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肖来青 《领导科学》2004,(11):15-16
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是一个时代性话题。为什么依法执政的问题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也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而在这个时期提出?这是因为一个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要求,必须与它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它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它所处的环境相适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由此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说明,农村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依法治村,用法律来解决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里的诸多问题,提高农村干部的依法执政能力。在农村的转型时期,新旧观念、新旧文化、新旧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都在发生深层次的交替和冲撞。同时,随着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一些腐朽、丑恶的东西也随机而入,一些过去曾销声匿迹的现象也沉渣泛起。比如,在一些地方,地痞村霸恶势力横行乡里,对抗政府,群众敢怒不敢言;一些不法之徒偷牛盗车,破坏水利电力等公共设施;有的甚至明目张胆,…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的改变、新治国方略的确立要求党必须依法执政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必然带来执政方式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张素芝 《决策探索》2011,(22):26-27
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其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就是执政党要依法执政。我们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没有党的依法执政,建设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是不可能的。正因为此,党的十六大特别强调要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这一点,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对于党的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作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摆在了全党面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适应世界文明和国际形势发展的潮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  相似文献   

6.
我们党是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没有党的依法执政,建设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其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就是执政党要依法执政。正因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点,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对于党的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断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期改革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侯琦 《领导科学》2004,(20):8-9
研究党的执政能力有多种角度,其中对执政规律的探讨,特别是找出执政规律与执政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执政规律对执政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应该十分注意的问题。因为,一个政党有没有执政能力,执政本领强不强,执政水平高不高,说到底,就看它是否尊重和自觉运用执政规律,按  相似文献   

8.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提升领导者能力。党的执政能力,指的是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社会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本领。这种执政能力不是单一的指标,从其思想理论形态看,表现为科学的执政理念和强烈的执政意识:执政能力的实现主体是党的各级组织、各级领导集体、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执政能力的依托载体是党的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9.
在长期执政、发展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如何增强执政基础是党的自身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执政基础是指党在执政的过程中赖以掌握政权、巩固政权,保证事业成功所必备的根本条件和基础前提,是一个执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惟一的执政党,党在执政中能否获得支持,以及所获得的支持程度如何,最终取决于我们党的实际作为,取决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能力强了,党在各方面的事业就能成功,党就能够吸引、团结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巩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问题进行研究,就必须关注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为了确保深化和细化征管办法、规范和提高执法水平、促进机关基层工作上水平、强化纳税服务优环境、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等,我们地税机关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各项工作也确实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效果.但是,客观地讲,在有的地方和部门,虽然各项决策和部署都布置下去了,却不同程度地存在"布置多、检查少、效果差"和"会议开了、报告作了、文件发了、就是难落实"的问题,仅仅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而很少主动进行跟踪督查,疲于应付.  相似文献   

11.
执政是一切政党奋斗和追求的直接目标。为什么执政?如何执政?依靠谁来执政?不同的政党,因其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利益,从来就有着不同的回答。但执政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又有其自身不可抗拒的内在本质规定性,即规律性。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统治阶级的掌权执政是一项具有规律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执政规律指的就是,统治阶级、执政党在控制和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反映政党政治本质和必然性的法则和客观要求。因此,认识执政规律,就是要把统治阶级、执政党的执政活动当做一个客体来研究,从而深刻揭示执政过程中统治阶级、执政党、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2.
潘德军  关田 《领导科学》2000,(11):38-39
如何面对WTO带来的冲击,是我们的企业非常关注的课题。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科技高速发展的特征与挑战,企业只有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分享全球市场利益,方能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其中……  相似文献   

13.
袁庆学 《领导科学》2004,(11):36-36
在领导工作实践中,领导者一般都很注意潜意识中想看到的东西。但对于缺乏思想准备的事物来说,即使富有启迪意义的现象出现在你面前,你也认识不到它的价值。因此说,领导者观察事物重要的不是单纯地去看,而是在看的同时还要想,以不断发现出乎人们意料的新现象、新思路。观察力是领导者多种能力的综合反映,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做有心人。领导者要想不断地有新发现、新认识,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观察各种事物,要带着问题去观察、用心去思考。许多问题经过仔细思考后,才能发现有效的解决办法。这…  相似文献   

14.
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在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执政能力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只有科学把握和准确判断形势变化和发展的趋势,才能使各项能力得到真正有效的发挥。一、科学判断形势能力的内涵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首先应明确界定形势的内涵。所谓形势,是指与认识和判断主体已经或正  相似文献   

15.
唐德光 《领导科学》2005,(16):23-24
当前,知人善任作为一种用人导向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选人用人时所遵循的准则,而善免却仍旧是困扰现行干部人事制度和各级领导者的一个难题。因此,着力提高知人善免的能力是组工干部特别是组织部门的领导干部的当务之急。如何提高知人善免的能力呢?我认为要在造势、知人、善免三个方面下功夫。一、破除三种观念,练就造势的功夫观念性因素是关键因素。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问题之所以迟迟得不到解决,很大程度上在于观念的“制约。目前制约干部下或免的陈腐观念大致有三种:一是社会上“上荣下辱”的观念深入民心,二是干部队伍中“官本位”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统筹创新能力是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综合反映,主要包括洞察事物、战略谋划、整合协调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具有综合性、内核性、关键性、可塑性等特点。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必须努力提高统筹创新能力。顺势应时——在抢抓机遇中提高统筹创新能力。抢抓机遇是统筹创新的必然要求。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不但要顺应时代潮流顺时而进,而且要抓住有利时机趁势而上,同时还要掌握好办事节奏因时而动。顺势应时,抢抓机遇,必须克服“三大障碍”。一是克服胆怯畏惧心理,主动去发现机遇。领导者应善于顺应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必须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深入……  相似文献   

18.
黄峰 《领导科学》2004,(16):12-13
当前 ,我 们在 加强 党 的执 政能 力 建 设 特别 是 加 强 执 养 作 为干 部提 拔 的一 项基 本 条件 。 完 善 领导 干 部 述 学行 党 的路 线方 针政 策 的能 力即 执 行能 力 建 设 的实 践 中 , 群 众 评学 、组 织考 学制 度 ,坚 持在 干 部 年 度考 核 、提 拔 前应 深 入 学 习 领 会 几 代 中 央 领 导 集 体 关 于 制 度 建 设 的 重 考 察 等工 作中 严 格考 核干 部 的学 习 情 况 ,重 点 考核 干 部要 论 述 ,充 分 认 识 制 度 建 设 的 重 要 性 ,注 重 …  相似文献   

19.
龚成钢 《领导科学》2004,(15):11-12
执政思维的转变,要从中国共产党已是执政党并长期处于执政地位这个最基本的事实出发,充分认识到党所处的执政历史地位,增强执政意识,尽快实现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角色的彻底转变,由直接执政向间接执政转变,由依靠领导个人向依靠制度机制和法律程序转变,牢固确立适应、促进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