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化是指世界上备民族以全球为空同展开的生存与发展的交往活动.广义的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处的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和民族国家的认同.近代以来,全球化作为中国人生存的大地,显现着中国人的存在意义.全球化为现代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提供了自由主义视城、民族主义视域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视域等思想资源.全球化作为中国人的生存背景,对中国人民族认同产生积极的作用.全球化对中国人民族认同的价值有三:激发中国人向民族普遍性提升;激活中国人民族意识、权利意识,凸显中国本位;推动中国人民族认同逐步走向民族性和全球性相统一的成熟并且彰显中国人民族认同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赵沛  赵天舒 《东岳论丛》2012,33(6):83-86
近代翻译家陈季同被誉为“中国研究法国文学的第一人”.他用法文著书立说,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的社会、政治,竭力纠正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偏见、误解与歧视,他的法文著作《中国人自画像》,以一个中国人的口吻向西方社会描述中国的风俗文化,为招致非议的纳妾、弃婴、裹足等陋习辩护,努力展现诗情画意的文化中国.《中国人自画像》开辟了中国人用西文著书立说的先河,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 ,每当谈到中国人社会行为的逻辑 ,学者们总是用一种笛卡儿式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看待中国人。以中国的家庭结构为基点 ,从中国家庭的宗法制、礼仪和资源转移三个方面分析家庭结构对中国人社会行为的影响 ,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家庭结构是造成中国人社会行为的权变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试论辽人的“中国”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丹人受其先祖鲜卑人以及隋唐契丹"化内人"的影响,建国之后即因袭鲜卑人附会自己为"炎黄子孙"自称"中国"的观念,开始以"中国"自居。契丹人自称"中国"之初,并没有自称"正统",直到辽圣宗后期才萌生自称"中国正统"的思想意识。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仍然称宋朝为"中国",在强调夷人懂礼是"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汉人懂礼也是"中国",在自称"正统"的同时,仍然称宋朝是"中国"。辽人的"中国观"具有辽宋同为中国、华夷懂礼即同为中国以及"正统"与"非正统"都是"中国"等特点。辽人的这种"中国观",实际上是一种"多元一体"的"中国观",对后来的金、元等王朝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是否自私是热议了一个世纪的话题,其中梁漱溟的观点非常独特,他从根本上怀疑中国人是否自私这个提问的合理性,认为中国人无所谓自私。梁漱溟是从一个极为宏大的文化视角出发理解民族自私性问题的,他把中西方社会差别理解为流派之别,不同意中国文化落后的说法,并把中国现代化进程理解为文化转向过程。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和其社会构造相适应的行为习惯,不能以西方人的行为标准来批评中国人。是否自私这个提问本身就是以西方人行为习惯为标准来评价中国人,因此是一个不恰当的提问。梁漱溟的这些观点对今日的文化自觉、本土化理论创新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宽恕性情的文化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有研究表明,中国思想文化对于中国人宽恕性情以及与之相应的日常道德行为具有其独特的影响意义.系统地检讨宽恕概念在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中的沿革情况及特殊含义,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人宽恕的文化独特性.本文在分析中国文化的哲学背景基础上,提供了一些有关中国人宽恕的典型例证;随后,对中国人的宽恕概念进行了语义学分析,讨论了中国文化中宽恕性情的本质和功用.  相似文献   

7.
张允熠  张娟 《江淮论坛》2005,1(5):59-65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观点是其人类学研究和东方社会研究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眼里的中国人基于19世纪的中国状况,有些观点则来源于黑格尔等近代西方学者。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民主革命持有同情、支持和期待的态度在马恩的中国观中占主导地位,其对中国人素质的评价虽然没有摆脱西方主义的影响,但我们如果能借用马恩的看法反观自身,这对于正致力于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国人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张健 《船山学刊》2002,(4):99-101
中国古代哲学家考察人的本质是从经验事实出发 ,从肯定和否定两方面入手 ,其基本的思路是 :人不是什么 ,人应是什么 ,最后人为什么这样 (不是某物而应是某物)。总体说来 ,中国哲学认为 ,人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 :人不是“禽” ,但有禽的属性 ;人是社会性的 ,有欲望但应是高尚的 ;人所以如此因为人本身具有性与情两种本性。换言之 ,中国哲学人的本质观的基本特征是 :人是双重化的 ,是人禽、圣凡、性情双重化的人。一、就“人禽双重化”而言 ,中国哲学主要强调人的本质的现实前提 ,关注的是人的本质的经验性质。“人禽之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很…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虽没有明确提到“人的现代化”这一字眼,但包含了丰富的人的现代化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人的发展,走出一条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了物质精神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和平发展空间。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依靠人民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能够反哺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目前人的现代化过程还在不断推进,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导,从每个人所处的外部环境、关系世界、每个人自身入手,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推进人的素质能力的不断提升,从而促进人的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周建国 《天府新论》2014,(6):109-115
在传统中国社会里,儒家道德伦理体系是按照主-从关系来设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由此形成了中国人人际交往中的偏正人际关系结构,它使得中国人人际交往面临着巨大的结构性压力.为了化解这种结构性压力,中国人既采取替代、强迫或暴力、减少需求或放弃等多种多样的普适性策略,更发展出了人格屈从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行为策略.在所有这些策略中,人格屈从最具中国特色,也被中国人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国社会里一种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现代意识的逐渐深入人心,代表传统社会的偏正人际关系结构将会逐渐被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结构所取代,人际关系和交往将会逐渐变得更加平等和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水文化是体现人水关系的文化。人水和谐是中国古代水文化的共同诉求。不管是中国语言文字中的"水",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水",还是中国古代宗教思想中的"水",追求的都是人水和谐的关系。人水和谐的传统水文化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应强调文化传承的作用,突出人水和谐的理念,凸显科学发展的理念,让人水和谐的传统水文化在现代社会熠熠生辉,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已进入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走向下世纪,成为经济强国,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资金?资源?技术?都不是。人口,才是我们走向下世纪的包袱。在中国,每分钟净增26人,每小时净增1459人,每天净增3.7万人。十一亿中国人手拉手站立,可绕地球43套圈多。人!人!人!茫茫人海、芸  相似文献   

13.
中国思想史上,人的素质思想十分丰富。在中国古代,是在人性意义上研究人的素质问题,认为人的素质就是指人之性;主要的代表有孔孟、老庄和荀子三人,后来的思想家们基本上都是循着孔孟、老庄和荀子三人的思路。在中国近现代,以严复、梁启超和鲁迅等人为代表,他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关于人的素质思想。  相似文献   

14.
美国传教士明恩溥的中国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在华传教士明恩溥有关中国的著作在近代西方影响很大,其中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性格的介绍分析尤为重要。他的中国观以对中国近代乡村社会和中国人性格细致的描写和尖锐的批判为主要特色,表达了当时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看法的普遍观点。明恩溥对近代中国社会黑暗面和中国人性格中弱点的特别强调,以及他对中国社会改造的态度,都反映出传教士在中国问题上的宗教文化偏见。这种态度一方面理所当然地引起中国人的愤慨,同时也受到鲁迅等关注近代中国民族反省的中国人的理性对待。  相似文献   

15.
人学、美学、道学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人学、美学和道学蓄积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研究它关系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中国的人学从天命论中解放出来,包含变革天命和保持人与天的正常关系这双重意义。中国古代人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母体,中国古代美学以人和人的价值为中心议题。 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框架,是在世俗真、善、美之上,耸立着“大全大美”这一层次,其特征是:以人为中心,由人连通艺术:真、善、美以善为核心;世俗的真、善、美与超世俗的大全构成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学,即为20世纪初至今的现代中国文学.其价值观体系的建构基于以下几种价值性的有机关联,一是现代中国文学自身结构的价值性,它是由现代中国文学诸功能的价值的融通与整合而生成的;其次为现代中国文学价值观体系的基质,是由中外古今人文理念的融通与整合而确立的;再者是建构目前中国文学价值观体系的和谐理念,这一理念在促进人与生态、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共存共生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健全了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黎玲 《南方论刊》2023,(8):37-39
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和发展有强大的历史逻辑和价值指向。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同中华文明一同构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强大内核,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复兴史的必然结果,它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国与国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这是对中国社会性质的一种界定与基本认识。这种认识与界定既是对传统中国的反思,又是对中国现实的把握。现代深深地嵌入在传统之中,中国人直接或间接地受传统伦理的影响和支配。伦理场域是中国人开展社会行动的依托,行动者在伦理场域中占有位置、施展策略、获取资源。因此,伦理场域是理解中国现实国情和中国人行动逻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理想信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先富的人要带动整个社会的人走向共同富裕,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要求的共同富裕中的"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观点,并不意味着这部分人可以用自己的先富,抑制其他人和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而是要求先富的人要有利于和带动他人和社会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最广大劳动人民享受民主权利的保障,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根基。  相似文献   

20.
从人的需要的满足角度看,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现实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目标指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文化强国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