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渴望执著     
渴望执著曾萍去年暑假,我游了一趟三峡,最后参观了重庆。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山水风光的妩媚,而是渣滓洞、白公馆的阴森,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沉重。小时候,我就在小说《红岩》里初步认识了渣滓洞、白公馆这“人间地狱”,一直把它们想象得极大极恐怖。现在亲临...  相似文献   

2.
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 歌乐山上枪声不断,烈焰腾空。 国民党特务在白公馆、渣滓洞监狱实施疯狂的集体大屠杀,近300名革命志士在黎明前倒在了血泊里。这起血案,史称“11·27”大屠杀。  相似文献   

3.
<正>《红岩》小说里有一个"双枪老太婆"。那是个没有进监狱的华蓥山游击队队长形象。其实,真正的"双枪老太婆"是渣滓洞的一位被敌人屠杀的革命烈士。她的名字叫邓惠中,牺牲时只有49岁。  相似文献   

4.
路志远 《职业时空》2008,4(5):54-54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读书对人的学习、生活和未来都有重要作用。然而,当今社会,电子媒体日益更新,各种音像制品琳琅满目,尤其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网上小说、鬼怪小说、玄幻小说等铺天盖地,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大神秘,隐藏在威尼斯红尘干云的繁华里:总有一天,整个威尼斯会沉到亚德里亚海的水底下去,这是它最美丽的结局--我不止一次地听人这么说过。在托马斯·曼的小说里,在巴雷斯的小说里,在罗布莱斯的电影里,在朱天文的小说里……我都听见过这样一个声音:“只有威尼斯,能够决定我的命运!”仿佛全世界的恋人们,都在关注威尼斯的未来。同时,仿佛全世界的恋人,都愿意去威尼斯,寻找自己的幸运星座,甚至将自己的生命,交给这座天天都在下沉的城市。  “死在威尼斯”,仿佛是一个寓言、一句谶语,使威尼斯这座本来就够神秘的城…  相似文献   

6.
“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本文以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得的经验研究资料描述和分析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外人”变成“自己人”的过程,探讨中国人人与人之间建构信任的逻辑。研究发现,自己人概念表达了中国人是将他人包容进自己的自我(家)边界之内而形成一个信任边界的;这一边界既有区别内外的功能,也有自己人与外人相互转化的互通功能;内外互化的结果不是形成内外心理群体而是形成心理身份。“自己人”这种信任建构是从传统的“自家人”信任建构发展而来的,也是一种关系性信任  相似文献   

7.
从音乐教师到杀人凶手,她用自己短暂而大起大落的生命向人们昭示了其人生失败的主、客观原因。碎尸焚尸1999年11月14日上午10时许,商丘市区某家属楼二楼的一住户,面对已被自己毒死的仇人,她长叹一声:总算解了心头之恨!就在她准备实施她的下一步计划——碎尸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收拾好现场开门后,惊魂未定的她才舒了一口气,原来是“自己人”来了。经过她的“说服教育”,“自己人”居然和她一起实施碎尸焚尸计划。于是,娇弱的她女侠般抡起菜刀向尸体砍去。她要把尸体分解,然后弄出去烧掉。顷刻间,一个高大壮实的男子…  相似文献   

8.
陈晓萍 《中外书摘》2011,(10):83-85
提起“黄色”小说,今天四十岁上下的人脑海里恐怕首先会出现《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本英国作家劳伦斯于八十年前写成的小说,从它问世起,人们就没停止过对它的争论;而在中国,它更是经历曲折,它的中译本之公开出版与否、版本完整与否等等,一度成为中国人性观念开放程度的某种指标。  相似文献   

9.
学界普遍认为卡尔维诺的小说《不存在的骑士》讨论了人的“本质”与“存在”的关系,但对于卡尔维诺所说的“存在”究竟是什么论述很有限。若从“存在”的具体所指入手分析小说,可以发现这部小说揭示了“存在”的一个具体层面——性,即人首先是作为充满原始性冲动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才能规定自己,选择自己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二十多年前,英国作家肯·福莱特在小说《针眼》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盟军准备在诺曼底登陆。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盟军制定了代号为“卫士”的战略欺骗计划,指望通过分兵的方式,阻止希特勒把装甲部队调往诺曼底,从而为盟军的登陆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1.
给人生打比喻文/先走“天下有两种人。”我国当代学人钱钟书先生在他的著名小说《围城》里写道:“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  相似文献   

12.
7月8日,公安部部督案件、武汉打黑第一案二审开庭。盘踞武汉的“黑老”张成义曾控制武汉各大赌场,成立黑社会性质组织。1997年,张成义被人将双腿打残,因怀疑是仇人所为,遂从1998年至2001年,先后策划和实施了杀人、恐吓、绑架等系列案件,但最后他的下场是被自己人干掉。  相似文献   

13.
70多年前,作家柔石写过一篇小说,小说的名字叫做《为奴隶的母亲》,描写了一个女人为了家庭的生计,被迫租给另一个男人为妻的故事。这种做法在当时被称做“典妻”。这个被出租的妻子在双方约定的时间里,为租妻的人提供性服务,并最终为他生育一个孩子。承租妻子的人或者是因为自己的妻子不能生育,或者是因为贫穷娶不起妻,因此租一个妻子来传宗接代。  相似文献   

14.
就在一部“最血腥的电影”占据美国电影票房榜的首位,就在我们探讨东西方电影中的暴力美学时,一部“血腥”的小说荣膺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温文尔雅的欧洲人似乎有意要打破自己的文化传统游戏规则,开始对“暴力”和“争议”青睐有加。  相似文献   

15.
<正>《奥丽芙·基特里奇》是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代表性作品。它由13篇短篇小说构成,描绘了克罗斯比小镇人的生活全景图。不可否认,奥丽芙一家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但作家也不惜笔墨塑造了小镇里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他们的故事也同样发人深省。目前国内外对于该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伤理论、救赎主题,女性主义批评等方面,鲜有从精神生态批评角度对《奥丽芙》进行研究。1974年美国学者约瑟夫·密克尔首次将“文学”与“生态学”这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这两门看似相距甚远的学科之间,  相似文献   

16.
寝室里有两位“名人”:“美容师”大姐和“胆小鬼”幺妹。姐妹们护肤、美发之类的化妆品,哪个不是大姐推荐的?幺妹呢?爱恐怖小说之酷无人能及,胆子却也小得无人能比。那天,幺妹好不容易借来一本恐怖小说,爱不释手,直至熄灯,尚有半本未看。“只好到走廊看了。”幺妹捏了捏剩下的半本书心想。大白天都怕独处的幺妹,要在三更半夜幽暗的走廊里读恐怖小说,心中不免一阵犹豫,可还是搬了凳子出门了。走廊拐角有一盏灯,彻夜长明。此时,昏黄的灯光下正好也有人在看书。幺妹放下凳子,坐在她们中间。渐渐地,幺妹入了境。书中怪诞的情节使她好几次忍不…  相似文献   

17.
想读书     
真是迂不可及!现在人人都在争着“下海”,我却想读书。爱上书,还是在山里工作的时候。那里,我专治“小儿科”,历史职称“臭老九”,村民戏称“教书匠”,雅号颇多。我工作的地方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文盲“辈”出,真可说一穷二白。没有卡拉OK歌舞厅,没有豪华商场,连一幢像样的建筑也没有,无聊之极。可又不愿象有的仁兄那样“筑长城”,围着“孔方兄”的刺汾转,也不愿浸泡在“杜康”家里解忧。于是,从友人处“偷”来一本本书,什么诗呀、小说、散文、传奇,只要觉得有味便啃。如此渐渐“走火火魔”——原来书里的世界实在是无限…  相似文献   

18.
黄有发在《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5期中,载文称:为了借助影视传媒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越来越高的人口覆盖率,更是为了获得巨大的经济报偿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声誉.小说家们开始越来越主动地为影视度身定制,写作以改编影视剧本为目的的“小说”,现在许多作家在创作时采取“一鱼二吃”策略,在写小说的时候就考虑到以后改编的因素,或者干脆先写剧本,等影视播映时再改编成小说,推出所谓“影视同期书”。  相似文献   

19.
陈昱文 《老年人》2004,(9):31-31
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小说,每当放学回家,把书包一丢,就只顾看起小说来。有时还把小说带到学校,上课也看。由于心思不在学习上,我的成绩直线下降,老师察觉到了,爷爷也知道了。一天,放学回家,我又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如痴如醉地看起了小说。不知何时,爷爷站到了我的跟前,问:你在看什么书呀,看得这么着迷?”我有点不好意思,支支吾吾地说:“看小说。”爷爷又问:作业做了吗?”我漫不经心地回答道:“还没呢。”话音刚落,爷爷脸色骤变,严肃地对我说:“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把课堂上的东西学好,有时间再看一些课外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做事要有主次…  相似文献   

20.
刘邦锟 《老年人》2004,(6):34-36
电影《红岩》中江姐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也许不知道,当年在渣滓洞监狱,还有一位秘密信使,他不断地把人民解放军胜利的消息带进狱内,又悄悄地把狱中的情况传递给狱外的共产党人。这个人就是黄茂才,他是国民党渣滓洞监狱看守,被江竹筠(电影中江姐的原型)等人教育转化,后来成为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