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道家自然权利观的核心观念是因循自然,有性任自然的自然中心主义倾向.道家自然权利观集中表现在以"无为"论为指导、法自然之道而行;以"和"来维护自然万物的生存权利;万物平等、善待和尊重生命这三个方面.道家节欲、知足和厌贪的自然权利观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积极意义,但有忽视科学技术,淡经世致用之不足.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闲适诗中的"知足保和"思想对中国后世文人影响极大,成为继陶渊明之后又一个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家园。而其"知足保和"思想从生活层面上来看主要包括:对日常衣食起居的满足、对闲情雅趣的追求和享受家庭天伦之乐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均反映了白居易平和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社会学学理来看,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促进社会的"价值理念"、"规则体系"和"互动行为方式"三个构成要素之间实现整合.因此,社会学应研究的内容是如何使"体现公平正义本质要求的‘价值理念'"有效形成"规则体系"中"更加民主、更加公正、更加正义的社会政策和制度安排".三个构成要素的整合,是通过"权衡有效的手段"、"权衡预期的结果",从而不断达成和谐社会的一个个"具体目标"来实现的.三个构成要素实现整合的过程将沿着"自上而下的政府计划"和"自下而上的公众追求公平、正义"两种路径展开,将呈现出三种"构建模式".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必须选择"政府--公众互动"的"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4.
"平淡"被作为审美理想和时代风尚而得到两宋艺术家的大力提倡和普遍表现.与宋代整个审美思潮相一致,理学家为了使美的形式适应儒家所规定的美的实质,也欣赏"平淡"之美,在心态上保持宁静澹泊,在艺术上提倡冲和淡远,并把崇尚"平淡"与儒家的"中和"诗教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概念要素分析法"对陕西三原方言手部动作词"拾"的词义进行历史梳理。通过对"拾"的六个概念要素历时演变的分析,厘清了"拾"的不同词义之间的历史关系。并认为"拾"的词义演变主要是由于动作对象、动作起点和动作结果这三个概念要素的变化所造成的,而"拾"的核心要素并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个蕴含与承载知识的系统,而词汇是语言这个知识系统的基础性核心要素,词义表达的知识系统就是语言的知识本体,也是说话者共享的知识体系.词汇分布与词汇意义对比,都是建立在人类内化的认知系统之上的,而词义作为传递知识信息的重要载体,显然具有认知特性.词义结构的切分与描写是获取词义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新的切分与描写,词义结构由对象义、属性义、特征值义等三个要素组成;在不同词类的词义结构中,这三个要素处于或显或隐的状态,显性的要素构成指示义部分,隐性的要素构成蕴涵义部分.词义结构的三个要素和两个部分构成了一个球结构.词义球结构是人们接受词义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7.
"知足保和"已成了白居易明确的文化印记.但其实,自居易之"知足"更多表现在物质生活层面,他对其一生的政治理想其实有着强烈的"不足".忠州起复之后,其思想演变相当复杂而且时有反复.他在遭受了再次的政治挫折之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走向了"中隐"与"独善",但其内心始终没有放下"安人活国"、"兼济天下"的"功名"之想,表面上优游安闲、"省分知足",内心却是有着深深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运用Bootstrap-DEA对"一带一路"相关省份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量化,继而讨论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一是引入Malmquist指数将全要素能源效率分解为规模效率变动、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等三个因素;二是应用Tobit模型检验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一带一路"相关省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不高,处于倒U型曲线右侧.区域间能源效率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各省份能源效率均值显著低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覆盖的5个省份,但两者差距有逐渐收敛之势.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维度而言,技术进步动力不足都是阻碍"一带一路"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技术效率整体上变动幅度不大,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呈现与技术效率同步的变动趋势,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抑制作用,而能源价格、R&D经费投入强度和对外开放度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系统观的角度看,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是由三个"代表"为要素构成的完整的系统.其中,"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系统的首要因素,起着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系统的重要因素,起着导向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系统的核心要素,起着关键性作用.这三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而且这个系统有其产生和存在的环境并在这种环境中发挥其巨大功能.基于这一认识,将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三个代表系统论".  相似文献   

10.
儒释道思想因素与苏轼人生艺术的关系,表现在学习和应物两个方面。苏轼对儒释道三家的学习,一方面是自觉的广博的学习和吸取,既沉潜深入而具体落到实处,又虚怀客观不以先入之见阻止自己学习;另一方面是在学习中将三家精神根本性的主张“打通”,以他特有的熔铸才能,构造成了一个周密的思想结构。他对三教思想在学习基础上的融会,不是所谓“为学术而学术”,而是“遇物而应,施则无穷”的“应物”。  相似文献   

11.
《殷芸小说》的编选,全面体现了南梁士族文人高扬的人格独立,而这种独立意识的真实写照,也正表现了其时士族文人群体独特而复杂的大国心态,即:政治观念淡漠、主体创作意识增强和个体因素彰显。而统治阶级对文学的提倡、文风的转变和创作者主体意识的影响,则促使了这种独立意识与大国心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美感享受是人对客观审美对象从感性升跃到理性的愉悦体验,达到的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自古至今,对美感与心灵互动关系的追寻与探索,不仅仅是哲人、诗人的话题,更是人类对高级精神文化境界的求索。特别在科技与经济比翼发展的当代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社会竞争等内外压力,使人的心理负荷加重。提升人的美感情趣,发挥对美的把握与领悟能力,以便从各种形式美中寻求心理抚慰,舒缓压力,消解负面情感情绪,应该是一种科学、积极、有效的心理调整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四种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高人的素质,首先就是要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使人具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心态:集体心态、理性心态、竞争心态和开放心态。形成和巩固这四种心态是会遇到不同的矛盾的,但是,只要党和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健全相应的法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且加强相应的教育,矛盾是会解决的。  相似文献   

14.
三国两晋时代,南亚树木崇拜传入流播,与中土生态困境引发的理性思考交汇,构成了中土民俗心态的一次震撼。其在介乎民俗传说和文学之间的树神母题中,凄楚而顽强地表现出来。佛经故事母题伴随着佛教的众生平等、戒禁杀生等观念,深入到中国古人民俗心理中。树神崇拜也成为中国古代植物神崇拜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内部人控制'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认为,内部人控制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本(本文所涉及的概念为狭义的人力资本,即企业经营者的人力资本)回报机制,企业经营者的贡献难以通过工资或年薪的形式得到适当的衡量和回报。因此,要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首先就得解决经营者(企业家、经理等)的人力资本合理报酬问题淇中,人力资本的量化是问题的关键和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6.
勇敢与勇气是紧密相联的,但也有区别的。勇敢是高尚的、理性的、多样的与有差异的。勇敢不仅是个体之所需,更是家庭、社会与国家之所需,因而勇敢是重要的。勇敢的产生与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又不能使之绝对化。勇敢也是流变的,在现代性社会,理性之勇取代了尚武之勇,而且坚韧被视为勇敢的最基本样式。与之相随的则是个体的血气之勇日渐式微,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道德冷漠。  相似文献   

17.
运用比较法,对集体行动发生的原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社会心理学解释,强调集体心理、怨恨和剥夺感等心理因素;二是社会结构解释,重视阶级结构、社会变迁和国家控制能力等因素;三是理性选择解释,认为行动者的理性判断、制度和组织对集体行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则谢安指责《语林》描写不实,从而使之被废弃的故事,于此许多学者认为刘义庆会从中吸取教训。本文从《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两则关于《语林》的故事出发,认为刘义庆对《语林》是欣赏的,对它的被废弃是同情的。《世说新语》追求内容的真实性并不是因为吸取了《语林》被废的教训,而是魏晋时期对小说的创作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思想,以德育心、以仁宽心、以"中"平心、以"忍"强心与以乐养心,都是我们提高心理素养应汲取的"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20.
《媚:感性生命的欲望表达》采用宏阔贯通的研究视野,重在探讨"媚"范畴的生命机缘与人性建构的关系,将历史审视和当代批判融为一体,整合了感性描述、知性分析与理性辩证的研究方法,深入阐释了"媚"的美学意义、人学内涵和文化归属,其研究视域新颖。该书通过对"媚"范畴的系统研究彰显审美的多样化对人的存在的价值意义,以把握生命本真与艺术审美的血脉之联,实乃在诠释"美学即人学"的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