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鲁科尔沁旗都日布代嘎查的木都图敖包,以蛇角为藏物和由女人兴建并参与祭祀而别与蒙古族的其他敖包,同时该敖包还承载着家族的社会地位和认同,体现了蒙古族的对动物、植物的崇拜和敬畏自然的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有着古老而丰富的自然崇拜文化,崇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蒙古族的崇山活动不仅适应游牧特色生活,还蓄养了特有的文化内涵,客观上也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本论文从“山”的蒙语表达意义开始分析其含义,根据游牧文化特点探讨山崇拜文化特色和内涵。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有着古老而丰富的自然崇拜文化,崇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蒙古族的崇山活动不仅适应游牧特色生活,还蓄养了特有的文化内涵,客观上也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本论文从"山"的蒙语表达意义开始分析其含义,根据游牧文化特点探讨山崇拜文化特色和内涵。  相似文献   

4.
云南壮族的自然崇拜及其对生态保护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壮族的自然崇拜及其祭祀活动,反映出壮族的自然至上和人与有生命的自然物之间的平等关系的生态文化观。壮族的自然崇拜在客观上对生态保护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种植根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心理上的迷信思想,影响壮族现代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神话传说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它的起源依赖着自然界中的具有神灵的万物。北美印第安神话中对自然神灵的敬仰,体现出他们的自然崇拜的信仰。而蒙古族的神话是蒙古族文学的样式之源,反映了对自然界的渴望与依恋,并表达了对自然世界赖以生存条件的需求。虽然北美印第安神话和蒙古族神话存在着地域性、历史性等差异,但可以通过深入论证两者相通的神话主题内容、相吻合的自然观与宗教意识的共核等方面,揭开他们"万物皆有神性"的自然崇拜观念的本质。从自然崇拜角度分析北美印第安神话和蒙古族神话,使它们都呈现出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以及不朽的文学价值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论蒙古族的拇指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拇指崇拜是蒙古族独特的文化现象 ,古代蒙古人神化了在狩猎过程中弓箭手的拇指作用 ,因而产生了拇指崇拜。蒙古族认为拇指是男子汉的象征、英雄人物的化身。同时 ,拇指崇拜与蒙古族尊右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云南傣族的山林崇拜及其祭祀活动,反映出傣族的自然至上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观。傣族的山林崇拜对生态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孛额是蒙古族古老的原始宗教。其对大自然的崇拜,如大地与山川崇拜、独树祟拜、动植物崇拜、河与水的崇拜、火的崇拜、天体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均属原始宗教的各个阶段的信仰形式。这些形式,在蒙古族文字史料中均有记载。而这些形式均表现在孛额教的仪式和唱词中。  相似文献   

9.
蒙古包是游牧文化的精髓,是蒙古族等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住所,它外形美观,结构简单,且蕴含着独特丰富的生态文化意涵。蒙古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易于搭建,便于拆迁,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除此之外,蒙古包也体现了蒙古人热爱自然、崇拜祖先等生态文化观念。蒙古包内部围绕灶火划分了不同的空间方位,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和神圣与世俗之间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0.
英雄崇拜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审美文化传统,作为蒙古族的缔造者,曾经创下震惊世界伟业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广大蒙古族民众引以骄傲和自豪的英雄,成吉思汗崇拜无疑成了蒙古族社会的流行。成吉思汗崇拜是在蒙古族特殊的发展进程中形成,它对早期蒙古国家、民族的发展以及统一元朝的建立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安代成为蒙古族“品牌”文化,享誉国内外的魅力在于它所包含的蒙古族古老生命崇拜-生殖崇拜文化和乐观主义精神.生命崇拜-生殖崇拜文化是蒙古族安代的文化灵魂和文化魅力;乐观主义精神是蒙古族安代的文化核心和文化源泉.因此,富有蒙古族古老文化元素的安代舞—安代艺术—安代文化代代相传,世世传播.  相似文献   

12.
宗教与生态伦理有着密切联系,少数民族宗教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具有明显的生态保护功能.通过对贵州黔东南苗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人造物崇拜诸现象的分析,发现其中蕴含着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等生态伦理思想.黔东南苗族宗教生态伦理对于丰富生态伦理思想体系,维护地区良好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古埃及宗教是在尼罗河环境的绿洲文化滋养下产生与发展的。古埃及宗教经历了自然崇拜到动植物崇拜,再到法老崇拜的过程。古埃及宗教的生态观是建立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之上。泛生态意识、生态均衡思想、自然与社会的和谐观念是其生态观的主要内容。古埃及虽属远古世界,但其宗教的生态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为文化遗产和人类文明的传承,对我们今天创建生态文明社会,加强公民生态意识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腾格理”,蒙古语“天”的意思,蒙古族历来就有崇拜天的习俗。到大元时代,我国众多民族在统一政权的管辖之下,经济上互补,文化上交流,祖国大家庭呈现出大好景象。这个特点,也反映到蒙古族传统的宗教和风俗习惯当中,蒙古族崇拜天的习俗在内容上也因此有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宗教语言方面,如“豁儿姆斯塔”天、宝音等。保巴通过对易学的研究,力图把蒙古族的天崇拜融合到汉族传统的理学研究中,从而使蒙古族原始的“腾格理”崇拜有了不同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有益的原生态智慧。贵州的少数民族崇拜基本上是多神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尽管其生态直觉有相当大的朴素性、原始性和神秘性因素,但它是民族地区人民对自然、自我的把握和理解,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伦理视角,有利于人们在树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建设生态文明起到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扎鲁特版画是内蒙古美术领域的一朵奇葩,以造型艺术的形式展现了马背民族游牧文化的神韵,表达了蒙古族敬畏自然、爱护自然、顺应自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是蒙古族生态文化独特性的艺术体现。生态文化是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文化,由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是人类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高级形式的体现。扎鲁特版画取得的成就与它表现出的草原生态文化观密不可分,符合草原人民将人与自然视为生命共同体的价值观,是生态文化的审美观照。研究扎鲁特版画的生态审美文化,对传承草原生态观、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传统自然观是蒙古族先民对神秘自然最原始古朴的敬畏之情和神化意识。它倡导的是一种尊重自然、善待生命的伦理之道。蒙古族先民的万物有灵论不完全是由于认识能力低下而产生的愚昧观念,而是兼有生命伦理意义的有机自然观。当代生态伦理学,是建基于功利主义价值观、西方理性主义认识论范式之中,还是建基于前理性、前科学、非功利主义的生存论范式之中,这是事关当代生态伦理学成败的核心问题。彻底否定万物有灵论和人与自然生命同根的有机自然观,是不可能建构当代生态伦理学的。  相似文献   

18.
藏族的原始宗教信仰是在对自然由畏惧而产生崇拜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至今,这种原始崇拜已经形成了一套以山神崇拜、水神崇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体系。藏族的原始崇拜中所显现出的对自然的珍爱与维护对现代文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亦即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大发展的今天,一定不要以牺牲生态文明为代价。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了现代学术界的一种理论概念、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对蒙古族的阿尔山信仰进行了调查研究。水是生命之本,也是万物之母,所以世界各地都对水有着浓厚的信仰和崇拜。从蒙古族在额尔古纳河畔兴起以来蒙语中就把泉水称为Bylag,但不知什么时代开始蒙古语里有了阿尔山(蒙古语Arsian)这个字汇。蒙古人的阿尔山信仰,原始层次上为自然崇拜,又在接受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保护了本土文化。后来的医学发展应该对上述层次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条件,但近年来单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开发,使蒙古人阿尔山信仰疗养用的矿泉逐渐缩少。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崇拜天的文化观洪玉凡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天(腾格里)的信仰习俗,这种信仰成为蒙古族认识和探讨宇宙真谛的一种文化心理,并由此形成了蒙古族人独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本文拟根据一些书面资料,就蒙古族人崇拜天的文化观作一阐述。一、对天的认识和祭拜天的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