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3月21日—23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广西分会与梧州市文联、梧州市文化局、广西社科联科研部、广西作协和《广西文学》、《南方文坛》、《三月三》编辑部及《广西日报》文艺部、广西民族出版社等单位、部门在梧州市联合召开“广西改革开放与文学发展研讨会”,来自区内的57位文学评论家、教授、学者、编辑、作家和来自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五位学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改革开放与文学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1、关于改革开放与文学发展的关系问题。与会同志普遍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带动了新时期文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有的同志指出改革开放在丰富了社会生活的同时,亦扩展了文学创作的题材;改革开放在带来新思想、新观念的同时亦扩大了作家反映社会生活的视角并丰富了艺术手法,给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带来新气象、新面  相似文献   

2.
评《驼峰上的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以形象反映生活,读者也是通过形象得到启发和教育,对于一部小说来说,文学形象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文学形象又主要不外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物形象和与之有关的生活场景形象。因此说如果没有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不能正确表现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那么这部作品是很难有什么典型意义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形象实际上决定着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 《驼峰上的爱》(以下简称《驼峰》)是一部以少数民族生活为创作题材的作品,那么,《驼峰》究竟有没有能够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蒙古族牧民形象,给人以精神的感染和陶冶;又有没有正确刻画祖国北部边疆的草原,紧扣时代的脉搏,深刻反映草原的时代精神和风貌呢?本文想提出一些商榷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一 三十年代,在上海文坛上,曾经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学青年,以共同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艺术观点、文学主张为纽带,以《无轨列车》、《新文艺》、《现代》等杂志为中心,形成了一个人数不多但能量却很大的文学流派,我们暂且称之为心理分析小说派。  相似文献   

4.
章培恒、骆玉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此之前,国内流行的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社科院文学所余冠英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等文学史著作,主要是五、六十年代的产物。这些著作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困于时代和社会因素的局限,主要从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角度界定文学,并以此为基础来论述文学的发展观。时隔三十年,学术界早就不满足于这种阐释方法与阐释角度了。有识之士在中国文学的具体研究中也早已突破了反映论的樊篱,对中国文学作品和文学…  相似文献   

5.
编写《门巴族文学史》和《珞巴族文学史》,是国家下达的哲学社会科学 “七·五”期间国家重点项目。现就门、珞文学史编写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谈 谈认识。 一、关于写史应坚持的基本理论原则问题 写好门巴族、珞巴族文学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最基本的理论 原则。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一般地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 活的过程。”(《政治经济学批判》)文学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现象,它的发生、发展和 变革,应该从特定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中分析出它的终极原因。但是,我们应当摈除以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以民间口头文学形式流传于我国卫拉特蒙古人民之中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最近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北京举行了首发式。 《江格尔》是我国三大史诗之一(即《格斯尔》、《玛纳斯》、《江格尔》),也是蒙古文学三大顶峰之一。《江格尔》记载了卫拉特先民们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天才而艺术的认识,内容涉及到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哲学、民俗学、历史学、语言学、文艺学、伦理学、美学等。  相似文献   

7.
高旭国 《兰州学刊》2010,(10):154-156
《创业史》从问世至今,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被当做"政治故事"、"历史故事"、"社会故事"来阅读的。"生活故事"的视角,可以作为重寻和复活当代批评中久已迷失的文学评价的策略和途径,改变对《创业史》乃至产生于《创业史》时代的一大批文本的阅读方式,使之回归文学的本性和本位,获得文学的"解放"和"新生"。《创业史》中的"生活故事"由两方面要素构成:一是名曰"创业史"、实为"贫困史",二是虽为"贫困史"、但更是"抗争史"。  相似文献   

8.
《洛阳伽蓝记》的社会文化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新 《江西社会科学》2006,39(8):105-109
《洛阳伽蓝记》以北魏都城洛阳佛寺兴废为题,记述了北魏定都洛阳期间的政治、人物、风俗、掌故传闻及北魏和西域文化交流等,该书不仅可视作了解北魏洛阳佛教史及社会政治史的辅助材料,而且可以说是一部反映该时期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从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角度来看,《洛阳伽蓝记》的内容涵盖了地理、历史、宗教、风俗、文学等各方面,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史学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诗经》时代的社会生活中,车马具有重要地位。《诗经》所展现的车马文化形态极为丰富多彩,主要包括交通出行、婚姻、战争、田猎等文化功能。《诗经》中战争、田猎、出行等题材中的车马描写对后世文学发生了深远影响,具有原型奠基功能。  相似文献   

10.
《苦菜花》出版于1958年,《丰乳肥臀》出版于1995年,二者同样以胶东半岛抗战时期的农村生活作为写作题材,却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本展示在读者面前。《苦菜花》的创作,体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时代特征,其主题思想主要表达人的政治属性及其具体形态。而在《丰乳肥臀》创作的年代里,由于社会现实的急剧变动,中国政治氛围、文学氛围日趋宽松,作家们不再把自己的小说演绎为单一的“既定历史”的工具,而是从各个角度对史有实录或乏人问津的往事作出种种设想,表现出解构历史的强烈愿望。可以说,《苦菜花》突出的是政治主题,…  相似文献   

11.
中世纪卫拉特蒙古书面文学的地位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卫拉特蒙古族书面文学中,小说和散文作品占主要地位。这些作品,含蓄深刻,通过众多典型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突出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文学团结统一之主旋律,很早就引起了世界各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蒙古民族的小说作品,始于13世纪。其1240年成书的蒙古族代表作《蒙古秘史》,刻画众多典型形象,再现了500年间的蒙古历史,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学巨著。在其后的近两个世纪内,由于蒙古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局面的出现,蒙古族文学事业蓬勃发展,创作出了《孤儿传》、《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箭筒士阿尔嘎聪》、《…  相似文献   

12.
一、向中国文坛完整地展现了世界题材一百多年前,歌德第一次提出了世界文学的问题。不久,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又指出,随着世界市场的出现,形成了世界文学。本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向世界文学史展示了参与国共同体验和非直接参与国间接感受的世界性社会生活。于是,随着世界事件结构为世界生活,也就形成了世界题材。然而,世界性社会生活与文学创造的成品、文学创造的一流成品,并不是成比例地发展的。因此,有了在同一历史题材上不断开拓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国内文艺理论和批评界积极关注文坛现实,呈现出活跃之势.在文坛颇具实力和影响的《文艺争鸣》和《钟山》两家刊物,联合推出了“新状态文学”,推动创作,组织研讨,引起了人们的热烈关注.《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文化报》、《文摘报》等十余家报刊对此作了报道.“新状态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其现实的必然性.时值90年代中期,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和深入改革,中国文化的深刻转型已日益显露出不同以往的“新状态”,中国文坛和文学发展在经历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困惑和调整之后,也以一种新的姿态显示着重新获取的信心和活力.一大批长篇新作的问世和规模广泛的新散文创作热潮,表明着文学对90年代新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状态的极大敏感,在创作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出现了不同于80年代文学的一种整体性的新趋势.“新状态文学”即是对时下文坛出现的新创作趋势的一种把握和描述的企图,它旗帜鲜明地宣布了告别80年代文学,倡导文学直面90年代新的生活,鼓励探  相似文献   

14.
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的代表作《屠场》是生态视野下毒性写作的经典文本,成就作家以文学介入社会生活的夙愿。辛克莱以文学为起点唤醒民众的生态意识,并将自我的思考付诸于现实。海利肯大厅的合作社区实验与在加州结束贫困运动是作者在微观与宏观政治的生态实践,反映作者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关系的反思,折射作者以和谐中庸的方式调和阶级矛盾,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中产阶级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詹艳 《理论界》2006,(6):157-158
自中世纪以来,《圣经》的影响在西方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西方文明的精神支柱,而且《圣经》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持续而广泛的影响。本文从《圣经》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及在世界文化发展中对西方哲学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文学的生命,没有情感便没有文学,便没有文学创作。文学以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人是复杂的社会生活的“焦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形象的主体就是人。以人为主体的文学必然要表现出入的思想、道德、情感等社会因素。然而,与文学所表现的其它因素相比较,情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其意义就在于,情感赋予文学作品以生命。这种观点,早已有之。严羽曾提出:“诗者,吟咏情性也。”(《沧浪诗话》)白居易虽看重诗的说理教化,但他也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把“情”看作诗之根本。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没有感情,没有传达这种感情所产生的感染力量,便没有艺术。”(《论艺术》)当然,把情感说成是文学唯一的表现对象,未免失之极端,但对文学来说,情感确实是它主要的、不可缺少的表现要素。文学必须表现情感,  相似文献   

17.
文学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最显著的区别,不仅在于它以形象反映生活,而且在于它渗透着情感色彩。对于文学来说,情感是内容的有机部分,是文学构成的深层基因。不含情感因素,不能打动人心,是不配称为文学的。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有见地的作家、文论家,都知道文学中情感因素的重要。“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一部《红楼梦》、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封建末世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但曹雪芹通过空空道人之口,说它也仍是“大旨谈情。”  相似文献   

18.
经学盛衰与曹操诗歌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文学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文学上革故鼎新的最终根源。但是,为了更准确、科学地运用这一基本文学观点来审视、解释活生生的文学现实,我们势必还要研究社会生活影响文学的一些复杂的中介因素。就文学史的研究来说,从某些中介因素切入文学现象,往往会深化我们对文学史发展历程的认识。刘概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论述汉末建安文学云:“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便已明确指出“世积乱离”与“梗概而多气”之因果关系。问题是,为什么汉末动乱会造成一个…  相似文献   

19.
评“诗无达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诗歌的解释,中国自古即有“诗无达诂”之说。它之产生是有社会依据的。在每个民族的文学形态里,诗歌的历史都是最古老的。当文学尚处于口头创作的原始阶段,先民们即将生活经验、民族传说、宗教信仰、感性体察等以韵语的方式加以概括,使之便于记忆和流传,于是产生了早期的诗歌。这时的诗歌远非纯文学观念所能理解的,它具有经典的性质,对人们的行为模式有着指导意义。我国商、周时代的先民诗歌即被视作同古代政书、训诰、誓辞等一样,长期成为政治生活与伦理生活的准则。春秋时人们认为:“《诗》、《书》,义之府也”。(《春秋左…  相似文献   

20.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下编第一册《窦娥冤》杂剧注释中,对剧中人赛庐医“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语中的“本草”,释为:“本草,指《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记载中药的书籍。”此解释不确。按《窦娥冤》是元人关汉卿创作的反映元代前期社会生活的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