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三十五周年了。三十五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历尽艰辛,取得了辉煌成就。其中,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在神州大地建立起来,就是一项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在社会变革的实践中,我们党坚持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使毛泽东思想在建国后得到新的发展。本文仅就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后,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作出了很多杰出的贡献,特别是自觉和成功地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这可以说是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后最重大的贡献,也是他伟大的一生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之一。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建国三十五年的历史,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变为现实,并不断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历史。我国三十五年的建设成就和历史经验,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三十五年的光辉成就,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巨变,是极其伟大而深刻的。本文仅就农村的社会主义发展作一些论述。两千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以农立国,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1949年解放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是巨大的,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创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使中国人民获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二是开创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使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三是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力图探索出一条有别于苏联、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诞生三十五周年了。三十五年来,我们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建成了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现在,她正在通过自身的变革,向着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挺进。今天我们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就要坚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信念,激励奋发进取、勇于探索、锐意改革的精神,认真搞好武汉经济体制综合改革,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全国四个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相似文献   

6.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五周年的时侯,回顾我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伟大历史性转变——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动乱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无疑对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后的发展壮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正是由于实现了这一伟大历史性转变,我国才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历史性转变的实现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三十五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进行了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摧毁了封建的生产关系,接着又“趁热打铁”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把农民引导到了农业合作化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改造虽然有一些缺点,但总的讲是很成功的。农业合作化的胜利,不仅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加速和保证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社会改造的胜利,这就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就开始思考、探索建设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他运用对立统一原理具体而深入地分析当时社会各个方面的矛盾,提出用几个“并举”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来促进社会主义艺术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用集中和民主、纪律和自由的对立统一来构建社会主义的政治局面。毛泽东是探索建设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开创者。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后头七年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上所取得的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作了充分肯定,指出当时党提出的“一化三改造”的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因而“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这就有力地澄清了前一段时间有人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是不是搞早了”,“是不是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最伟大的实践成果是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正确而崭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旺盛的生命力,它是一条指引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历史时期,揭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留给人们的重要启示,以期弘扬改革开放伟大精神,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社会发展战略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依据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毛泽东规划了从新民主主义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战略。因此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策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从认清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从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把握历史主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立足国情进行实践奋斗、理论探索和自身建设,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建设和发展道路,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展现出鲜明的国情意识。中国共产党的国情意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科学认识国情、高度重视国情、积极改造国情为目标导向,以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为分析重点,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基本途径,体现了承认国情现实制约性与重视改造国情能动性的有机统一。新时代必须继续坚持国情意识,使这一科学的思维方式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大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有挫折,有教训,更有许多伟大的创新。我们今天反思这一历史过程,对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把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范例,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建国三十五周年。三十五年来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为了庆祝我国的光辉节日,作者愿就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问题再谈点自己的看法,并向对这个问题有研究的同志们请教。 自从党的十二大提出“进一步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两年多时间了。实践证明,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是一个“关系到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的概念和伟大的实践 ,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辛探索 ,走出了一条适合我们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文通过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轨迹 ,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 ,这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邓小平哲学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他继续坚持实事求是,找到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较短时间里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  相似文献   

1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的执着追求,毛泽东为此做出过巨大贡献,他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开启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双重任务,阐明中共“两个先锋队”的双重使命,坚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理想信念,赋予爱国主义精神以鲜明的时代内涵,确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本方针,把统一战线确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了,可喜可贺。古人云:“三十而立”。新中国已过了“而立”之年,已经是中年了,正是最佳年龄期。三十五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受到过严重的挫折。经验丰富,教训也不少,都值得很好的总结,使之提高到理论和规律性的认识上来,作为指导我们今后行动的指南。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伟大的爱国者,他为了改造中国,使中国富强起来,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毛主席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曾指出:“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孙中山先生关于使中国跃进、富强的革命理想,就是一份珍贵的遗产。对此,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加以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