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研究音乐与情感问题上,西方哲学美学界可说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现象学美学”的观点对音乐情感意义的理论影响颇深,本文仅就此观点进行探索,目的在于扩展音乐美学理论研究之视野,力求使音乐情感与艺术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音乐的“形象”一直是音乐工作者不断争论的话题,近年来拜读了各家之说,各种观点归纳起来无非是从不同的侧面论述“音乐形象”是否存在的问题,因而总有一种泾渭不明的感觉。为此,我想就此问题陈述一下自己的观点。音乐是用音响符号作为物质手段,构成乐音运动形态和表现特征的听觉艺术形式,这一本质特征界定了音乐只能是适应人的听觉习惯才能感知其存在的艺术形态,因此在认识音乐本题的过程中,音乐的内容与形式、音乐美学中自律美学与他律美学  相似文献   

3.
钦媛 《宿州学院学报》2013,28(3):57-58,100
从灵壁石的形成入手,研究了灵璧石的历史文化背景,阐明其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景石”,同时探讨了灵璧磬石的历史音乐美学价值及当代使用灵璧磬石所制二胡、笛子、中阮等吹奏、弹唱乐器所表现出来的当代音乐美学价值。结合当今音乐美学的观点,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将灵璧石作为一种文化与音乐美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开展灵璧石的音乐美学价值研究,将灵璧石的音乐价值进一步的深化,从一个较高的理论高度诠释其音乐关学的价值,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我国魏晋时期著名思想家、音乐家嵇康《声无哀乐论》中音乐的本体与本质、音乐与情感、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音乐的社会功能等问题的分析论述,结合我国音乐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观点,对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做了进一步探析。  相似文献   

5.
清末刘鹗笔下的《老残游记》,是一部寓意深刻的现实主义小说,书中所细致描绘的白妞说书、玙姑奏琴的音乐表演及欣赏活动等,给人留下了唯美的感受。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书中关于音乐美学方面的观点,非常有价值,值得当代音乐美学界研究、借鉴、吸收。  相似文献   

6.
音乐美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具有美学—艺术哲学的性质和高度的抽象性、涵盖性,区别于音乐学中的其他学科。它侧重研究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并有它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及对象。音乐美学不仅要对音乐的形式、音乐的内容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同时还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推进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7.
“音乐和谐论”是毕达哥拉斯音乐哲学观的合理内核.他认为,整个宇宙范围内的所有事情皆有秩序,并且万物皆数,灵魂是和谐,而音乐则揭示了数和“和谐”的基本性质.此观点为其后的新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古希腊音乐理论、音乐美学和音乐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对现实音乐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音乐美学学科特征的稳固,在于其研究对象的相对确定性及其自我完善性,其采用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均应有助于学科体系建构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而不是泛化学科边界,消解学科独立之精神。音乐美学研究中的形而上思辨与形而下实证的两极牵引,一头走向哲学,另一头则走向心理学和社会学,造成音乐美学自身特性的逐渐减弱之趋势,致使音乐美学学科发展面临边缘化危机。化解这一危机的对策在于厘清音乐美学学科基本问题,关注音乐感性样式的多元化特质及其理性表达,请音乐美学回到感性学,回到音乐美学学科之原点。  相似文献   

9.
在音乐艺术领域,中世纪音乐以其独特的理性色彩显示出在西方音乐历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在音乐美学方面,中世纪是一个将继承自古以来的宝贵遗产与发展全新的文化意识进行有机结合的历史时期,它将柏拉图的实用主义音乐美学、亚里士多德的"高尚的享乐"中庸音乐美学与普罗提诺的神秘主义音乐美学等美学成果继承下来,融入到几乎成为中世纪唯一思想体系的神学的意识形态中,开创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神学音乐美学时代。中世纪的音乐美学绝不是由于在所谓黑暗统治之下而缺乏建树的,它的独到之处正是基于对音乐功能的独特认识:音乐在当时作为服务于神学的工具,只有使人们达到所谓心灵净化的境界,将世俗情感与宗教情感这组对立矛盾解决并使之统一的时候,它才会受到尊重,获取在神学统治下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0.
"和"是重要的音乐美学思想,《乐记》中多次提到"和"的观念,文章认为《乐记》中的"和"主要强调音乐的调和、和顺的功能,以达到清明政治的目的,是儒家美学思想的体现,所以可称之为音乐功能论;而《声无哀乐论》中"和"则主要指音乐自身的和谐,把音乐从政治的附庸中解放出来,肯定音乐自身独立的美学价值,具有音乐本体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应用认识论的观点,并根据《声无哀乐论》和《淮南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分析、研究了音乐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接受差异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音乐审美主体对“认识情境”的选择会导致审美主体的接受差异;审美主体的主导性和创造能力也是音乐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接受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黑格尔音乐思想哲学内涵及美学特质两方面的分析阐释,试图通过美学作为其哲学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一理论前提,挖掘在他的音乐思想中两者的辩证同一关系。探讨"理念"(精神性)与音乐艺术之间的内在性。  相似文献   

13.
音乐美学领域的“自律论”和“他律论”之争,由来已久。一般的观点认为,他律论肯定情感在音乐中的作用,而自律论对此持否定态度。其实,自律论和他律论都肯定情感对音乐的创作和欣赏过程起作用,二者区别的关键在于对音乐中的情感的概念上的认定和情感在音乐中起作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美学被称为“器乐的形而上学”,它把维也纳古典乐派,特 别是贝多芬看作为“浪漫主义的典范”。作为一种音乐美学现象,在它渗透到 浪漫主义音乐写作的技法与形式之前,是以一种接受方式出现的。  相似文献   

15.
浪漫主义的情感论音乐美学是音乐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从浪漫主义情感论音乐美学的重要性入手,对情感论音乐美学强调内容的重要性、强调内容的主体性等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冯振琦 《南都学坛》2001,21(5):13-14
汉代是封建社会的兴盛发展时期 ,而汉代的乐舞技艺已达到出神入化、引人入胜的境界。反映在音乐美学方面主要有 :一是总结先秦融汇各家 ,既有以道家音乐美学思想为基础 ,糅合儒家、阴阳家的《淮南子》 ,又有以儒家音乐美学为基础 ,糅合各家思想的《乐记》 ;二是明显地阴阳五行化 ,既出现了《乐记》中的成熟形态的“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 ,又出现了乐纬、《白虎通》的神秘繁琐的谶纬神学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1978年以来的二十多年里 ,我国的古代音乐美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有资料的整理和史的研究 ;有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的探讨。重点阐发了儒、道两大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还进行了中、西比较。这些研究 ,从内容和体系两方面为建构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在我国传统音乐美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传统音乐艺术实践的影响却是极其有限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未给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的发展带来契机。而这一思想的禁锢,最终也未能挡住植根于最广大人民生产生活中的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成长。由此可见,笔者认识到,一种音乐思想的提出,应该有广阔的视野,社会的眼光,世界的意识,在传承与借鉴中走古今结合、中西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9.
贺绿汀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在三个维度展开:音乐创作是主体与客观存在在时空中的"对话";音乐批评应该在批评家与被批评者"平等"交流中展开;感知和享受生活的美是音乐审美的最终旨趣。这种音乐美学思想的发生和形成,与其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形成了某种同构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中国音乐学界最大的争论话题仍是“中西方音乐关系问题”,而其中心论点又归属到“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发展的得失”的争论上,一种观点是肯定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发展;另一种观点是中国应如何完整保留其本土音乐文化;就此话题,表述自己对中国音乐一百年来的发展的看法,并展望21世纪中国音乐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