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书》帝纪中,称孝文帝“生于平城紫宫”,与其他诸帝出生地记述迥异。“紫宫”本为紫微宫省称,又名紫微垣、中宫等,是古人对以北极星为中心、位于北斗星与仙后座之间星空的称谓,为天帝居所。紫宫星象变动被认为与人间帝王相应,东汉以来亦可占应太后、皇后,十六国南北朝以来又逐渐成为太后、皇后的代称。孝文帝出生时的皇兴元年,献文帝并无皇后,只有临朝听政的冯太后有资格以“紫宫”喻称。太和十二年《晖福寺碑》中,称冯太后“优游紫宫”,为我们提供了传世文献之外冯太后可称“紫宫”的确凿证据。也就是说,孝文帝“生于平城紫宫”,并不实指其出生地点,而是指其生母为皇太后,由此揭开了冯太后与孝文帝实为母子关系的千古之谜。冯太后与献文帝的情感纠结,集中体现于其在孝文帝出生后躬亲抚养、不听政事的相互信任,李敷、李弈之死后的冯太后废帝、献文帝禅位的矛盾爆发,以及献文帝“鸳鸯之叹”后的彼此妥协。孝文帝为冯太后奉谥“文明”,取自乾卦九二,以太后“君德”拟于九五之尊;在冯太后去世后宠隆舅氏冯熙及冯氏外戚,凡此均为冯太后与孝文帝为母子的佐证。考察北魏平城宫殿建置,结合冯太后时政局,推知“紫宫”应为太华后殿,“紫宫寺”为冯太后宫内奉...  相似文献   

2.
<正>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北魏太和十四年以前的社会改革称为“孝文帝前期的改革”。认真探究一下,此说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这一段时间的改革应归功于冯太后。现代史学家在记述这段历史时,不少著作对冯太后的作用只字不提,笼统地把所有的改革措施都归功于孝文帝。有人认为:“北魏第五代皇帝(不是“第五代”,应是“第六代”)拓跋宏吸收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经验,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就是著名的‘魏孝文帝改革’。”①还有许多中国古代史著作,大致都是如此。也有少数著作涉及到了这个历史人物,但对她的作用缺乏应有的估价,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就  相似文献   

3.
汉化,是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个热门话题,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胡族帝王入主中原实行汉化者,是大有人在的,然若论决心之坚定,行动之果断,措施之彻底者,当首推北魏孝文帝。孝文帝拓跋宏,继其祖母冯太后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后,又逐步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鲜卑族文化习俗及思想意识方面的汉化措施,即:迁都洛阳、改葬邙山、禁胡服、  相似文献   

4.
孝文帝的“皇储正统”地位,其父献文帝、皇室诸王及朝廷重臣均无异议,孝文帝本人及当时侍卫近臣常用“母子”之称来指代冯太后与孝文帝,可知孝文帝为冯太后与献文帝所生。由此可以解释冯太后“躬亲抚养”孝文帝以致罢令不听政事的非常举动,以及对于孝文帝的诸多责罚之举。冯太后教子严明是其性格及恒代风俗所致;冯太后的过失在于诛杀李夫人及其家门;冯太后利用子贵母死以求自保,但并无处心积虑为冯氏经营门户,而是有其更高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5.
慕容廆和北魏时期的孝文帝都是鲜卑历史上的汉化改革家,但是改革内容,方式,效果和影响诸多方面 都很不同,慕容廆的改革侧重点在于经济和制度方面,而孝文帝的改革则侧重于语言习俗等方面。慕容廆的改革 只是慕容鲜卑汉化的起步,孝文帝的改革则是在前人汉化措施的基础上的另一个台阶,显然比慕容廆走得更远,所 采取的方式也更激进。就效果一端而言,两者之间的差别也很大。慕容廆的改革虽然很和平,很成功,在文化成就 一端,对后世的影响却不那么大。这不能不说是他的改革不够彻底所致。由于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之激进和彻 底,给迁洛的鲜卑人打下了极其深刻的文化烙印。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魏书·邢峦传>的解读,探讨了邢峦前期襄助孝文帝推进汉化,后期奉宣武帝命奔驰疆场的一生,指出北魏政权在封建化改革中,注重政治和习俗的变革,未对军事制度进行变革,基本保存了部落兵制.这种军事制度滞后于行政制度改革的状态,既让北魏军队中的汉族将帅难以施展,又为日后北魏政局的动荡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7.
北魏的五姓大族是孝文帝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因素而确定的,汉人大族与北魏宗室的亲疏关系并非是衡量的唯一标准。五姓六家中,除陇西李氏外,其他均属魏晋旧族,这说明孝文帝时期所确定的最高层大族悠久的历史传统仍是其考量的最重要标准。魏晋旧族是传统文化的渊源所在,具有标志性意义,这对致力汉化的孝文帝而言,当然会着力笼络,而婚姻则是固结双方关系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五姓六家进入北魏宗室婚姻的核心层,正是这种社会背景衍生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北魏经孝文帝“汉化”改革,确立了本朝的陵寝制度,使得曹魏时期衰落的陵寝制度重新获得了流行和发展,并为之后隋唐时期陵寝制度的成熟与繁荣打下了基础。北魏陵寝制度体现了各民族各区域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传承汉制的同时带来新的文化元素和时代特征。北魏陵寝制度的成熟和确立经历了金陵、方山永固陵、洛阳制度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北魏前期法律制度的特征及其实质要瑞芬南北朝时期拓跋鲜卑的法律制度,在建立北魏之前和北魏前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其律文几经修订,最后随孝文帝全面汉化政策的实施而彻底封建化,并被纳入中国封建法律制度的体系之中。由于北魏前期的法律制度具有很大的随意...  相似文献   

10.
北魏是佛教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孝文帝在位时期,崇信佛教,注重吸收南方佛教义理,推进了北方佛教的持续且有序的传播。本文由佛教在北魏的传入入手,先述北魏前期诸帝对待佛教的态度,再述孝文帝崇信佛教的诸多袁现,着重探讨了孝文帝崇信佛教背后所隐含的深刻的政治意义。孝文帝笃信佛教,使佛教在北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话播与发展,同时,也使得佛教文化渗透到了北魏政治统治的思想之中,对北魏,乃至整个北朝有着深远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除涉及政治、军事、民族融合等诸多客观因素外,还与孝文帝个人主观因素密切相关,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孝文帝对汉文化的迷恋,其南征战略及追求正统的心态,个人生活经历与情感因素等,都是促使其决意迁都洛阳的内在动因。孝文帝迁都及其全面汉化,既加快了当时鲜、汉民族上层的融合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鲜卑迁洛集团与恒、代保守势力的分化,而南迁集团的不断弱化则加速了北魏统治的衰弱。  相似文献   

12.
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王朝的一个著名皇帝。他之所以著名,既不仅是由于他“雅好读书,手不积卷”富有深厚的文化教养;又不止是由于他“听览政事,从善如流”,具有开明的政治作风;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是一个少数民族皇帝中的以汉化为基本内容的大改革家。而在他的多方面的改革措施之中,迁都洛阳龙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相似文献   

13.
崔浩是北魏初期的汉族政治家,在北魏文化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崔浩改定历法、注释儒经、撰写史书、吟诗作文,对北魏鲜卑族的汉化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作为一个政治家,崔浩非常注重吸收各种力量以稳固北魏统治。在人才选拔上,崔浩既重儒学又重才干,既重门第又重能力,显示出较为理智的人才观。尽管崔浩的人才观与北魏皇族产生了尖锐的冲突,但却代表着五世纪北中国人才战略的正确方向。崔浩之死,是鲜卑贵族向试图汉化的人发出的危险警告,这种正确的人才战略也被搁浅了。崔浩死了,其思想并未泯灭,高祖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完全继承了崔浩的人才战略,北魏吸收了大量才士,北魏王朝走向鼎盛。  相似文献   

14.
以太和十五年孝文帝亲政为标志的北魏政治文化变革,其实质是民族性的问题。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最高意义上的民族文化。北魏的政治文化变革在推行汉文化变革的同时,放弃了自己的鲜卑民族文化。其深刻的变革导致了本民族成员的反对,导致了北魏国家的灭亡。因此,政治文化的变革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太和八年(公元484年)至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北魏政权在冯太后和孝文帝的先后主持下,进行了十六年之久的持续改制,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对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拟就中国文化传统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关系做以探讨,并就教于学界。  一、北魏“崇武”传统与“偃武修文”之争  所谓传统,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在民族文化心理中的凝结与沉淀。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区别于其它民…  相似文献   

16.
北魏与刘宋之间的和亲是贯穿宋魏间前期交聘的一个核心议题,但三次和亲之议都因刘宋"依违不绝"的态度而未能成功。北魏在向刘宋求和亲时体现出鲜明的胡族政权特征,表现为将南方的宋看作中原王朝,而对己以胡族政权自居。魏太武帝死后,北魏对和亲的态度不再积极,这与北魏王朝婚姻观念的汉化密切相关。以和亲为名的部落交婚胡族遗制,也在北魏皇室婚姻制度的汉化背景下逐渐消亡。  相似文献   

17.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场顺应历史潮流的全面汉化改革。孝文帝以其坚定的决心,极大的勇气,打破狭隘的民族偏见,全面推行了汉化改制。其积极进取、全面汉化的精神,是引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一面旗帜。改革顺应了少数民族封建化和民族融合的两大历史潮流,缓和了民族矛盾,加速了北朝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北魏文明太皇太后冯氏与孝文帝之间并无血缘关系,维系二者关系的纽带是政治.冯氏虽凭借孝文帝这张政治王牌攫取了北魏政权,但对孝文帝却心存猜忌,因此多设监视加以压抑.对冯氏压抑的反抗心理,成为孝文帝当政后迅速迁都洛阳的催化剂和重新组建政权的感情因素.从此,皇权取代后权,北魏政治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孝文帝定姓族的具体规定作了介绍,并对拓跋改姓时间进行了考证,对史学界姓族的等级划分结论找出质疑,作者认为“膏梁”、“华腴”不是一个等级,而是一个特殊的称号。孝文帝定姓族唯一的标准是官爵的高低。孝文学定姓族,有利于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的分流,对巩固北魏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建立门阀制度使用人制度更加制度化,是其明显的消极影响。南朝士族的种种流弊在北魏后期同样出现,孝文帝死后,北魏统治者政治腐败,毫无作为,但不能把北魏的衰亡完全归罪于孝文帝的定姓族。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对"五胡乱华"与"孝文帝改革"有着不同的评价.清末认为五胡乱华给中国带来了灾难,孝文帝改革是北魏衰落的根由.民国成立后,认为五胡之乱尽管给中原人民带来了灾难,但这些北方民族最终同化于汉族,促进了中国民族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后,强调这些北方民族对中华民族形成的意义和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认为各民族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中华民族.这一评价变化过程,是中国民族认知不断发展、不断调整叙述策略以建构民族认同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