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礼》是一部记载描述先秦政治制度的经典。其中,较详细地记述了法律诉讼的过程。在法律诉讼活动中离不开文书、档案,无论判决、执行,都要以文书、档案作为依据,现代诉讼活动如此,古代亦然。《周礼》在记述法律活动的程序和制度时,也介绍了一些法律诉讼活动中的文书和档案。了解先秦法律活动和文书、档案工作的一些特点,有益于法律史、文书与档案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就域外送达中有关文书的概念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明确了诉讼文书和非诉讼文书的含义及其所应包含的内容,确定了域外送达诉讼和非诉讼文书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简化裁判文书体例和说理是提升诉讼效率、适应小额诉讼程序改革的基本要求。当前,通用的裁判文书格式固化、式样单一、内容繁杂冗长,已无法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高效司法的需要,难以与小额诉讼程序完全匹配,束缚了小额诉讼程序改革。简化裁判文书、提高诉讼效率,需要从增强法官的专业能力出发,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在加强说理和法治宣传的同时,对裁判文书的体例结构进行适当简化,创新裁判文书的式样,拓展无裁判文书适用的案件范围,完善当事人司法监督和权利救济渠道,做到程序规范、格式简化、说理透彻、处理得当,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小额诉讼程序改革,体现法治精神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终审裁判文书买卖合同,有违既判力主观范围效力原理,欲使终审裁判文书既判力主观范围以外的主体成为执行程序中的适格当事人,并且其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种漫无边际扩张既判力主观范围的企图,为法不许。裁判文书买卖合同与诉讼担当、诉讼信托皆有本质区别,既不能将之归入任意的诉讼担当制度,也不能归入诉讼信托范畴,且诉讼信托,亦为法所不许。裁判文书买卖合同对象之强制执行请求权,它不具有金融资产本身所应具有的很强的流通性、人为的可分性、名义价值不变性等特性,不属于金融资产转让合同。债权凭证转让合同的标的,一改裁判文书买卖合同标的之人身性、公法性而具有流动性、财产性,属于合法的资产交易对象,债权凭证转让合同应当合法、有效。  相似文献   

5.
敦煌藏文ch.9.Ⅱ.68号"金钱神课判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的是一份收藏于大英图书馆印度事务部的古藏文文书.该文书系用铜钱"文"和"曼"占卜的金钱神课判词.文书内容除了占卜词中常有的"仇敌会来否?出行人归否?有魔难否?病人能愈否?诉讼能胜否?行商赢利否?婚姻顺利否?"等内容之外,在开头和结尾处,标榜此卦词为神子孔子所书,由神圣李三郎定夺而成.这在其他占卜文书中从未出现过.此外,还对其他十一份占卜文书的占卜工具、占卜方法、卜辞内容的异同等做了分类介绍;对卜辞中出现的"投毒"、"土葬"等习俗也做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各国的民事诉讼中,文书均是重要的证据方法。一个民事案件中,对文书持有的当事人一方而言,对自己的诉讼主张有利的文书,往往比较容易提出,而对对方当事人有利的文书以及第三人持有的文书,往往不会积极的提出。通过对文书证据的概念及证据力的阐述,指出了文书提出义务的性质,分析了文书提出义务的根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违反文书提出义务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司法文书学是关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和诉讼参与人等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权力的文书的学科。考察司法文书学的根本属性,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其一,司法文书学以法律精神为依据;其二,司法文书学以写作理念为依托;其三,在司法文书学中,法律精神与写作理念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8.
相较于传统公开方式,裁判文书上网后呈现出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传播内容精确、信息易被分享存储的显著特点。知情权是网上公开裁判文书的理论基础,符合裁判文书公开正当性的要求。网上公开裁判文书应遵循一定的限度,合理运用比例原则、利益衡量原则对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进行价值取舍。原则上各种类型的裁判文书均属于予以公开的范围,但与离婚诉讼及未成年子女的扶养、监护相关的裁判文书不宜进行公开,基层法院的裁判文书不必全部进行网上公开。  相似文献   

9.
试论司法鉴定文书的规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鉴定文书作为鉴定结论的载体,必须反映鉴定过程、鉴定结论的形成,以增强其公正性、科学性、合法性、透明性,从而满足质证的要求,获得法官的采信,从而实现鉴定结论成为诉讼证据的目的。当前,我国司法鉴定文书的内容、形式不规范的现象并不鲜见。因此,司法鉴定文书的规范化研究,并不是可缺或无的。  相似文献   

10.
文书提出命令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向对方当事人或诉讼外第三人收集证据的最主要手段.近年来各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对文书提出命令的改革方向大多集中在如何扩展文书提出义务的范围.但是,从保护被申请人的权利出发,应当关注文书提出命令中的秘密保护.  相似文献   

11.
刘庆 《南都学坛》2010,30(4):12-19
文献所见的捕系文书主要包括逮捕诏书、诏狱书,中央和地方发布的各类通缉、逐捕文书等。对于罪犯的逮捕,除高级官吏等特殊人员需要诏书或诏狱书等文书命令外,均不需要逮捕令;对于逃亡犯,上至皇帝,下至地方郡县均可发布文书进行通缉,并根据案件需要确定通缉区域范围,有的通缉文书张贴于乡亭里所,让吏民尽知,广泛网罗搜捕,如名捕诏书,而有的通缉文书只令特定的执行缉捕任务的官吏知悉,以防止罪犯再次逃亡或隐匿。  相似文献   

12.
《庆元条法事类》(以下简称《事类》)是宋朝法典之一,宁宗嘉泰二年(1202)七月由右丞相谢深甫监修编成。全书分职制、选举、文书、榷禁、财用等16门。《文书门》尚存两卷,对宋代公文官书制度作了详细具体规定,其中某些原则至今仍有参考价值。一、文书的类别和格式为了加快公文官书的往来运转,提高办事效率,《事类》对于采用何种公文以及文书格式都作了统一规定。皇帝颁发的命令文书有册书、制书、诰命、敕书、御札、敕榜等7种。如册书用于立后妃,封亲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预防性、环境污染评估的复杂性、环境保护的公益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生效裁判文书的执行比其他类案件执行更具特殊性。构建专门化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执行程序的关键在于平衡审判中立与司法能动性、完善执行财产归属制度、建立三位一体的环境污染修复的事后监督机制、完善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文书产生几千年,殷前称书契,周称官书,春秋、战国及秦统称书,汉及其后称文书。文书是人类管理社会的工具,是人们进行交往、记录、传播信息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写作思维的原理,分析诉讼文书结构思维操作的内容、过程、方法和原则,结合"非构思"写作理论探讨诉讼写作结构思维的规律。认为诉讼写作根本的相似思维方法所形成的三段论推理思路及其文本化的"递进"、"并列"思维模型深入揭示了诉讼写作结构思维的主要操作规律,对诉讼写作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是,影响诉讼文章主体部分章法安排的因素众多,实现"非构思"写作有较高的难度,是否需要构思,应当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6.
司法诉讼活动总体上可分为两大阶段:从司法机关立案到法院认证结束为第一阶段,可谓诉讼证明阶段;从诉讼证明结束到宣判为第二阶段,可谓文书证明阶段。前者是思维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过程,后者则是一种静态的逻辑论证过程。二者在诉讼证明活动中各有功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则是前者的完整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近代文化引进与汉语表达系统的更新马怀荣文化引进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译书。近代中国人移译洋书,主要有“西洋”与“东洋”两个来源.翻译的途径有三条;1.西洋书──中文书;2.西洋书──日文书──中文书;3.日文书──中文书。本文主要论述第二条途径,旨在说明近...  相似文献   

18.
裁判文书是法院审判活动的最终产品,是承载全部诉讼活动、实现定分止争的重要载体。建立生效裁判文书公开上网和统一查询制度,是深化司法公开的重要举措。在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过程中,权利冲突问题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公众知情权与公民隐私权、公众知情权与公民个人信息资料权的冲突。要解决好权利冲突问题,首先,要确立权利平等保护的观念;其次,要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权利进行考量权衡i最后,要进一步完善裁判文书公开机制。  相似文献   

19.
孔子利用文书档案,所著《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既开我国文书档案利用之先河,又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文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0.
宋朝公文在形成、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文书形态,以及这些文书的签署情况,构成了考察各官司日常政务处理及权力运作实态的切入点。本文探讨了宋朝公文制度中"检"与"书检"的含义和作用。"检"是公文产生过程中的一种文书形态,具有相关公文"存本"的功能,使得各项政务的处理有据可查,确保文书流转的严密性。与"检"的使用相关,"书检"这一政务处理的方式,在中央及地方各级公文制度中都有所体现。"书检"一方面表明相关负责官员的职权范围,保证了官司事务处理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维护官员的"身份秩序",是宋代公文制度中对官员等级秩序的一种巧妙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