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秀玲 《兰州学刊》2004,(5):280-281
网络文化的兴起和发展 ,给传统的主流文化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 ,正日益改变着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因此 ,如何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的结合 ,促进网络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 ,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兴的网络法律文化存在多重悖论,主要包括高度自由与缺乏自律、"硬法"与"软法"、传统中心的解构和新型中心的崛起、平等与特权、民主与暴政、权利与责任等。其根源来自于身份的虚拟与身体的缺席之间的巨大差异、传统的压制型法律文化、网络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等。应当通过加强"内生性"网络立法,发挥网络"软法"的作用,推行网络实名制,借助非政府组织(NGO)实行立体化网络公共管理,推进和谐的网络法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化的构成及其与现实社会的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文化是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互动的产物,也是这两种社会形态之间的一种桥梁。网络文化一方面映射着现实社会,另一方面也深刻地反作用于现实社会。网络对于社会的反作用,表现为多个方面。网络文化对社会压力的运动方向形成了一定作用。网络越来越多地被人视为社会的泄压阀,网络文化的运动过程也是社会压力释放的一种方式。但是,也应该看到,网络文化的运动不仅有泄压的可能性,也有增压的可能性,两者还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相互转化;网络文化还直接作用于每一个网络中的个体;网络文化的运动过程,也是人群自然分化的过程;同时网络社会还直接干预着现实社会,对现实社会形成长远影响。网络文化对现有的文化格局产生的冲击也是明显的,一方面,它自身的文化格局呈现出与传统文化格局不同的景观,另一方面,它又在冲击着传统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其在传播中呈现维模、适应、竞争、融合的文化态势,进而使得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在文化互动中相抗衡,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也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华文化只有抓住机遇,占领世界网络文化的阵地,利用网络这一新型传媒,才能得以整合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网络媒体的公众参与性与舆论自由性,使网络文化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和去精美化的生态特征,这就要求传统意义上作为把关人的编辑角色必须适应新的变化,在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的同时,充分尊重网络个性,并随时警惕文化偏执,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和媚俗之风.可以说,在传统与现代、社会准则与网络个性之间取得平衡是网络编辑在新媒体时代必须具备的技能.  相似文献   

6.
汤景泰 《兰州学刊》2007,(9):133-136
作为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领域,网络传播研究在2006年继续拓展、深化。研究者针对网络媒介的基本属性、网络与社会文化发展、网络传播对传统传播理论的冲击、网络舆论与网络语言、网络伦理与法规、网络管理、网络与传统媒介关系、以博客为代表的新的网络应用类型等理论问题,重点展开了讨论;在关于网络实务的研究中,网络新闻、网络广告以及一些新技术在网络中的运用是研究重点;对胡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为代表的网络"恶搞"成为2006年倍受关注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化的十大悖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网络文化有两方面的含义 :网络的文化特性和文化的网络形态。网络文化存在着技术与人文、一元与多元、开放与封闭、自由与规范、民主与集中、虚拟与实在、理性与价值、神性与物性、传统与创新、个人与社会等要素之间的张力 ,构成了一系列本质性的悖论和困境。要解决这些悖论和困境 ,需要采取经济、技术、社会、法律、伦理、文化等多种手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网络文化主要表现形式可分为网络文学、博客、电子杂志等。网络文学的开放性、参与性、互动性等特点,使网络作品成为真正的"生产者文本"。博客因其自主性、亲历性、及时性等特点,得以规避传统的话语权力,被称为"自媒体"。电子杂志注重技术保障和编辑水平,开创了网络媒体的高端路线,是权力和控制力在网络中的体现。"客文化"是网络上的原生现象,各类"客"使网络文化参与者从技术精英向普通民众转变,实现了网络文化的普及和生活化。网络文化不是网络上的文化,也不是传统文化的网络延伸,而是与网络媒体特点有必然联系的、拥有广泛民众基础的、崭新的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9.
网络传播的超地域性加剧了道德冲突;虚拟性加剧了道德情感冷漠;网络利用的不平等性对传统文化构成了威胁;网络隐私权受到挑战;网络知识产权受到侵犯。因之,网络道德建设应遵循自律与他律的统一,现代与传统的统一,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统一,技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与网络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网络文化安全规范存在权威性、系统性、协调性不足,单一传统的部门法学研究范式难以满足网络文化安全综合治理的需求等问题。从网络文化安全领域立法的政策基础、规范目标、调整对象及司法实践等方面综合考量,领域法学均可有效弥补传统部门法学的局限性,有利于实现网络文化安全法律规范体系的形式协调与价值融贯。构建网络文化安全法律规范体系,首先需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基础性法律地位,其次需注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及网络文化安全微观领域法的衔接,最终构建起一个中心明确、层次严密、差序有别的网络文化安全领域法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刘良海 《东岳论丛》2005,26(4):190-192
网络文化尽管刚刚形成,但已经展现了文化的全方位变革。与传统文化载体相比,网络文化载体容量更大,时间更长;信息网络具有便捷性、即时性等特点,作为文化传播媒介优势巨大;信息网络还具有信息处理功能,延伸了文化主体的智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文化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西方网络文化的强势传播与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达国家对网络高技术占有的绝对垄断地位和西方文明中心论的强势传播,使互联网上的政治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现象表现得十分突出,霸权语言与文化的渗透正在悄然进行。本文主要分析语言霸权与网络文化的影响,指出面对冲击与渗透,融会中西文化的优点、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论影响司法的原因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多元利益诉求的存在、网络舆论作为重要的民意形式、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法官受到网络的影响,以及大众逻辑与职业逻辑的偏差。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化低俗化现象是当前中国网络文化发展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娱乐至死的恶搞文化、出口成"脏"的聊天文化、低级趣味的色情文化、窥探隐私的搜索文化、封建迷信的算命文化、荒诞不经的谣言文化。网络文化低俗化现象是有害的,当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一是健全网络文化管理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网络法治环境;二是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引导,积极打造网络文化民族品牌;三是提高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后发优势";四是倡导网络行业协会自律,推进网络文明建设;五是培育网络文化人才队伍,完善网络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六是政府主导与多元参与相结合,建立网络文化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这一精辟论断充分体现了网络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影响。尽管网络在当前的发展中出现了种种无序与混乱,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网络的发展必然陷入泥沼。我国的社会文化传统和网络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必须也必然构建和谐、包容、理性的网络世界。成为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作为伴随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符号,对当代大学生群体有着独特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心理资本作为大学生发展的重要资本,对其成长起着关键作用.鉴于此,科学分析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正负面影响,从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加强舆论引导、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以及新兴媒体融合等方面,提出运用网络文化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的互动与整合实践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形势下网络文化对传统高校校园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并且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大学生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它不仅在拓展大学生素质与丰富校园文化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推动着传统高校校园文化的转型与提升。因此,整合和优化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使两者在互动与交融中和谐发展已成为目前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和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网络文化对高校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和负面效应,两者的共同点以及不和谐因素,力求探索新时期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分为网络媒介载体、网络文化载体、网络管理载体和网络活动载体四种主要类型,具有客观性、中介性、承载性、发展性等基本特征。在网络空间中,积极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发展,要注重载体的融合创新、载体的意义赋予和载体选择的针对性。在网络媒介载体方面,既要加强载体内部的融合互通,又要促进新兴网络载体与传统载体的融合互通;在网络文化载体方面,要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传导的价值观念融入网络文化产品之中,并通过各种方式丰富网络文化活动;在网络管理载体方面,要切实提高管理者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意识和实际能力,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融入管理目标之中,把柔性管理和硬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好网络管理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网络活动载体方面,要增强开展网络活动的自觉意识,丰富网络活动的具体形式,提高网络活动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论网络消费文化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消费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媒介消费文化的传播特征相比,网络消费文化的传播体现了信息社会的消费需要.它在消费主体上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消费对象与消费主体之间具有共享性,消费内容上具有明显的消遣性,消费形态上又体现了现代消费文化的断裂性.  相似文献   

20.
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而出现的新文化,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现代人类文化,包括网络技术基础文化、网络制度文化、网络行为文化、网络心理文化、网络内容文化.网络文化具有继承性、非中心性、开放性、多变性、及时性、反理性等特征.网络文化体系是一种动态体系,它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网络技术利用程度的提高而发展.网络文化是一种正在形成过程中的新文化,对其进行管理应注意指导性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科学结合,要在探索和建立中国式网络文化模式上下功夫.网络文化必须同知识文化、信息文化、传媒文化相融合,进而形成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电信、电视、互联网的融合是我国网络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