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陈洛纯属偶然. 但这件事实在算得上我十六年来波澜不惊的日子里最为"传奇"的一个,以至于很久以后我想起来,还觉得像是一场梦.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发生,与古代传奇文体有着密切的关联.现代作家不仅从本事的角度仿作传奇故事,创作了仿传奇的历史小说,而且也从形体的角度拟作历史传奇,写作了拟传奇的历史小说.前者在情感故事中重塑了女性的形象,对女性进行了新的发现,后者则从文人传奇中接续了中国文人的传统,并展示了其现代性的特征.二者作为现代历史小说的传奇体,以"再续传奇"的方式参与到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发生中.  相似文献   

3.
<正> 传奇本是一个文学术语.它指的是唐宋文言短篇小说、宋元戏文、诸宫调、元杂剧和明清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本文借用这个术语来指代中国一种由来已久的心态.作为一种心态,传奇指的是将平淡、枯燥、乏味、冷静的现实世界关系加以激情化、情节化、动人化的过程与结果.现实世界中有奔放的激情、曲折的情节,本足以动人,如把这种现实关系加以描绘、转叙,那自属一般所说的传奇,却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这里要处理的仅仅是重新命名的传奇.笔者认为,传奇心态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它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不了解传奇心态,全面把握中国文化就无从谈起.我以为,传奇心态的历史可分三个时期,先秦至西汉为形成期,东汉至南宋为发展期,元明之后为集大成期.限于篇隔,本文只着重讨论传奇心态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4.
唐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唐传奇形成了"文备众体"的写作体制.在创作中借鉴史家传记笔法展开铺陈叙述,又以诗辞歌赋渲染诗意,塑造人物,推动情节.科场奔竞贵奇的文风也促使传奇作者刻意追求征奇话异.所有这些都促进唐传奇走上"有意为之"的成熟道路,为后来古典小说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端木蕻良的小说采用了一种立足于生活而又超越庸常生活的独特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加上作者本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深刻哲思,从而使其笔下的乱世英雄传奇、家族历史传奇、战争流浪传奇和浪漫爱情传奇闪现出与众不同的神采,充满了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公孙瓒与刘备曾同在卢植门下求学,并由此结下深厚友谊.公孙瓒出仕早于刘备.两人都曾在汉末参与平定张纯等人的叛乱.初平年间,刘备投奔公孙瓒,成为其属下.公孙瓒后来派刘备去青州,刘备在该州成为平原相.曹操攻徐州陶谦时,刘备前往援助,后转归陶谦.陶谦去世后,刘备领徐州,并与公孙瓒的大敌袁绍改善关系.而公孙瓒杀刘虞并控制幽州后,陷入与刘虞旧部及袁绍的战争中.公孙瓒因遭受挫败转为消极防守,最终为袁绍所灭.刘备能得人心,虽屡遭挫败,但顽强坚持.刘备与公孙瓒都可称为汉末乱世中的“枭雄”,不过二人成败有别.  相似文献   

7.
画家传奇是以画家艺术创作活动为主线的叙事文本,其核心在于表现艺术家所具有的非凡创造力.本文重新解读中国古代画家传奇文本,着重分析从"通神"到"误识"的画家传奇叙事主题的演变,并进而分析山水画领域"以画为真"的评价模式,提出:古代中国画家传奇叙事主题的变化体现了中国画再现自然万物的不懈努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画写实观念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8.
悲剧意识是张爱玲对《红楼梦》精神内核的继承,也是其创作的灵魂所在。传统小说悲剧艺术的现代性演进是张爱玲创造的现代文坛“传奇”之谜。张爱玲与《红楼梦》创作精神的核心都是以人性为突破点写人生悲剧,张爱玲借鉴了古典悲剧中物欲的诱惑使人性沉沦的立足点,将封建余孽与“现代文明”相杂读,使人性特点更主体丰富;同时张爱玲继承《红楼梦》中的人生情理冲突悲剧并进行了重新锻造,将情理打成一片,表达对人性脆弱的洞悉。世俗关怀是张爱玲对《红楼梦》古典主义情怀的继承。两者都杂揉着矛盾与困惑,既枕着依恋凡人俗世,又清醒意识生命悲剧,将悲剧意识沉潜于困阁婚恋、世俗真实之中。《红楼梦》立足于感性世界,指向虚无色空,张爱玲则回归于世俗真实,寻求对抗乱世悲凉的寄托。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的女性书写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她和她笔下的人物都是生于“乱世”之中的女人,她用生于乱世之中的切身体验和感悟抒写了乱世之中女性的“悲”歌,她笔下的女性世界在同时代作家中是独领风骚的,她的女性书写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因而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80年代以来在怀旧视阈下,文学对北京的书写,着力于对其传奇性的打造.这种打造源自于北京丰腴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现代化进程对城市历史记忆的挑战.文学对北京传奇的呈现方式,不再局限于以自上而下的姿态,对剥离出来的传奇进行叙述,而是转入由世俗民间建构和解构的传奇叙事中来.这种传奇性的打造背后可以看到北京特有的文化品格,以及文学在观照北京时所存在的隐疾.  相似文献   

11.
十三封建後期的小说1.传奇在封建後期里,小说与戏剧获得空前的发展。小说方面,产生了为新兴地主服务的传奇和为市人阶层服务的话本。现在我们先研究传奇,它主要在唐代盛行。唐代传奇的繁荣,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与当时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有密切的关系。新兴地主通过科举而分享甚且夺取世族地主一向独霸的政权。他们应  相似文献   

12.
唐传奇被誉为"一代之奇",自此小说这种体裁,在文坛上正式粉墨登场,而且它蕴涵的故事模式成为了后世"才子佳人"型小说的范本.中唐爱情传奇的兴盛与唐代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俗话的泛滥、古文运动的兴起以及牛李两派的党同伐异密切相关,但从爱情传奇文本本身来看,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文化风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翠元 《兰州学刊》2005,(6):270-272
唐代情爱传奇是唐代文士根据他们的情爱体验而创作出来的作品,在这些传奇中男性操纵着话语权利,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男权主义价值标准和审美趣味来叙事,故这些情爱传奇中深刻体现了男权语境中的文士的隐秘心曲.一方面,它折射出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文士在本能欲求驱动下的色欲心理,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文士对人的灵性和至情的强烈追求.  相似文献   

14.
在李渔创作的三十篇话本小说中有四篇情节新奇,于是将之改编为传奇.按照传奇生旦排场的要求,李渔对部分话本的主要人物作了调整和改写,重新确立了男女主人公.基于传奇篇幅和容量的增加,李渔采用双线结构,补写了部分情节,又从舞台艺术效果出发,设置了新的戏剧冲突,增写了武戏.根据戏曲集中性的特点,李渔将话本中人物进行了删减与合并,减少出场人数,压缩故事时间,形成了其戏曲改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提升,唐代小说迎来了新一波的研究关注,在确立唐传奇小说地位之前对前人的研究--鲁迅、陈寅恪,是不可或缺的.鲁迅以历时性的文献整理方式形成对中国小说的价值研究体系,陈寅恪则擅长以共时性的角度在新旧资料中发现唐传奇小说问题,两者的治学风格及文化背景虽不尽相同.但在唐传奇研究上皆无疑给了一务思路让后辈学人开展,同时也给予了后辈仰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总有一些事,埋藏了很久,在记忆的深处;   总有一些人,还是那么想念,直抵灵魂.……  相似文献   

17.
"骛远性"的失落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的歧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亚芳 《河北学刊》2001,21(5):64-66
"浪漫主义"一词是由法语"罗曼词"转化而来,它最初的含义与夸饰情感的、不可能发生的、不真实的、传奇般的、传奇故事的等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唐传奇<莺莺传>在叙事方面表现出鲜明独特的艺术性:矛盾的人物形象,镜像化的人物关系,叙事空白的表意形式,以及"诗"与"史"的内外结构互补.这使小说在唐代传奇文学中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19.
张侃侃 《理论界》2011,(9):108-110
张作霖完全凭借自身的努力逐步成为奉天王、东北王、最终坐上北洋政府陆海军大元帅的宝座。他的成长轨迹看起来似乎波诡云谲,充满了传奇色彩,实则与他善于审时度势,将自身发展与时代发展同步;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成就事业;以民为本,讲究天良,不做对不起百姓的事;知人善任,敢用人,会用人;义字当头,看重兄弟情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时娜 《理论界》2012,(6):107-110
与唐传奇相比,宋传奇向来颇受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宋传奇的特点与价值,研究渐多。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这些研究进行大致梳理,分别是:传奇小说的文体研究,宋传奇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宋传奇作品的辑佚、校勘与整理,人们对宋传奇独特风格的体认。通过梳理可以看出,人们"尊唐抑宋"的态度正在逐步转变,但宋传奇研究领域仍有不少留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