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的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 ,史学界忽视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时 ,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 ,极个别学者虽然引起了注意 ,但错误地把它混同于当时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草案》 ,我们认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 ,1 931年 2月前 ,由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远东局共同起草 ,由于苏维埃政权当时还局限于中国的局部地区 ,故未提交“一苏大”讨论  相似文献   

2.
王明“左”倾错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影响王连升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由于贯彻执行了大会通过的过左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等,加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  相似文献   

3.
建立共和国,这是近现代先进中国人不懈追求的崇高理想。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破产。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曾建立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提出过“人民共和国”、“民主共和国”等口号,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共和国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成亦传媒败亦传媒.1903年的“苏报案”是辛亥革命前史中第一次革命高涨期的直接契机,1911年8月的“大江报案”则成为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线.南京临时政府初期在传媒法制方面,曾经推行了比当时世界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广泛更宽容的无限制言论自由原则.1913年袁世凯政府制造的“癸丑报灾”成为了民国传媒法制的转折点,1925年的火烧晨报馆事件则预示了近代传媒法制中“不宽容”时代的诞生.辛亥革命时期传媒法制思想的光与影同在,值得我们汲取和警觉.  相似文献   

5.
“佐藤外交”是1937年初日本林铣十郎内阁倡导的对华所谓“平等”外交。本文试就笔者所接触到的资料,对“佐藤外交”的产生、内容及其实质作一初探。一“佐藤外交”是林铣十郎内阁继广田内阁对华强硬外交失败后.从对苏战略出发.为扭转中国抗日趋势所采取的一种和缓外交。1936年是中日关系趋于恶化的一年。在这一年,广田内阁一方面通过大举增兵华北、大搞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熟知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民族工作。早在1922年7月党的二大宣言中就提出了“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为民主自治邦”,“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1928年7月,党的六大又提出了“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的主张。1934年1月,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提出:“承认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决权”,“蒙古、回、藏、苗、黎等,凡是居住在中国地域的,他们有完全自决权,加入或脱离中国苏维埃联邦…  相似文献   

7.
一、填空(每空0 .5分,共25分) 1、马克思一一一一年诞生于德国的一一一一城;恩格斯一一一一年诞生在德国的一一市。去 (1 9 86)年是马克思逝世一一一周年,恩格斯逝世__周年。 2、______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工人起义;一一一一一一“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一一一一一一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独立政党,一一一一是厉史上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一一一一一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玫的国家。 3、一一一一年,一国爆发了世界上第…  相似文献   

8.
“一分为二”究竟是对立统一的完整表述,还是只是讲矛盾的可分性?这只要从哲学史和经典作家关于这方面几次引用的原意中便可以看清楚。我们知道,在中国哲学史上至少有三人用过“一分为二”一词。宋朝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朱熹说过:“一每生二”“一生两次”;比朱熹更早一些的邵雍也提出过这种思想,他说:万物“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等。此后,明朝张介宾在《类经》中说:“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邵、朱、张是从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用之“一分为二”表述可分性的。毛泽东同志在自己的理论甲先后四次沿用过“一分为二”一词,并赋予新的内容。第一次,他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三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按照辩证法,我看右派会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创办十年了。 我想到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的一段重要论述。他说:“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经历了六十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其研究生院,就是在“第二次飞跃”的前夕诞生的。在“第一次飞跃”的时候,党中央曾经在延安创办过一个培养党的理论干部的高级研究机关——中央研究院。我把中央研究院看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其研究生院的前身。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飞跃发展时的产物,都是适应马克思主义大发展的需要而诞生的。在此纪念中国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正题是一联诗,引自明代大学者、大文学家杨慎一次由他的故里新都返回云南谪戍之地,途经眉山瞻仰苏祠有感而作的《苏祠怀古》一诗中。仅从这联诗看,便可知杨慎对苏轼道德文章景仰之至,评价之高。他将苏轼的道德文章,  相似文献   

11.
建党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发生过三次大论战。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论战,是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一次。列宁说过:“马克思的学说直接为教育和组织现代社会的先进阶级服务,指出这一阶级的任务,并且证明当前的制度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代替,因此,这一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这就不足为奇了。”马克思主义在  相似文献   

12.
《社区》2002,(15)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活动,是从党诞生15周年的1936年开始的,但是明确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的纪念日,则始于1938年。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的《论持久战》演说中谈到:“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7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几天以后,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作出响应,决定从7月1日至7日“为抗战周年纪念与中共17周年纪念宣传周”。7月1日晚上,隆重举行了“延安各界庆祝中国共产党17周年纪念大会”。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20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诞生以来,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发展,即向工人阶级灌输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曾经展开过两次激烈的争论:第一次是在本世纪初期,在俄国社会民主党内部围绕着“灌输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第二次就是最近两年来,我国报刊上开展了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讨论以后。最近,有的同志  相似文献   

14.
“年会”顾名思义是年度的总结性聚会,“在外温州商会年会”是全国各地温州商会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大型的聚会。自1995年第一家在外温州商会在昆明诞生以来,在外温州商会如播种一般在全国各地生长,一年要冒出十来家,在外温州商会到现在已发展到了139家。历经十一年,在外温州商会年会已举办过四届,让我们回头看看,隔年一届的年会之旅。  相似文献   

15.
《老友》2005,(7)
老百姓第一次有了选举权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之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1931年12月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细则》、《苏维埃地方政府暂行组织  相似文献   

16.
诗是人类的摇篮曲.在人类的童年时代,诗就成为人们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艺术样式之一.电影的年龄同诗歌相比,犹如一个人见人爱的婴孩面对一位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电影的岁数是屈指可数的.正如贝拉·巴拉兹所说的:“电影是唯一可以让我们知道它的诞生日期的艺术,不象其他各种艺术的诞生日期已经无法稽考.”这个诞生日期,一般电影史家都认为是1895年.这一年12月28日,在巴黎卡普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地下室第一次放映了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诸如《工厂的大门》、《婴儿的午餐》等长度很少超过20公尺、放映时间不超过一分钟的普通的活动照片,从那时至今还不到一百年.至于电影美学的研究最多不过六十余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地无三尺平,峰有万丈高”……在古人的诗香墨韵里,我走进了奉节古城。踩着一阶又一阶磨得变了形的石梯,仿佛就在触摸历史的脉搏。脚下曾是一座有着2300多年建县史的川东著名古城,一座升起过无数诗坛巨星、诞生过无数华章绝句的“诗城”。而就是这样一片孕育了千古绝唱的诗歌沃土,三峡成库後,这里就是一片湖泊,从此永存水底。吸引我来到这里的,与其说是即将消逝的奉节古城,不如说是这里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这里,在三峡大移民这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的论述,是在他一八五七年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来的。对这一论述,我国在建国以来曾有过三次讨论。这三次讨论所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虽然不尽相同,各有所侧重,而且一次比一次深入,但总的看来,讨论的焦点始终集中在对“不平衡关系”真实含意的理解上。其他诸如“不平衡”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事实是否相符,对某一时代、社会的艺术应如何评价,“不平衡”是否规律、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规律是否还起作用,以及产生这种  相似文献   

19.
德国特利尔市布吕肯街十号,是当年马克思诞生的地方,是一幢具有历史意义的房屋。这座建筑物于1727年建成,1933年曾被纳粹党占用,第二次大战后社会民主党收回房屋所有权。1968年5月5日,即马克思诞生一百五十周年纪念  相似文献   

20.
藏传佛教密宗与北京雍和宫尕藏加一、密宗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佛教自公元7世纪中叶正式传入藏土,虽经历了一些坎坷,但最终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有过两次大高潮,即藏文史籍中所谓的“前弘期”和“后弘期”(编者按:在安多藏区无此分期),经过这两次大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