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敬南菲 《社科纵横》2007,24(4):124-125
中西民族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不同的哲学观、自然条件以及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力,在中西民族思维方式形成之初即已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9,(6):10-13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代表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发起的伟大倡议。它是以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刻关切作为理论思考的起点,主张以人民为主体,依靠人的力量来共同构建包容和谐的未来大同世界,把人民的美好生活以及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诉求。这一伟大理念从人出发、依靠人、为了人的逻辑演绎,彰显出深刻的人学致思理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在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同奉行的崭新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前期通过此在的领悟代替了思(知觉)的意义,并使用领悟概念实现了对主体哲学的改造;中期则凭借对古希腊哲学中思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细致研究,揭示出古希腊哲学是通过将人置于逻各斯之下来构建思与存在之同一性的;在此思想洞察的基础上,海德格尔提出了自己对思与存在同一性的创见,即思与存在的同一性是本有之澄明发出的允诺。同时,海德格尔的思与存在同一性的问题还揭示了当前科学技术危机的内在成因,为人类应对科学技术危机找到了一条现实可行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宋爱军 《社科纵横》2008,23(1):40-41
在漫长的中国金融史上,民间金融一直是其信贷基础.然而,民间金融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本文力图对民间金融发展的根源进行探索,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梳理以更多了解和认识民间金融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产阶级”研究:疑问与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江 《社会》2006,26(4):43-56
中产阶级研究源远流长,马克思主义对中产阶级的研究开创了社会学意义上的中产阶级研究。虽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前,已经有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使用过中产阶级概念或对中产阶级进行过讨论,但第一个从社会学意义上对中产阶级进行研究的是恩格斯而不是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中产阶级不能完全等同于今天学者们研究的中产阶级,而且财产状况和财产关系并非马克思恩格斯划分中产阶级的唯一标准,阶级意识、政治与社会地位及文化心理都被马克思恩格斯纳入中产阶级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5,(12):63-66
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是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创新。通过界定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和公众参与的内涵,论证转基因食品风险控制理论、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多元化理论和公民社会理论的适用性,为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正当性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5,(3):126-127
随着国际各领域文化的不断交融,全球一体化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意识,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全球化。文化意识的差异,决定着民族文学创作的方向和内容。本文主要论述了文化差异体现在中西方文学作品、语言及文学评论等方面的不同理解,旨在让更多的人关注文学创作的背景和文化基源,加强对文学作品的更深刻理解和认识,提高读者的鉴赏能力,丰富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肉身化的思与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建军 《唐都学刊》2000,16(4):20-23
本文认为,长期受封建主义和理性主义压抑贬损的人类肉身是一种非常高贵的存在。它通过自己独特的肉身化思维,把整个世界人化。于是,世界具有了人的形体结构,情感愿望,生命追求。这个人化的世界实际是人肉身的诗意创造物。而整个的诗意创造活动本身,一方面展示了人的自然活力,另一方面又表现了人对自然的诗意驾驭力。这是人的肉身生命的诗意再生产,也是人作为万物灵长的资格证明,更是人诗意生存的基本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9.
姜朝晖 《社科纵横》2004,19(5):134-136
袁行霈主编之《中国文学史》是 2 0世纪的最后一部文学史 ,具有知识性、创新性和前瞻性 ,既立足于文学本位 ,也关注文学史的其他层面 ;既能够深入文学史的实际 ,进行整体的把握 ,总结规律性的东西 ,也十分注意从广阔的文化学的角度考察文学 ;既具有准确介绍基本知识和立足于学术前沿的双重性 ,很好地体现了知识性、前沿性和规范性的特色 ,也在体例上有不少亮点。该书是 2 0世纪文学史研究的新成果的体现 ,其知识性与规范性、总结性与前瞻性 ,足以担当得起“面向 2 1世纪”之重任。  相似文献   

10.
贾江鸿 《求是学刊》2007,34(5):26-31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充分地体现了他构建整个科学大厦的雄心。由此,我思与自我被很多人认为是知识的确定性的基础,但是在现代法国哲学家的眼中,我思与自我表现出了其不确定性的一面。萨特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知觉现象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等,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丁世鑫 《唐都学刊》2005,21(2):96-100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个体自由问题。他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自由与和谐、自由与理性和自由的辩证法。在他看来,和谐、理性实质上都是对人的生命欲望和自由意志的控制与压制;人们一方面渴望并追求自由,另一方面又承受不住自由所带来的重负,由此引发自由与苦难、少数与多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慧 《探求》2018,(2):93-96,101
"全球绿色治理"是一种新型的公共治理观,正在被世界各国所认同。"全球绿色治理"理念经历了从"黑色"到"绿色"、从"浅绿"到"深绿"的深化过程;当前,"全球绿色治理"遭遇集体行动难题,仍无法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悖论,面临"制度碎片"与"领袖缺位"的挑战,深陷"发展"与"安全"的两难。因此,建构"全球绿色治理"的理路应进行系统的生态检思,倡导全球绿色协同治理,共同坚守"绿色正义",贡献"全球绿色治理"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认识活动既不是自然的直接性,也不是我的直接性,而是我与自然相互中介的直接性.自我意识的我思是一种建构性的东西.我要把意识的自然之在扬弃掉,在意象化关系的建构中,形成一种为我之在.  相似文献   

14.
本体论不仅仅是哲学必须给予回答的问题 ,更是一种哲学解答问题的方式。作为哲学所独具的思维方式 ,本体论并没有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立足于实践开拓的哲学新视野而消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在一般意义上去弘扬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而是攫取了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 ,将集中反映了物质与意识对立统一关系的“人”作为理论观照的焦点。正是这一理论视角的转移 ,充分展示了新唯物主义既根本区别于唯心主义 ,又完全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全新致思理路。基于这一全新的人学本体观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现实的人”的活动即实践出发 ,建构起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大厦 ,在“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新的理论层面上更进一步地展现出了深刻的人学意蕴  相似文献   

15.
二十岁,我开始为打理皮肤奔忙, H2O-是我的挚爱;三十岁,我为常驻青春遍寻良方.LANCOME是我的首选,三十五岁,我为悄悄到来的衰老展开防御战,SK-Ⅱ是我的锦囊,四十岁,五十岁,资生堂、碧欧泉、CD……美丽是女人毕生的功课,大品牌是留  相似文献   

16.
阿多诺的"朝向对象的悠长而温和的目光"和海德格尔的"泰然任之"是对待事物的两种相似的聚精会神和耐心的态度,都是面对对象的一种无作为的心态,都表现出与主体性哲学统治原则的不同旨趣,即不是去主动地认识、控制对象,而是让对象展现自身.  相似文献   

17.
姜大伟 《社科纵横》2013,(10):70-75
生育权行使应以缔结婚姻为前提,夫妻行使生育权应以生育合意为基础。在生育合意的形式要件上,应借鉴法律行为理论进行体系构造。在形式上,以书面协议为准。在内容上,夫妻可以就是否生育、生育时间、数量及方式作出约定。在责任承担上,生育合意翻悔一方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基于尊重和保护基本人权,独身者的生育权应予尊重,在现行法制体制及框架下,其可通过收养方式实现生育权。未来中国生育立法应从国情出发,统筹保护公民生育自由和规范生育管理,加强国家生殖服务职能,使人口、资源与社会三者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振复 《学习与探索》2006,1(1):155-158
中国美学范畴史是一个诗性与思性相统一的时空结构,它根植于既是天人合一,也是天人相分的独特的东方生命文化之中,在深厚的中国诗性及其艺术审美实践中融渗着思性因素,是思性的诗性化。  相似文献   

19.
周臣 《学术交流》2006,(8):152-155
运用排除法来鉴别双宾语的真伪,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所谓排除法,是指在双宾语正误现象并存难以分辨的情况下,便可竭力将错误的可能性全部剔出去,其剩余的部分就是正确的。实践证明,以下这些语言现象均不是真正的双宾语,都应该在排除之列:主谓短语作宾语不是双宾语,因其主要特点不符合双宾语的基本要求;呼语虽貌似双宾语但实则不是,不可能进入双宾语范围;双宾语一般不能省略,如果少一个,就不可能成为双宾语;“称……为”格式,本是近代汉语遗留的痕迹,并不是双宾语;主谓短语以一个整体资格作主语,全句也没有双宾语;偏正短语作宾语的句子,根本就不具备双宾语的资格;介宾短语不能引起双宾语,介词不可能带两个宾语;兼语式是一种独立的语言现象,进入双宾语是违背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相似文献   

20.
王乐为 《求是学刊》2016,(6):129-136
明末清初著名文人群体"易堂九子"中曾灿以好诗、能诗著称当世。在其现存的近千首诗歌中,曾灿集中抒发了他的故国之思、高蹈隐逸之情和后来因为稻粱谋而滋生的羞耻感、苦痛感。其生存之思的变迁,既是其丰富而生动人性的真实显现,又代表着明清鼎革之际遗民的普遍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