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篇:日暮思陵噪晚鸦 1644年,北京的春天姗姗来迟.除夕的钟声远去百日,紫禁城的寒风还在流连.让史家无限同情的崇祯皇帝终究没能拥抱甲申年的春天,随着"闯逆"破城,这位有心中兴、无力回天的悲剧帝王把尊贵的躯体、深重的遗憾和277年的祖宗基业一同挂在煤山(景山)的一棵老槐树上.  相似文献   

2.
董楚平同志《论农民战争中平均主义与封建特权主义》一文(见《学术月刊》1981年第1期)中有谓:李自成“直到离北京的前一天,即四月二十八日才匆匆称帝”。这也就是说,李自成是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八日称帝,四月二十九日退出北京的。此说可能出自钱■所撰《甲申传信录》。但是,钱■所记李自成称帝及出京日期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明崇祯十六年,岁在甲申,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煤山,死前日:“诸臣误朕。”明亡。自此,李闯、满清与南明,三家逐鹿,王战中原。尽管此后的战乱依旧延续,但明王朝作为一个对于中国具有实质性统治的王朝,1644年是其终点。其后的历史,在一般叙述中,将作为一个新王朝的开国序幕。  相似文献   

4.
南明弘光政权,建立于1644年5月,终止于1645年5月,前后历时整整一年。弘光政权为什么在短短一年之内就迅速灭亡了呢?考诸于史,发现其中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一、“联消灭顺”——错误的根本方针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崇祯皇帝吊死。5月3日,马士英等拥福王朱由崧监国南京,5月15日即皇帝位,以次年(1645年)为弘光元年。是为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弘光政权。弘光政权建立伊始,涉及不到抗清,它的矛头主要指向大顺政权。从弘光诏书和臣下奏章来看,它的目的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福王即位时.诏曰:“……敢辞薪胆之瘁,誓图浮馘之功,尚赖亲贤毅力动勷,助予敌忾。”顾炎武所著《明季实录》中也载有弘光的另一诏书:“大行皇帝  相似文献   

5.
对于明朝帝国来说,明思宗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不啻是一个政治军事上的双重“灾年”。在这短短一年里,由于官僚集团内部的摩擦、内耗和举止失措,造成了二名重要军事将领的相继死亡,从而加速了明帝国的衰灭过程。这二位将领一为大名鼎鼎的袁崇焕,一为当时名震朝野的毛文龙。袁崇焕为崇祯皇帝所冤杀,史家早有共识;而为袁崇焕所诛杀的毛文龙却至今不能得到定论。说是该杀、属铁案者,有之;说是妄杀,应当翻案者,亦有之;议  相似文献   

6.
帝王诗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曌(唐则天大圣皇帝): 石淙赋诗 君臣相娱 武则天当皇帝后,把洛阳改名为神都,长期居住于此,很少再回长安。她除了在宫中纵情享乐外,还经常率领群臣,游览这座古都四周的山川名胜。每到一处,在赏景的同时,还要摆设筵席,饮酒赋诗,热闹一番。洛阳南面山青水绿、壮丽秀伟的龙门,是她多次临幸之地。一年春天,龙门风景区因这位女皇的到来而出现空前盛况。  相似文献   

7.
黔案是崇祯十六年(1643年)发生于徽州地区的一起重大兵民相斗事件。这次事件牵涉到十数位地方军政要员,相斗双方一直讼至崇祯皇帝,历时二年方告结束。它不仅是晚明兵民关系恶化的典型事例,而且也反映了当时军政矛盾、兵匪同类、乡兵义勇等诸多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明季镇守辽东的守边大吏,明督师袁崇焕实不愧为意欲逐鹿中原的后金的一个无法突破的坚固障碍,因袁调度有方,指挥得当,才使得后金几次大举寇明无功而返。努尔哈赤惨败宁远,忧愤而死;皇太极也折戟京师、铩羽而归。就是这么一位似乎能挽大厦于将倾的传奇人物,竟被崇祯皇帝磔杀于危难之际。崇祯这一决定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个中原委又是何如?史家对此论述颇多,在此谨据所掌握资料表一点管见。袁崇焕之死,祸根最早当源于崇祯元年的“平台召见”。当时,“(帝)召廷臣及尚书袁崇焕于平台,上慰劳甚;至问‘边关何日可定?’崇焕应曰:‘臣期五年,为…  相似文献   

9.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顺,年号永昌。二月,李自成大军攻入山西,一路势如破竹,明官兵士绅闻风纳降,初八,占领太原。三月初一,农民军到达大同。十五日,抵居庸关,十六日,克昌平,十七日,农民军列队攻北京外城,十九日凌晨,崇祯皇帝朱由检上吊自杀于煤山槐树上,明朝灭亡。宝鸡蟠龙山人党崇雅,时年六十岁,1625年中进士,初授职南阳府推官,掌勘问刑狱,协助知府掌理刑法和典章制度,以恪尽职守,政绩较著而奉调入京,经考选,委以山东道监察御史,选任四川巡按,崇祯末年…  相似文献   

10.
溥仪日记     
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然而,当他的《我的前半生》一书在六十年代问世之后,引起全世界读者注目的倒并不在于他曾当过皇帝,而是他在新中国改造罪犯的政策的感召之下,终于成为一个普通公民。关于溥仪做皇帝的情形,在他的书里已经写得很详细了,而他从1959年12月4日被特赦,直到1967年10月17日逝世这八年普通公民的生活,却很少为人所知。这里发表的溥仪1960年以来的一部分日记,当可为有兴趣了解溥仪“后半生”的读者,提供一些材料或者线索。据溥仪的夫人李淑贤同志讲,溥仪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勤于动笔,八年中间,他以惊人的毅力记下了二十八本日记和许多笔记。经历十年浩劫,至今还留下十几本日记和一部分笔记,一直由李淑贤同志珍藏着。现征得李淑贤同志同意,本刊将溥仪日记分期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明末农民战争,自明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澄城农民王二首杀知县张山耀算起,到崇祯十七年(1664年),前后经历了十八个年头,终于推翻了明王朝的腐朽统治,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虽然,它同中国建社会历史上所有的农民战争一样,仍以失败告终。但明末农民战争时间之久、规模之大、斗争之激烈、影响之深远,却为已往之农民起义所不及。对此,已有不少专著和文章论及,憾在对与明末农民起义几乎同时发生的崇祯元年的固原兵变,却很少论及,或者一笔带过。本文想就崇祯元年固原兵变与明末农民起义谈些浅见,请同志们指正。一、固原在明代陕西三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和中国科技史上,汤若望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原名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2年5月1日生于德国科隆,早年加入耶稣会。1622年(天启二年)来中国,先在北京学语言,后去西安传教。1630年(崇祯三年)由徐光启推荐入历局,编纂《崇祯历  相似文献   

13.
甲申之变前的两年中,明朝一直在试图摆脱危机,事实证明,也确有许多转危为安的历史机遇。朝臣对当时的局势认识相当清楚,先后提出多种可行性建议,先是倡导创建地方军,而后提出及时召回边防戍军保卫京师和迁都南京等。如果崇祯帝很好地采纳这些建议,明朝便很有可能转危为安。但在历史机遇面前,崇祯帝作为最高决策者,缺乏主观能动性,一再错失良机,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14.
甲申史事的启示白钢1944年3月19日,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郭沫若所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连载4日。这篇史论,总结了明朝未年由于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灾荒遍地、官逼民反,导致明朝灭亡的历史经验和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以后...  相似文献   

15.
最近读史,发现称呼某些皇帝时用他们的谥号,如称刘彻为汉武帝,称杨坚为隋文帝等;在称呼某些皇帝时又用他们的庙号,如称李世民为唐太宗,称赵匡胤为宋太祖等;而在称呼另一些皇帝时则又用他们的年号,如称朱元璋为朱洪武,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载湉为光绪皇帝等。同样是皇帝的称谓,为什么有的用谥号,有的用庙号,  相似文献   

16.
纪念甲申山海关之战35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由秦皇岛市政协暨山海关区政协及其他市属有关单位联合主办的纪念甲申山海关之战35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5月26日至27日在古城山海关举行.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该市和北京、天津、石家庄、邢台等地的研究和教学人...  相似文献   

17.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在挥师北京,兵临城下之际,曾经特派使者杜勋与崇祯皇帝朱由检谈判,企图订立和议。解放后,史学界在研究明末农民战争的著述中,均不提此事。是认为有关历史记载失实,不屑置一词?还是“为尊者讳”,惟恐道及便有所谓朝农民革命领袖脸上抹黑之嫌?不得而知。李文治先生解放前在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史的专著中,却曾经论及,文曰:十八日,或谓降自成的太监杜勋入城会见崇祯帝,盛称自成兵马强劲,愿归明为朝廷内遏群寇外御强清,但应许以不奉诏不朝(?)。帝不能决,杜勋复缒城而去。或云守陵太监申芝秀在昌平降于自成,缒入京城见帝,请帝逊位,崇祯把他叱走。一望而知,作者对此事的真实性不能断定,只好用“或谓”“或云”的笔法,予以叙述,旨在存疑。那么,  相似文献   

18.
前期我们论证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笔名,其真名实姓为朱慈娘,真实身份是明末崇祯皇帝的太子。并说明由于满清追捕朱明太子,太子改名换姓是在自然之中。  相似文献   

19.
关于毛文龙之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崇焕为什么杀毛文龙,一直是一桩历史公案。明崇祯二年六月(1629)袁崇焕杀毛文龙之后给崇祯皇帝上奏说,毛文龙专制一方不受节制、劳师縻饷、掩败为功、私通外番等,有十二大罪当斩。当时并未引起异议。但在同年十一月,后金汗皇太极率兵突入长城,围逼北京,明廷中了后金的反间计,诬陷袁崇焕阴主议和,勾结金兵入边,将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部农民战争的史诗,姚雪垠同志的长篇小说《李自成》不仅对农民起义军作了多侧面的描绘,而且还塑造了皇帝、皇后、贵妃、藩王、太监、大臣、将领,以至地方官、狱吏等一整批封建统治者的形象,让我们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浏览了封建政权机器的各个部件。在封建统治者群中,姚雪垠又以最大的气力、最铺张的篇幅塑造了崇祯这一封建帝王的艺术典型。以崇祯为中心,作品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关于封建专制主义的君主集权制度的长卷轴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