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课文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成绩斐然,作文教学却是“春风不度”,旧鞋老路.依然是学生写,教师改,依然是教师耗费大量精力详批细注.精批细改,学生的写作水平却没有提高。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局面在作文教学方面延续着,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否则,作文教学就会拖语文教学后腿,语文课改就可能功亏一篑。  相似文献   

2.
语文的重心是作文,语文读、写、听、说、思五种能力中,写作能力是核心。而学生却愁语文,怕作文,因此,让学生爱写作、会写作.就成为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对于作文教学,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一提到写作大部分学生就胆战心惊,望而生畏,都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现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我想写”快乐的写作永远伴随着无穷的创造“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写作一旦产生兴趣,他就会把这种兴趣内化为一种动力,自觉地去乞求、探索与创新,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尤为重要。在作文教学中,笔者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表达熟悉的生活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快乐的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做事,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有一位学生在一次作文中...  相似文献   

4.
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而语文教学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那么如何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推动作文教学呢?在这里结合教学实践谈点体会。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师往往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先生讲,学生听”。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把作文题写在黑板上.学生望着黑板搜肠刮肚,瞑思苦想寻找灵感。文思时断时续,凑字数交卷了事。这种被动的作文教学方式,实在是苦了无米之炊的学生。我曾对学中写作小权状况作了一次调香…  相似文献   

5.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性质、用途,是培养学生把作文内容写具体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每位语文老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把对学生认识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基础上。下面我谈谈有关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作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乐意写,写生活,重实践,表真情。乐意写,也就是要让学生想写、会写、爱写。而乐意写的关键,我觉得就在于一个“趣”字。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要培养写话的兴趣,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下水作文都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好方法。下水作文是与学生零距离的接触,它既体现了与学生同甘共苦的人文关怀,又在写作上有了典范的指导作用。但是,在教师与学生同时同地同话题作文时.仍然是教师写着教师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学生写着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仍然是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而教师指导学生最应达到的目标是:怎样把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感悟用在所规定的话题和文体中。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实践了一种下水作文的方法,示范性极强,有说服力——以学生的作文为素材,有针对性地写下水作文。下面就其中一篇话题作文的写作作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8.
在作文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常常为学生作文发愁,他们对学生干瘪无味的语言感到十分烦恼.总是埋怨学生怎么不把话儿写通顺。不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然而.这种怪罪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思想观念是不公平的。教学实践经验证明,学生作文水平低下。责任不在学生。而在教师。请看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的作文,概括地说是强调“真”。所谓“真”,即体验真、感情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的“真”从何而来?来自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在广阔的、繁杂的、不断变幻的牛活中,有取之不尽的素材,我以为只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读懂”生活,感悟生活,就会使学生不断获得“自然得之于己”的愉悦.从而达到“欲罢不能”的乐写境界。那么,何为“两条视线”?也就是渊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会感悟生活。  相似文献   

10.
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只会指导学生作文,不重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好习惯,就作文教学而言,我认为只是进行了一半,因为好的文章不仅仅是写出来的,更是修改出来的,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分写,七分改”。许多教师忽视了这一点,不辞辛劳地替学生逐字逐句地修改作文,往往把一些超出学生见识之外的语言强加给学生。久而久之,导致了学生思维不发展,观察事物不全面,甚至出现作文的“懒惰”行为。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由此可见,作文离不开阅读,作文得益于阅读。写话是作文的起步,同样,写话教学与阅读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一篇文字优美、描写生动的好课文,对学生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在阅读教学巾寻找写话切入点,找准时机让学生练笔,是写话的途径之一,是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主要手段。而小学低段的阅读教学主要是以读为主,如何在读的过程中合理穿插写话教学,是我校致力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否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一提起作文.教师摇头.学生叹气.家长担忧.把作文视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即使是作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也宁愿多做一些基础知识题,而不愿作文,这种状况确实令人担忧。鉴于此,《语文课程标准》避开“作文”二字,低年级叫“写话”,中高年级叫“习作”。笔者认为要提高中高年级的习作水平,最终要从低年级的“写话”抓起。  相似文献   

13.
有些老师对我说.现在许多学生对作文都没有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从不会自觉主动地学习,布置的作文大都是马虎应付,日记也不愿意写。向我询问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我对他们说: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但最首要的一条是先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这些年来,我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有的学生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非常为难,一节课也写不了几个字;有的学生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缺乏想象力;  相似文献   

15.
作文本应该是快乐的活动,是经验的积累,情感的郁结,感慨的冲击,不发不畅,不抒不快。就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向外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可是,在日复一日单调的作文训练中,许多学生都认为写作是一件苦差事,没兴趣,不想写,写不好,一提作文就头疼。而且,写的文章内容空洞,随意编造、抄袭的现象比比皆是。老师也极苦恼。怎样才能使学生由不会作文、怕作文、不愿作文到想作文、会作文、好作文呢?  相似文献   

16.
当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小学生不喜欢作文,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脸,提不起兴趣,总觉得无话可说。迫于师命,写不出又不能不写,无奈就拿起《作文选》这块敲门砖,搞移花接木,改头换面,以一当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墨守成规,没有真才实学,没有开拓精神,难以适应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近年来我做了一些尝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夏红峰 《新天地》2011,(7):76-76
近期有几个七年级、八年级的学生要求我为他们辅导英语,每天有一个小时的课外时间我给他们上课,我把上课的做法及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首先、教孩子们把单词的语音读准。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读的过程中会发现学生有读不准的、不会读的单词。  相似文献   

18.
曾带领学生游玩过浙江诸暨的五泄。回来后我照例让学生写作文。记得我走进教室,和往常的作文课一样。同学们的表情是无奈的,甚至是愁眉苦脸的。我试图改变学生对作文普遍感到苦恼,写起来困难的现状,因而一改作文课就让学生动笔写的做法。于是我说:“我们最近去了五泄游玩.大家都玩得很开心.观赏了五泄景区的山水风光.饱览了五汇瀑布的秀丽奇巧、婉转曲折、奔放豪迈的景致气势。现在请大家说说你们看到的五泄。”  相似文献   

19.
教了十几年的语文,发现学生学了这么多的课文,可是写起作文来,却总是害怕。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现状,关键的原因是由于课文中的“范文”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往往是为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学生在学完范文后所进行的的练笔太少了的缘故。正好,我有幸参与南平市教研室开展“凭借课文的例子,选找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用语文”的课题研究,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努力实现“一课一得”甚至“一课几得”,尽量使教材能被较大程度地利用起来。下面,我就结合《威尼斯的小艇》这一篇课文,具体谈谈我是如何“用好教材”的。  相似文献   

20.
许多小学生一提作文就感到没什么可写,不想写,出现了厌恶作文和作文质量低下的现象。老师为了扭转这一现象.于是大讲特讲写作方法.增加写作的数量。什么日记、周记、兴趣作文、大作文、小作文、自由作文等等。以为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会呈现一派好气象.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学生越来越厌恶作文,有的像挤牙膏,即使写出来的作文也总离不开捉迷藏、推车子、送盲人、拾钱包这类“假、大、空”现象。学生的作文越是如此.教师的心也越急.再次加大砝码.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