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以松江区静态交通规划为基础,分析新城停车问题的主要成因,提出了停车需求预测的改进方法,针对不同类型需求进行停车预测,并结合上海市政策发展提出新城在打造独立节点城市的过程中停车发展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2.
曾丽群  单国彬  彭瑞林 《城市》2016,(12):29-33
笔者通过现场调研发现,北海市中心城区现状公共停车设施主要存在停车泊位构成不合理、 停车场利用不充分和缺乏有效管理3个方面的问题.结合北海市现状与城市发展规划,遵循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采用机动车保有量法、 用地生成率法和交通量生成法综合预测停车需求规模.根据停车需求预测,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从社会公共停车场类型划分与管理、 丰富停车设施形式、 完善停车管理政策与法规、 提高配建停车位标准、 加强停车诱导和大力推进公交发展等方面着手,制定一条适应地方特色的停车设施规划模式,同时为其他城市的停车规划提供辅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下,数量众多、建设于上世纪城市发展初期的老城区火车站从发展的增长极变成了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和堵点,有效提升老城区火车站的集疏运品质成为当务之急.在深入剖析老城区火车站集疏运布局模式特点和问题及全面总结国内老城区火车站集疏运品质提升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老城区火车站集疏运品质提升理念,并以阜阳站为例进行实践研究.研究表明,老城区火车站的集疏运多数存在交通需求构成复杂、周边交通环境欠佳、设施空间布局局促等问题,采用"按需定供、资源整合、外畅内达、立体交通、以人为本、碳中和"的理念优化空间布局并改善交通组织,可以有效提升老城区火车站的集疏运品质,实现城市的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该文分析我国城市停车法规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如何加强城市停车法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建设城市停车诱导系统的意义及系统功能,提出城市停车诱导系统的结构设计方案,并对交通引导及动态指示牌的设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运用动态卡口图片数据分析静态停车特征是动静态结合分析城市交通运行的新思路,也为交通调查领域及治理停车问题提供基础数据。该文首先基于卡口数据通过图像识别算法识别车牌号等信息,结合路网拓扑提取并切分车辆出行轨迹;基于多日出行数据分析车辆职住特征,并使用机器学习KNN算法恢复缺失漏检出行。其次提出卡口对应地块的获取方法,并计算居住、岗位、其他弹性出行停车需求量,研究片区内日均停车需求分别为4.0万、2.1万、3.1万,工作日、周末、早晚高峰分别呈现不同的特点。最后根据停车场闸机数据验证算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泊位共享在解决区域交通拥堵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机动化的发展,城市环境与交通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拥堵已经成为很多城市交通的顽疾,尤其在CBD地区,已经没有土地空间来建设道路设施满足交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共享式停车的观念解决局部地区的交通拥堵是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据估计,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3亿辆,这些车辆将主要集中在全国各大中型城市。随着汽车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城市中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伦敦、巴黎、东京、香港特区等城市经验表明,对土地开发比较成熟、道路交通矛盾突出的地区实行停车需求管理是缓减停车及交通矛盾的有效手段。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强化动静结合的  相似文献   

9.
齐风升 《职业》2012,(8):171-172
一、大中城市住宅小区停车现状及问题我国城市住宅小区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住宅区,住宅区内有多栋楼房,一栋楼房内有多家住户;二是高档别墅区,一户一栋。1.住宅小区停车现状(1)现有的普通住宅小区大部分没有建汽车库,在建设时一般也没有预留出建设汽车库的空间;在新建的普通  相似文献   

10.
邵晓萍 《城市》2008,(7):35-38
一、萧山城市新区城市化进程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萧山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城市规模由1981年的4.34平方公里扩大到2007年底的51.36平方公里。城市形态结构由原先以老城为中心的单中心结构扩展为由老城区、城市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南区以及闻堰、新塘、  相似文献   

11.
《城市》1998,(3)
现代化城市停车场战略的具体服务对象是小轿车出行者,管理对象是小轿车出行者的停车行为。因此,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停车场战略,不仅要了解停车场的设施情况,还要充分认识一个城市小轿车出行者的停车行为特征。 停车行为的特征,首先是停车需求的特征。停车需求是和出行需求联系在一起的,主要是出行目的和按照不同目的停车时段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等,以便测算停车需求,提供相应的停车服务与管理。这些与停车需求有关的参数的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孝文化角度分析了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老年居住发展概况、机遇与挑战,并基于不断变化的孝文化,探讨了未来我国城市老年居住模式的发展趋势,提出若干完善城市老年居住模式的应对性策略,使城市老年住房的发展形成满足老年人多重需求、互为补充的多元化居住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李旺 《交通与港航》2021,8(6):59-64
为解决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建设发展破冰,以佛山为例,从用地保障、建设补贴两个方面提出改善思路和措施,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停车设施,坚持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停车产业化发展路线,有效促进资源合理化配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停车需求也相应日益高涨,使得大型地下停车库能否提供便捷高效的停车服务,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又一新课题。然而,目前国内大型地下停车库无卫星定位信号,选择能够满足该场景技术和成本需求的定位导航技术,成为提供便捷高效停车服务的关键之一。通过分析选择适宜大型地下停车库场景应用的室内定位技术,设计实现了一个大型地下停车库的定位导航系统,为今后该场景应用,进行了技术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经济改革重心从需求侧转变到供给侧的背景下,本文首先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城市产业政策的理论内涵;其次,重点讨论城市产业政策对供给侧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针对供给侧的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四个主要因素,提出城市产业政策应更多地侧重于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增加资本的有效供给、优化整合城市土地配置、推进技术进步和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纠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6.
李晟晖 《科学发展》2013,(9):102-106
缓解上海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应经政府主导、市区联动,全方位整合社会、市场资源,规划设计相配套的资金保障和机制保障。具体做法是:合理规划,增加供给,盘活存量,通过部门协同,依托社区共治推广小区与楼宇错峰停车;通过市场运作,运用科技手段,优化停车市场化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尹来盛 《城市观察》2021,75(5):69-76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新城新区开发建设成为城市扩张的主要方向.相反,老城区的发展问题曾被忽视并逐步陷入衰退.进入新时代,如何促进老城市新活力,实现老城区与新城区双轮驱动,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地处广州荔湾老城区的恩宁路汇聚西关骑楼建筑的精髓,却一度成为老旧街区衰败的典型.通过微改造,不仅保护了历史环境的原真性,同时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再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历史文化街区复兴之路.文章据此进行分析,并从建立多元化参与机制、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发展的关系、防止侵害消费者权利和公共利益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尹来盛 《城市观察》2021,75(5):69-76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新城新区开发建设成为城市扩张的主要方向.相反,老城区的发展问题曾被忽视并逐步陷入衰退.进入新时代,如何促进老城市新活力,实现老城区与新城区双轮驱动,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地处广州荔湾老城区的恩宁路汇聚西关骑楼建筑的精髓,却一度成为老旧街区衰败的典型.通过微改造,不仅保护了历史环境的原真性,同时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再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历史文化街区复兴之路.文章据此进行分析,并从建立多元化参与机制、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发展的关系、防止侵害消费者权利和公共利益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城市停车换乘系统总体发展相对滞后,与轨道交通和机动车发展水平不匹配。通过系统剖析P+R停车场在规划、建设、运营各层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城市的先进经验,从城市和交通协调的角度出发对停车换乘系统发展理念进行了思考,从规建管全链条提出了发展优化建议,以促进城市停车换乘系统良性发展,优化城市出行结构。其中优化建议包括强化停车专项规划刚性指导,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动态优化布局,用地选址要考虑换乘便利性,结合轨道站点综合开发建设,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差别化保障换乘专用性。  相似文献   

20.
如今城市公共交通效率低下、运力不足的根本原因乃是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联合供给模式尚未良好形成,具体表现为公共部门缺乏活力,私人企业参与不够,无法形成一种有效供给机制来优化公共交通供给状况。从准公共商品的联合供给模式的角度,分析城市公共交通在供给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