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婚恋与情感是人类文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婚恋小说理所当然成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新时期,在1980-1990年代和1990-新世纪两个发展阶段,由于时代的发展、西方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新世纪之后和谐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主题等因素,造成了人们思想观念、婚恋观念的极大转变。而女性婚恋小说中体现出的两性观念则经历了由对男性的激烈对抗到两性关系的多元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人神恋小说的性别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神恋"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比较重要的母题,本文从"性别"角度入手,分析人神恋小说中男女两性角色的特点、功能以及男女双方的恋爱互动方式,进而解析出人神恋小说的表层和深层结构,揭示出在小说表层情节遮蔽下的男性中心主义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小说所反映的性别观念和作家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3.
艺术地阐释婚恋问题是老舍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的题材。老舍在他的小说中充分揭示了婚恋的物化,描写了经济地位低下的人们在婚恋方面所受的屈辱,对他们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同时,他对那些人们容易陷入的婚恋误区也作了艺术的反映,他认为屈从式的婚姻观念、纵欲享乐意识、封建贞操观念、拜金主义思想等都是婚恋者的误区。老舍在小说中写出了自己的婚恋理想,他认为两性互爱应当是婚恋的基础,而只有男女双方都能在经济上自立,才有可能在婚恋中获得诗意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徐訏与张爱玲的作品都以爱情与婚恋人生为表现母题,从中来透视人性在爱欲情仇中的种种复杂表现。由于两位作家的个性气质和男女两性性别立场的不同,在表现爱情与人性之种种变幻与多样形态时,两位作家的笔下所展现的是带有个人独特的精神印记与不同的观察人生眼光,因而呈现出不同样态的情爱世界。  相似文献   

5.
徐(讠于)与张爱玲的作品都以爱情与婚恋人生为表现母题,从中来透视人性在爱欲情仇中的种种复杂表现.由于两位作家的个性气质和男女两性性别立场的不同,在表现爱情与人性之种种变幻与多样形态时,两位作家的笔下所展现的是带有个人独特的精神印记与不同的观察人生眼光,因而呈现出不同样态的情爱世界.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的美国小说家菲茨杰拉德是较早在文学领域内展示男性在女权运动兴起时面临新危机和新挑战的作家之一。与传统小说不同,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表现了世纪初两性关系的新格局。通过分析菲茨杰拉德小说《夜色温柔》中的两性关系,特别是男主人公在婚恋中所处的劣势、遭遇到的困境,探讨了男权白日梦的破灭。菲茨杰拉德采用了两性叙事视角并用的方式,精确地表现了20世纪初社会变迁所引起的男权的焦虑。  相似文献   

7.
在《非诚勿扰》等婚恋节目中,两性嘉宾所认同的异性形象折射出了这样一种现象:当前传媒作用下两性角色的建构依然是传统媒介作用下以女性为主要观照对象的性别形象。构建新型的媒介性别形象,可以通过提升女性媒介素养和挖掘男性多元化角色两方面入手,来改变传统传媒作用下的两性角色导向。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作家的小说创作在两性人物形象塑造、性别意识支配下的性叙事等方面,男女两性始终处于紧张对峙的状态,出现了男女权意识激烈争斗的场面。其实,单一的女性视角和单一的男性视角具有一样的狭隘与偏激,彻底的自我和彻底的解构,都将导致自我的毁灭和自我的解构,因此,两性文学应走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唐五代婚恋小说中的两性情爱关系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考察了大量唐五代婚恋小说基础上 ,对其间的男女两性情爱观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了较清晰的梳理与阐释 ,得出如下主要观点 :1、唐五代婚恋的自由与开放 ,体现在强烈性爱与情爱一统的爱情观中 ,它作为自由精神张扬于门第、财富、时名联袂的婚姻观前 ;2、自由与礼教、任情与专情 ,是唐五代男女情爱两对主要矛盾 ,它们始终体现在男女两性的身上、并存于唐五代的婚恋观中 ;3、情爱观又是发展流动的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 ,男性与女性情爱观的侧重点也各有所变化 ,反映出唐五代婚恋的时代特色。以文献的路子 ,阐释唐五代婚恋领域自由开放态势下的两对主要矛盾之对立统一与发展是本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旅美华人作家於梨华在其长达四十余年的创作中,除全面描绘中国知识分子旅美生活以外,对海外华人女性在中西文化价值的冲突中的生存境遇及自我寻索的过程作了详尽的描述。她的许多作品,在书写女性命运及生存状况、探索女性性别真相这一点上,可以说是继承现代女作家五四传统,但由于时代背景及作家身份的差异,她的小说中对男女两性的洞察、对女性性别身份特征的认识以及对女性生活状况的表现,较之以前又有所不同。而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她的小说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1.
"都市小说"与现代都市相伴而生,它以"现代性"为精神内核,将不同类型的都市景观、生活、体验和都市文化囊括其中。中国文学的婚恋叙事传统在都市小说勃兴后呈现出明确的现代意识,不管是海派作家的"声色"体验,还是京派作家笔下的理想爱情与婚姻,抑或是启蒙文学和左翼文学鲜明的社会问题意识,"婚恋"都与时偕行,呈现出鲜明的现代意味和都市色彩。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当代女性作家中,陈染的"超性别意识"小说理念是在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概念的影响下提出的,是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陈染的小说中,"超性别意识"涵盖了超越性别的纯粹情感、创作状态与人格理想等精神层面,代表着陈染对自身情感、创作和人格的完美追求及文本实践,其意义在于作家不能局限于对自身性别的书写和创作,不应摒弃异性的世界和视域,应该摆脱偏激单一的性别视角来观察世界,最终抵达对人类整体命运的终极关怀。"超性别意识"内蕴着温暖的人性关怀,它不仅是一种文学理念,更是一种人性化的追求,在其创作中,陈染避免自身性别局限,努力追求精神世界的双性融合,为男女两性的和谐共融进行了富有意义的文学实践。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澳门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作家周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婚恋题材小说代表作,探讨其长篇科幻小说,认为周桐将女性主义思想和澳门文化想象寓于小说构思,创造了情节离奇而寓意深长的优秀小说,为澳门文学文化繁荣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探讨男女两性关系的一部重要小说,小说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的完美结合表达了他两性理论中理想的男女关系.本文力图展现这种人物性格的双重性,分析这种双重性的塑造消解了性别的二元对立,从而达到了这种理想的两性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5.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探讨男女两性关系的一部重要小说,小说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的完美结合表达了他两性理论中理想的男女关系.本文力图展现这种人物性格的双重性,分析这种双重性的塑造消解了性别的二元对立,从而达到了这种理想的两性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语言学,语言和性别角度出发,基于目前几位权威语言学家在语言与性别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著名文学小说《简·爱》中的人物对话分析,运用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评析,归纳和总结小说人物性别差异在对话过程中所表现的语言特点,研究社会地位因素在两性语言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周和军 《南都学坛》2010,30(4):53-56
新时期由于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具有革新思想的意识流小说作家接受西方现代主义的文艺思潮和理论主张,在文体样式、艺术技巧上打上了西方意识流小说的烙印,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当代小说的思想意蕴和艺术成就,但从思想主题、反映内容上来看,更多地体现出作家现代化和民族化的努力。不仅如此,新时期作家对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技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整合和改造,凸显出一种"西体中用,以我为主"的民族化的努力。新时期意识流小说从最初的对西方意识流小说艺术技巧的借鉴模仿,发展到后来的对于民族文化心理、民族文化传统、社会政治批判和国民劣根性等问题的探寻和思索,体现了新时期作家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洞察女性展示人性--评铁凝长篇小说《大浴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对待两性关系的态度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有关两性的种种意识及演变正是铁凝在小说中所关照的。作家以两性关系为切入点,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特定历史时期对待两性的社会意识,即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对待两性所特有的态度,从而审视并解读了人性最隐秘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卡夫卡是20世纪文学史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作家,国内对他的研究进行了二十几年,这些研究多是采用社会学、心理分析的角度。但是从性别视角的介入分析卡夫卡的小说,就会发现卡夫卡在男权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他在作品中流露的对男权的否定和对男性主体意识的超越;另外卡夫卡的作品还体现了他尊重、认同女性的女性意识和对两性双向交流的渴望,他的作品因其所具有的这种超越性别对立的包容性成为真正的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小说描写艺术管窥杨梅新时期小说在描写艺术出现了一些新的描写方式,这是现代主义小说描写艺术东渐,使传统现实主义得到新的滋养的结果。1.感觉化描写这种描写,大致是借鉴了意识流和新感觉派小说,代表作家莫言。李洁非说:“如果你把一件东西放在其他作家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