发展的内在力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开展了“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这对深化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恰当地夸大实践作用,直至把实践看作世界的本原,并主张用所谓“实践本体论”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的观点。物质是本原,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的基石,物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合一衍万”的先天象数学、天地万物“本一气”、“一阴一阳之谓道”三个方面论述了邵雍的象数学实际上是宇宙生成论的观点,并阐发了邵雍的“太极”的内容为“恍惚阴阳”,是物质气,而不是通说的“虚无的太极”或“主体精神”,天地万物本源于物质气;揭示了邵雍在卦象中的“一阴一阳”和天地人物之道体现的“一阴一阳”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9.
袁传志 《理论界》2022,(8):38-45
“太极”和“诚”是周敦颐哲学的两个核心概念,而周敦颐对这两个概念的论述却存在复杂性。总的来看,“太极”和“诚”之间的关系具有多层维度,二者之间既有统一性又存在差异性。分别来看,“太极”既具有宇宙生成本原的意义,又具有万物本体的特征。而“诚”作为本体既生成于作为宇宙本原的“太极”,又挺立为与人相关的道德与价值本体。从本体的角度来看,“太极”是本然世界的“万物”之本体,“诚”是意义世界的“万事”之本体。此两种进路之间的统一和区分,体现了周敦颐哲学从宇宙论中开出本体论的开创性,这亦是周敦颐“太极”“诚”思想被确立为理学开山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哲学史上,古代东、西方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大都把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纯自然物当作世界的本原、本体,如水、火。气、土等。唯独中国殷周朴素唯物主义五行说认为水、火、木、土这四种自然物与“金”——人的实践制作出来的新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本体。真可谓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五行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见于《尚书·洪范入《洪范服::五行:一日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日土。”其实五行指的就是和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五种物质。《尚书·大传》传说:周武王伐殷,兵到殷郊,士兵们欢唱:“孜孜无息!水火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