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模仿创新活动中存在的不同起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即模仿创新活动可以从生产、试制、开发研究、应用研究等环节开始。由此指出,我国企业在进入模仿创新活动时,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技术实力,选择一个切实有效的切入点,以求生存、求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品创新策略及其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产品创新有两类策略 :主动式产品创新 ,包括研究发展、行销出击、内部创新、技术引进四种策略 ;被动式产品创新 ,包括防御、模仿、在模仿基础上创新 ,根据消费者要求创新四种策略。不同的企业应根据市场状况、消费者需求状况、本企业主客观因素 ,采用不同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产品模仿是企业普遍使用的一种创新与发展策略,跨境电商企业应用该策略有助于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局部创新,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有益于在技术上适应国际市场。文章把质量联想、企业形象、替代满足作为中间变量,以价格差距为调节变量,构建跨境电商产品模仿对品牌态度和购买意向的影响模型,并展开实证研究,提出了跨境电商企业的创新升级路径及相应的管理建议,能够促进跨境电商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过去20年里,很多企业都在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模仿创新道路”。而今,这条道路愈发难走,成功的概率越来越低,有些企业甚至陷入“模仿陷阱”,消失在商海中。如何使模仿创新战略更有效地实施成为一个亟待探索的问题。文章在前人“一对一”(同行业中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的模仿)常规模仿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一对多”(一个企业对行业内甚至行业外多个企业的模仿)的路径模型,归纳总结出模仿创新的三大原则(是否模仿、何时模仿、如何模仿),并制定出了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实施提升方案——模仿创新6步骤,这有利于企业实践者对模仿创新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将“模仿”和“创新”结合起来,打造“模仿创新”优势,为公司取得核心竞争优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熊彼特创新理论出现后,创新及其理论发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企业模仿的研究始于最近半个世纪,对模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在传统的以R&D为基础的标准经济增长模型中,模仿及其导致的竞争削弱了创新回报,从而损害了企业从事创新的积极性。但是近年来的研究文献表明,模仿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效率,还可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中国企业从模仿转向创新的发展路径选择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数十家成功地依靠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实地调研可以看出,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以企业为主体进行产学研合作。实践证明这是目前相当一部分民营科技企业采用的有效战略。在目前情况下,很多民营科技企业采用的比较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既不是单纯的自主创新,也不是单纯的合作创新,而是在充分利用初步形成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以填补国内空白或缩短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为目标,通过产学研合作,走以模仿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之路。或者说,相当一部分民营科技企业采用的是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加强产学研合并过程的管理是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坚持模仿创新 发挥后发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后发国家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分析,认为后发国家可以在不进行制度创新的前提下,利用后发优势采用模仿创新战略发展经济,从而说明我国在现阶段应采用模仿创新战略,充分利用我国后发优势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模仿创新:我国中小企业不可逾越的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仿创新是我国中小企业不可逾越的阶段,是我国众多中小企业之举,同时又是产业集群整体提升的必然选择。模仿创新中也有自主创新的成分和新的知识产权的产生,但与被模仿企业相比,模仿企业的被动性较大、风险大。因此,中小企业一定要牢记,模仿创新的基点是自我提高。企业一定要坚持高起点的原则,并不断提高其技术网络程度,最终走向自主创新与原始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我国产品设计相对薄弱,企业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形下,较难自主创新,模仿创新成为产品设计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模仿创新相较率先创新具有后发优势,反而能设计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和最具经济效益的产品。但模仿创新不是恶劣的伪造,重点在于借鉴改造,从而形成自身风格。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形势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面前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面临即将加入 WTO,与我国现实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现有的国情基础上,搞好企业的创新工作,尤其是技术创新工作,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一、模仿创新  所说的模仿创新是指在解剖他人样机的情况下,掌握他人的设计、工艺、制造原理,并进而在这一基础上引入自己的技术创新,以改进产品性能、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  模仿成立的依据在于:有些技术是体现在商品上的,如产品的设计、工作原理等,有些技术不是…  相似文献   

11.
模仿创新受知识产权的保护。相对于自主创新而言,模仿创新具有成功率高、资本投入少、技术要求低、创新时间短等优势,因而各国都很重视。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来看,推动模仿创新还能与我国的人力资源特点相适应,符合中国国情,有助于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模仿创新优势发挥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我国尚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因此,寻求合理的制度安排成为发挥模仿创新优势、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的现状,探讨了企业发展的两种思路———做大或做强,提出了我国企业发展的思路选择: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经营。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产业集群主体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原因在于其选择的技术创新行为是模仿创新而非率先创新。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以微观经济学为视角,通过构建利润函数模型,阐明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选择模仿创新的合理之处,进一步揭示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在于企业规模、产量水平、市场份额以及固定成本,以期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为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在短期内和长期内的技术创新行为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小型企业多以模仿创新为主,难以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应在进行发展战略、市场和行业、企业能力和资源等分析之后,确立适合自身的技术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5.
新产品扩散是企业开拓市场和占领市场的途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固定电话产品为例,运用Bass模型和多元线性模型,研究耐用消费品在我国不同省市的扩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新产品扩散中创新扩散比模仿扩散的作用更大.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越高,其创新扩散和模仿扩散的速度越快;人口流动性越强,模仿扩散的速度越快;教育水平越高,创新扩散的速度越快.在各影响因素中,城市化水平对新产品扩散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组织结构创新是当前我国企业的重要任务。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相关内容的基础上 ,对组织结构创新的模式、发展趋势、发展类型等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存在的缺陷 ,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企业与人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运行模式,创新知识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犹如营养物质对于人体.文章运用仿生学的基本原理和类比的方法,模仿人体营养物质吸收、加工和传递机制,对企业知识创新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仿生学原理的企业知识创新模型,以期对企业知识创新机制的模式化及企业知识创新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为了解科技原创力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实现我国科技发展从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本文对科技原创力的演化机理及发展中国家科技原创力的演化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铜加工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铜加工业现状出发 ,研究了铜加工业技术创新问题 ,提出了我国铜加工业技术创新模式应该以模仿创新为主 ,在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基础上 ,逐步提高现有铜加工生产技术 ,促进其产业技术跨越和升级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集成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成创新是目前我国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基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过程提炼出企业技术集成创新的三种模式:拷版、渐进和突破。从技术战略角度针对不同模式的具体特点进行了研究,提出对应三种技术集成创新模式的企业技术战略:拷版、模仿和领先战略。结合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的技术集成实践活动进行了案例分析,认为企业只有通过不懈的技术学习和技术积累,才能促进企业的技术能力成长,更有效地开展技术集成创新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