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知识、知识流与知识溢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对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知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流和知识溢出的概念,讨论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流动的特点,并利用数量模型对知识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知识流和知识溢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知识型创业活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知识溢出创业理论认为,由于诸如组织惯性、文化导向、资源能力等知识过滤器的存在,知识创造组织作为在位组织并不能完全应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新知识,而这些知识内部蕴含的价值会在在位组织之外凭借设立新企业开展知识应用的形式被实现。基于此,首先围绕知识溢出创业理论的两个基本前提——知识过滤器和知识溢出,梳理知识溢出创业理论的内涵;并从研究层面、知识溢出的来源和测量方式、知识溢出创业的类型和测量方式、影响知识溢出创业过程的因素、知识溢出创业的后效分析五个维度,对知识溢出创业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进而识别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其次重点介绍研究团队在知识溢出创业领域的研究发现和理论突破,包括战略联盟中的知识溢出创业理论、制度情境在知识溢出创业中的边界作用、知识过滤器的多元性、国家创业价值观的作用等。最后基于现有研究不足,对知识溢出创业理论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知识溢出创业理论与知识经济时代强调知识生产、分享和应用的核心思想完美契合,并从创业这一重要的知识溢出途径出发,为理解知识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3.
知识溢出的存在及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但究竟是何种因素限制或促进知识溢出效应则具有地域差异性。本文在考虑空间地理相关性的基础上,利用2006—2015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普通面板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河南省各地级市间的知识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河南省各地级市的创新产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整体呈核心—边缘分布的空间格局,创新集聚态势明显;城镇化率、R&D经费内部支出、人力资本及区域开放度均对区域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且城镇化率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外商企业对东道国企业传递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知识溢出 ,知识溢出主要通过三种具体机制 :供求链效应、人员流动效应和竞争示范效应。在外商企业密集的东部沿海省市 ,外商企业主要是通过示范效应、竞争效应和供求链效应对本地企业传递知识 ;在全国范围内 ,外商企业主要是通过人员流动效应在省际范围内对本地企业传递知识技术。  相似文献   

5.
知识溢出的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研究知识溢出的经济效应,通过综述知识溢出理论的研究,将知识溢出的人力资本流动纳入内生增长理论中,认为若人力资本(或创新部门)集聚到一个区域时,产品的种类将以最快的速度增长;而当人力资本(或创新部门)完全分散时,产品种类的增长速度将降低到最低,知识传播的距离递减效应将减缓创新的步伐。知识溢出对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方面,获得溢出效应的企业可以减少创新成本,提高技术开发能力,从而加快知识的扩散,使企业为市场提供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增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由公共知识的“搭便车”行为所造成的企业恶性竞争又必然导致产业内知识积累的停滞。因此,需要相关的政策来调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结合知识溢出对区域和国家经济增长影响进行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研究的趋势和热点。其中,知识溢出的测度问题一直是该领域的难点,而模型的成功选取决定着实证研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从知识溢出的内涵出发,对目前国际国内知识溢出的主要测度方法——知识生产函数法、全要素生产率法、极值边界分析法、成本函数法、技术流量法和文献跟踪法及其模型进行了总结归纳,对各种模型主要研究的问题、适用条件,以及优、缺点等进行了评价,希望为知识溢出领域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知识的溢出是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研究了知识中的一种类型标准知识在企业中的溢出问题。以分布在东北、华东、西南和华北地区所涉及的机械行业、电力行业、化工冶金行业、贸易行业、服务行业、高科技行业、电信行业的企业调查为基础,研究了技术标准在企业的扩散与溢出。研究发现,标准知识在企业间的扩散及其溢出的主要动因是经济、人力资源、企业标准研发、企业标准化管理、学习活动等。该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企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形式、溢出作用、扩散与聚集的空间运动形式多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从知识溢出的视角对进口贸易与环渤海地区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研究,对环渤海地区5省市1999—2007年进口贸易、国内研发和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得出:基于进口贸易的知识溢出对这一地区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各省市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的不同,知识溢出效应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部分省市需要调整贸易政策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来促进知识溢出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2011计划"的成功实施需要参与组织的协同创新,以促进整个系统创新能力的提升,这其中知识溢出与知识创新是保障协同创新绩效的两个核心环节。为此,在对知识溢出、知识创新与协同创新内在关系的分析基础上,对协同创新组织知识溢出的途径进行总结与剖析,同时,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建立协同创新组织知识溢出与知识创新演化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与分析,从运行结果看,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的拟合协同创新组织知识溢出与知识创新的过程。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协同创新组织知识溢出与知识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关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0~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我国高校研发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的知识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高校研发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知识溢出效应;无论是企业的创新效益,还是创新能力均受到高校研发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的持续影响;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对企业创新效益和创新能力产生正面影响,而应用研究经费投入和试验与发展经费投入对企业创新效益和创新能力未产生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中内生知识溢出和知识员工流动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有着自主透露知识的动机,即内生的知识溢出。基于产业集群中相互关联的内生知识溢出和知识员工流动构建一个双寡头的三阶段博弈模型,通过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的结论表明:在均衡中,企业家为了留住自己的知识员工会主动将知识透露给对手,即发生内生知识溢出;不存在内生知识溢出时,溢出能够在知识员工的流动中发生;二者还可能同时存在于均衡中。因此,内生知识溢出完全能够提高企业在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中的竞争力。另外,知识溢出具有局部性特征,受限于产业集群的地理维度。  相似文献   

12.
集群创新:优势与知识溢出所产生的双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优势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表现形式之一。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优势主要源自于集群内部创新机会诱发的创新灵感、集群内部激烈竞争产生的创新动力、集群内部资源的可获性与共享性获取的创新资源、集群内部合作形成的创新范式。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知识溢出对集群内部成员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激励是有条件的。对产业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应给予创新者适当的补偿而不应完全抑制,创新者要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但保护的目的不是阻止知识的溢出,而是依法维护创新者在知识溢出过程中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经济高涨的势头之下,跨国行为、网络组织及其经营等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中重要的形式与活动,随之推动了各国消费水平和结构的革新,为之响应的是各国及全球经济组织对服务经济的逐步放开,最终推动了服务企业的国际扩张和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发展,并成为社会经济中的重要载体。加上中国服务业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逐日增强,无疑使服务业跨国公司另类于制造企业,而不可遮掩的显露为一道新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4.
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与工资溢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外溢与工资差距之间存在着一种倒U形关系。在我国外资集中、技术外溢比较充分的地区,外资与国有部门之间的平均工资之比会接近于1,亦即出现了工资溢出,而在外资稀少的地区这种关系不确定。技术外溢与工资差距的倒U关系是否在一个较长期间的全国范围内出现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对外派经理的管理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通过选用外派经理进行国外子公司的管理,可以加强对海外子公司的控制、加强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垄断、保证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减少雇员流动、降低培训成本。但由于外派目的不明确、外派经理自身综合素质欠缺、外派经理家属不能适应异国文化与环境等原因会造成外派失败,因此,跨国公司需要对从外派经理的招聘到来来的职业规划等各环节制定相应的策略,从而使得对跨国公司发展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跨国公司外派经理的现状,并从招聘、培训、绩效评价等几方面阐述了跨国公司的管理战略。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结构是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在本国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跨国公司进入后对我国市场结构产生 了很大影响,最主要的方面就是造成了现实的市场垄断和潜在的垄断趋势。通过揭示跨国公司与垄断的内 在联系,分析了跨国公司形成垄断的方式,阐明了垄断造成的危害,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与配套企业的分工协作能使领导企业享受专业化生产带来的高效率,但也可能使其创新知识因配套企业泄密而被动溢出。因此,领导企业与其配套企业的分工结构有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形式,选择哪种结构与领导企业间的创新格局有关,但关键还是在于配套企业的泄密概率。台州缝制设备产业集群的案例说明,在各领导企业有互补性技术创新的情况下,当各配套网络相互重叠时,该概率较高,领导企业选择与其配套企业实行开放式的分工结构,反之则选择封闭式。而领导企业的配套网络是否重叠受其在集群内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此外,集群内知识保护的氛围对配套企业的泄密概率也有一定影响。同时,该案例也说明了不同的分工结构对企业发展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FDI行业集聚效应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某一行业大量聚集,不断加强与本地企业合作联系,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升级、行业技术外溢并且形成行业创新网络体系的一种外部效应.本文从行业的角度对1999-2006年国内15个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计量结果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差距.由此,得出以下结论:第一,FDI对于中国行业整体的集聚效应明显;第二,采掘业、制造业等9个行业集聚效应为正,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这些行业已经产生了良好的集聚效应,促进了相关行业技术外溢并且形成了行业创新网络体系;第三,农、林、牧、渔业等6个行业集聚效应为负,证明FDI在这些行业目前还没有形成显著的集聚效应.同时,也说明了这些行业吸收FDI的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19.
知识在跨国公司内的转移是其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但知识转移既存在转移成本又存在转移障碍,如何促进知识在跨国公司内的转移或流动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主题。本文从知识治理角度探讨了以子公司为知识输出主体的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治理安排,分析了当前跨国公司知识转移治理的复杂性及其相关的治理问题——动机问题、代理问题、认知问题、转移成本和沟通问题,并基于相关文献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