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经历了恢复国民经济,重点发展内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基础的协调发展;积极备战,以"三线建设"为代表建设战略大后方的非正常协调发展;抓机遇、抢时间、争效率,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统筹全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东西互动,点线面互动动态协调发展四个时期。总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教训,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缩小欧盟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欧盟积极实施区域政策,在缩小地区收入差距、促进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就业、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因此,研究和借鉴欧盟国家的成功经验,对于推动武汉城市圈的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析现行财税体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适应性入手,探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下的财税政策取向。在当今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下,财税政策应立足于完善分税制,在赋予各区域足够税收立法权的同时,积极促进税制统一,并通过制定平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公平税赋,通过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真正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认为国家宏观统筹下积极推进教育区域化发 展的战略,应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效地促进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正确选 择。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在区域化实践方面,国家应重视发挥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 性,以改革教育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全国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区域 间在资金要素与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互补,以促进各地区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我们以山东省为例,分析农业大省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应采取的积极对策,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农林牧渔业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发展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正视加入WTO对国内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增长极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长极理论是一种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推动经济增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大体可分为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协调发展三大阶段,借鉴增长极理论的合理成份,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将对我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本文在分析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内在机理基础上,从制度、政府与市场的角度分析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制度安排失当、制度扭曲下的政府失效和政府失效下的市场失灵;并从制度、政府与市场的角度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合作战略:建立和完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合作制度、建立和完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合作的组织和建立和健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现状,因此怎样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对比分析了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提出从建立区域创新体系、人力资本、产学研合作和投资环境等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此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14市州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与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11项指标构成的"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因子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整体较好;14个市州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小的差异,表现为湖南中部、东部区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高于西部、南部区域的格局,对此,西部、南部区域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改变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程度低的状态,从而实现区域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向可持续的耦合协调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0.
把握全国经济有先有后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富裕和繁荣,是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当前加快开发中西部地区时机已到,应制定积极的对策,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和布局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角度,论证我国历史上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战略和非均衡战略的得与失,提出了树立以人为本、统筹区域发展的观念、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对策思路,即实行新的区域经济战略布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以及组建都市圈、明确经济中心、打造经济区等。  相似文献   

12.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大.我国铁路、公路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十分密切,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铁路、公路的空间分布差异极其吻合.为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政府应该大力加强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是均衡配置区间资源的重要途径,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对流入地的"乘数效应"与对流出地的"扩散效应"之间存在效率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源之一.因此,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协同机制,重点是发展落后地区的城市群,以落后地区城市群的发展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也容易造成高职教育的区域发展差异、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这不仅会对教育公平产生影响,而且可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继续加大,从而再度导致教育资源的配置倾斜,使情况进一步恶化.因此,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应该如何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相互配合,进行结构调整,推动本区域经济和教育整体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区域的角度看,统筹区域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统筹区域发展,全面解决区域发展中的落后病、膨胀病、衰退病等区域问题,并不断协调区域经济关系、进行区域整合,最终才能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帕累托最优,达到区域和谐的目的,为和谐社会建设打好坚实的区域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论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层次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察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背景和依据的基础上 ,论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全国市场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 ,强调西部大开发是全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出西部地区优先发展 ,加速西部地区市场培育 ,促进西部 (包括中部地区 )与东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系统中相互联系的依次递进的三大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湖南省各市州的对外开放情况横向比较表明,省区内部的开放差异较为明显,导致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发展受限制。为提高湖南对外开放水平,推动经济均衡发展,要认识到其整体开放度偏低的事实,积极发挥潜力;要积极引进和充分利用国外及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本,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以市场为主导手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逯进  陈阳 《东方论坛》2012,(3):115-121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思想为导向,以经济建设为目标,我国开始有步骤地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格局得以日益优化,区域发展思想也在实践中不断演进。未来在持续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需进一步协调区域发展规划,并借鉴既有的"区域突破"模式,强化增长极建设,进而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 ,它在我国区域经济由均衡发展到梯度推进再到协调发展的艰难探索中形成 ,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条件地区先富起来 ,先富带动后富 ,最后达到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行了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于正确认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FDI区域分布差异,是造成区域收入差距悬殊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经验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深入探讨了FDI与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扩大的互动,认为FDI区域分布失衡是造成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新形势下,广东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效解决区域发展和收入差距悬殊问题,须加快发达地区外资劳动密集型企业升级转型和欠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步伐,实现外商投资的均衡布局和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