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寻求社会资本与协商民主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莹 《浙江社会科学》2005,10(6):103-107
20世纪后期,西方政治理论的重要发展就是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协商民主是公共协商过程中自由、平等的公民通过对话、讨论、审视各种相关理由而赋予立法和决策合法性的一种治理形式.而与协商民主理论相比较而言,社会资本理论在政治学领域的扩展则强调信任、规范与网络等价值观.社会资本与协商民主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公民社会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以及公共利益、美德等价值观对于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而引入协商民主理论,倡导政策过程中的对话与协商,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与公共行政精神,则可以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和转化.以协商民主和社会资本理论考量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可以促进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由此也将促进我国社会资本的充分发育和协商民主的普遍形成.  相似文献   

2.
张燚 《理论界》2009,(9):47-48
本文主要是探讨社会资本在治理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社会资本的特性是信任,它有利于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公民社会和有机的公共生活的建构和发展,进而有利于治理目标的实现;但社会资本的"信任半径",也决定了其治理价值是有局限的.社会资本的治理价值,有利于弥补其他手段的不足.也使其成为治理的手段成为可能;而社会资本的治理缺陷,则需要其他手段来弥补,也使其成为治理的手段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吴光芸 《人文杂志》2007,(1):164-169
市民社会既是国家与社会分离的产物,又是建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础。市民社会的建构取决于在公共领域中产生的各种参与网络、社团组织、公众舆论和公民精神的发展,以实现国家与社会力量的协调与均衡。而结构维度的社团组织和价值维度的社会资本都是市民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横向合作的自治社团组织的存在,难以培育出具有公民精神的公民;而缺乏具有公民品质或精神的公民,缺乏具有一定社会资本的社会文化环境,也不可能具有自发形成的社团组织。因此,具有公民精神的公民和自发形成的社团是市民社会的外在表现形式,而社会资本则体现了市民社会的内在本质,也是市民社团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因此,有必要培育社会资本,增强社团的自治性,以促进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结合中国国情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价值,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创造的一种重要民主形式。而社会资本是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坚强基石。信任、互惠、参与是社会资本和协商民主共同推崇的基本理念,协商民主的运作离不开协商主体之间的互信、合作、参与、宽容。通过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借助政府和民间的力量,建立公民之间的互信关系,积极培育社会资本,可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的土壤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理论与公共管理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罗伯特·普特南 1992年发表其著名的《使民主运转起来》以来 ,社会资本理论已日益成为当代西方政治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在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后 ,社会资本理论也日益受到中国学者的关注 ,当前我国政治学界对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提出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 ,试分析以“信任、规范和公民参与的网络”为成分的社会资本的形成与转化能否带动我国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承诺、信任和制度秩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承诺和信任是公民国家中民主宪政和法治的基础,而承诺和信任应以自由为本,没有公共权力和人民主权之间的自由承诺和信任关系,便没有公民国家的合法性;长久的、具有稳定性的信任机制往往体现为社会不同层次的制度,而强调信任的制度性和重视个人在信任中的作用是一致的,现今中国社会中的一些个人信任或不信任的特征应当与整体社会政治的大制度以及多种具体社会中层领域制度的现状联系起来考虑。  相似文献   

7.
承诺和信任是公民国家中民主宪政和法治的基础,而承诺和信任应以自由为本,没有公共权力和人民主权之间的自由承诺和信任关系,便没有公民国家的合法性;长久的、具有稳定性的信任机制往往体现为社会不同层次的制度,而强调信任的制度性和重视个人在信任中的作用是一致的,现今中国社会中的一些个人信任或不信任的特征应当与整体社会政治的大制度以及多种具体社会中层领域制度的现状联系起来考虑.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明、社会资本是目前国内外探讨的两个前沿性理论问题,其中政治与文明的结合是现代民族国家发展的价值诉求,而社会与资本的结合是现代公民社会运转的必然,二者是考察当下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两个视角。文章试图利用国家-社会-公民的分析框架来考察政治文明与社会资本的结构性关系,认为政治文明与社会资本在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中是动态依存的,而二者依存的动力机制是提升公民资格,其中主要在于提高公民意识、增强公共精神、培植公民品德,因此,政治文明、社会资本和公民资格的有机结合是理顺现代国家、公民社会和公民个体三层次关系的介质,也是推动其全面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公共领域:一种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领域作为公共利益的来源和民主表达的公共空间,先后经历了古代雅典的城邦国家、城市共和国、资产阶级市民社会以及现代公民社会四种典型的历史形态和发展阶段,并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中体现出不同的民主特征.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形成各种不同类型公共领域的根源,而公共领域也随着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变化呈现出不断完善的独立性和时代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发展民主,可借鉴一些西方的民主理论。公民社会是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中介,而协商民主则充当了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工具,民主政治就是两者的契合点所在。从公民社会的视角看,民主政治是公民本位的回归;从协商理论的视角看,民主政治是保障政策合法性的根本制度,两个理论对政治的挑战,决定了民主的必要性。为了实现民主政治多向度的"前进",成熟的市民社会是必须和健全的协商民主相结合,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论公民社会的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建构已成为当代中国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议题.许多公民社会论者倾向于将公民社会视为自由、民主和解放的象征.在人类社会的实践中,公民社会并非如此完美,它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公民社会有可能滋生极端个人主义;公民社会有可能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民主政治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资本视角反观公民财产权利体系的完善与否,是我们审视公民财产权制度建构成效的一个新的视角。基于这一新视角,现实社会生活中很多问题的实质在于公民财产权利体系欠完善。如果这些问题治理不力,将导致我国公民对个人财产权利的保护丧失信心,也可能产生对政府的不信任和对制度的不信任,并可能诱发不愿继续投资国内产业,甚至产生大批资本外逃等问题。而从社会资本视角看,则势必导致我国社会资本的耗散,经济增长与发展也必将因此而受阻。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理论与公民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湘莲 《学术界》2007,(3):87-91
社会资本不仅是公民社会的基础,也是一切政治共同体的基础。公民社会与公民信任成为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这也使得社会资本与公民文化有了广泛的结合。公民文化不仅是一种社会资本,而且有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和运作。培育公民参与意识、法制意识、主体意识以及信任和宽容精神,既是当代公民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在构建现代社会资本的过程中,发展公民社会,落实公民权利,培养公民意识,对于公民文化的培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民社会是一种民主社会理念。俄国公民社会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构成公民社会的基本要素以不同的方式对国家权力施加影响,政治国家也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交流,推动俄国公民社会的建构。帝俄时期俄国的政治进程发生巨大变化,公民社会的要素基本形成,但俄国最终没能实现政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适度的政治参与对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尤为重要。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关系网络等形式存在的社会资本能够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社会规范秩序以及公众参与网络,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社会资本在政治参与中的作用,培育社会资本,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信任与合作;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培育公民政治参与的载体——第三部门,从而形成政治参与中的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2012年最新一组数据,我们发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背景下,从家人、亲朋好友、同学、同事到陌生人,中国人之间的信任呈现出逐步递减的差序格局。已有研究者指出,对陌生人的普遍信任与民主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基于社会交往同心圆内圈的特殊信任则与民主价值无涉。较高的普遍信任会促进和活跃公民的政治参与,而现有文献中呈现的中国人的高信任度绝大多数来自同心圆的内圈信任,使得信任与民主价值之间因果关系的链接出现断裂。本文的分析是社会资本理论跨文化应用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是指建立在信任和互助合作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网络,它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资本之一。我国社团的发展与社会资本存在着结构性的制约与依存关系,社团是社会资本的孕育场,因此,社团的发展也是增加社会资本存量的重要投资方式。目前,我国社团的发展环境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对社会资本的建构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因此,要大力培育我国的社团,推进政府与公民、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好合作,促进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最终促成我国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资本理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社会资本。这种社会资本体现在以社会关系网络为载体的公共精神、社会规范和民间组织等维度上。它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自主、平等、信任、协调、合作和互惠的关系,而这些都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这势必要求发展第三部门,建立社会规范与秩序,培育民众之间的互相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论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共存共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分析范畴,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文化为中轴,以尊重和保护公民基本权利为宗旨的社会自主领域。现代国家兼备阶级统治、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其基本特征是政治性,核心是公共权力。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各有其局限性,公民社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滋生极端个人主义、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它不是民主政治的充分条件;政治国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淹没公民社会、背离公共利益、权力寻租以及政治合法性危机。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应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以克服各自的消极方面,超越“零和博弈”走向“正和博弈”,形成双向适度制衡和发展型互惠,形成政治国家能力强大、公民社会富有活力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的民主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显示出种种不足,如公民的政治冷漠和官僚的威权治理等。这引起了学者的担忧和批判。并纷纷探索新的民主形式。巴伯等提出的民主参与,以强势民主改变弱势民主。有效的民主参与,需要适宜的外在和内在条件。当代民主参与的缺失,在于存在着诸多的内外障碍,尤其是公民社会的缩减、公共领域的衰退、社会资本的下降。信息技术具有发育公民社会、重构公共领域和提升社会资本的潜力,是民主参与的新的有效工具。当然,信息技术的这种潜力目前发挥得还很少,还需要对许多具体的体制进行完善。关于信息技术对民主发展的影响,既有浪漫的直接民主的乌托邦观点,也有悲观的专制主义的恶托邦看法。但是,乌托邦难以实现,恶托邦则是倒退。民主参与则是信息时代比较现实的选择,能够促使民主朝着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方向逐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