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义是语言的生命力所在.民族文化语义往往反映出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个性.本文从联想意义和形象取向的角度对俄汉语语义层面的语言意识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其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语义联想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义信息具有触发人产生联想的作用,这就是语义联想。它在语义基础上产生,又在内涵下面超出了特定的语义信息。产生语义联想的机制是多方面的,有心理机制、文化机制、语言机制等。语义联想主要从词义联想和句义联想这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英语委婉语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义的角度 ,探析构成英语委婉语的语义手段 ,英语委婉语使用的内部机制 ,即联想意义的运用 ,来说明这些不同类型的意义如何适从于语言交际的总体效果 ,以及联想意义的运用所引起的各种语义变化。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民族语言中有大量有关动物的习俗语和谚语,这些语言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不同民族对动物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文章在前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动物及其它动物词语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汉语和英语语言中有关动物的成语、习俗语和谚语进行对比分析,从有关动物词语的字面意义出发,探讨挖掘他们的比喻意义、联想意义.寻找出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共同点和差异,揭示两种语言中动物词语在语义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指出英汉语言中包含动物名称的词语语义形成的基础,两种语言中运用动物词语进行语义表述的对等性特点,以及这些包含动物的词语所蕴涵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文化差异与语言翻译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不同文化的语言必然带有民族文化的烙印,含有民族文化的内涵。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而且涉及两种文化。语言互译由于文化差异会给传译者带来困难和障碍,其具体表现在词汇不对等、词义不重合、语义联想不一致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不同文化的语言必然带有民族文化的烙印,含有民族文化的内涵。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而且涉及两种文化。语言互译由于文化差异会给传译者带来困难和障碍,其具体表现在词汇不对等、词义不重合、语义联想不一致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联想义,是指在言语交际中,通过对某个客观对象的那些构成义位的义素和那些处于被抑制的、潜伏状态中的义素进行联想而凸现出来的、但尚未成为义位的理性义的言语意义。语义联想的思维机制是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它始终扣住客观对象那些具体、鲜明、生动、可感的形象特征来展开语义联想并产生联想义。这就使得语义联想呈现出发散的、辐射状的特征。使得联想义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极大的灵活性;人们可以运用联想义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8.
语义识解是涉及知觉、记忆、推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在内的认知行为。在这一系列心理活动中,话语交际者需要运用语言基本知识及由生活体验而来的各种概念框架对相关内容的语义进行动态地分析识解。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代表性理论,对词语和句子的意义识解有着重要作用:①概念整合理论反映了概念和心智活动之间的关系;②两个或多个心智空间的信息映射是激活词汇语境意义的预设条件;⑧概念整合的认知机制能够合理解释隐喻、习语等语言现象的形成,为隐含义的理解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概念整合在语义识解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二语习得者在整合模式的形成过程中首先需要注重联想能力的培养,以此扩展延伸词汇认识;其次要强调文化意识的培养,用文化与语言的关联性指导二语学习;再次,还需要构建全面的学科框架并积累百科常识,为语义理解提供认知库。  相似文献   

9.
英汉色彩词联想对比的词汇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词汇是语言三大系统中最为活跃的部分,词无定义,义随人生。色彩词的联想意义是由特定的民族文化所铸造的一种附加的或隐含的意义。语言具有承载文化的功能,色彩词联想意义的理解必须参照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民族文化,否则便产生失误。本文从文化语言学、及翻译学的角度探讨了英汉色彩词联想意义的共性与个性,分析了造成这些特点的民族文化心理,总结了英汉色彩词对比研究的词汇学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翻译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语义即语言或言语的意义进行宏观和微观的科学分析,为翻译操作提供一个可靠的理论基础。本文遵循这一指导思想,从翻译学的角度,对语义的种种解释模式作了概括和剖析,并从句法意义,修辞意义、词汇意义和所指意义、联想意义等三个层次两个方面,对语义的内容实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完,指出:言语意义不是由单纯一种关系,而是由多种关系构成的,在语言理解和翻译的过程中,只有对这多种关系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才能保证语言意义在不同语言之间的正确传递。  相似文献   

11.
语义理论是系统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语义与翻译具有密切的关系,为了将原语在意义、风格、文体等方面准确地再现于译人语,应首先从词、句、篇章等方面对原语进行分析。本文从词语语义、句子语义、篇章语义三个方面探讨了语义理论对翻译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中社会文化语境制约下的语义偏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文化语境对语义内涵有制约作用,是读者建立文化系统关联并进行语义理解及迁移的重要保证和现实基础。翻译中语义的迁移也不是简单的移植过程,而是基于语境的再创造,即在对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认知框架预测的基础上,进行以引申为机制的语义偏移。语义偏移分别表现在主题关联、文化意象处理、思维习惯差异、价值观差异、语义空缺等方面。翻译中的语义偏移是在语言间产生动态对应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3.
运用语言学家特里尔(Trier)有关语义场和巴依(Bally)有关语义联想场的观点,对语义联想省略的语篇生成机制、表现形式、语篇特征、语体特征和英译方法进行了描述。认为语义联想省略源于语义联想场;其主要语篇特征是语篇的衔接纽带断裂,但语断意连;主要语体特征为平实自然,活泼多样、充满强烈的生活气息;英汉文本转换时可采用补译、直译和增译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翻译过程中原作语义的掌握是语义结构及语义表达的前提和基础。对语义的掌握不能仅靠语言平面去理解 ,而要根据原作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推敲 ,以便准确掌握语义 ,完成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15.
由于词的多义性,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往往不能单凭字面意思来理解其真正的内涵或外延,语境的研究使人们把视野拓展到词的上下文和情境上下文,但有时单凭语境而没有认知主体的联想参与,也不能达到正确理解词语深层语义的目的,因为语义的产生来自语境与认知主体之间的互动,而联想是互动的主要路径.从认知主体来看,联想有其生物基础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语义条件能够制约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关系。句子的意义和形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匹配关系,形式表达意义,意义也影响、制约着句子的形式。语义规约存在的客观基础是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以及语言与现实的关系。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思维影响着语言的形式与选择;语言反映现实,现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语言。  相似文献   

17.
成语的语义活用是广告语创意中很常见的一类成语活用现象,这种成语活用现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成语别解,是对 成语理性义的活用;另一类是成语易色,是对成语色彩义的活用。在广告语中恰当地活用成语的语义,临时赋予成语以原来不 曾有的意义,新鲜独特又易于理解,符合广告语创意的要求。但同时,广告的语义活用对成语的正确使用或者说对汉语的正确 使用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语义成分分析是一种解释词义的语义学方法。不同语言的词汇形式上千差万别,但其语义结构具有共性:即词义由意义成分组合而成。意义成分的组合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完全一致或部分一致,导致跨语言词汇对应或部分对应现象。对应词具有对应的语义成分,部分对应词的一部分语义成分对应;有些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目的语词义可能在母语中缺失,词义缺失现象能被借词取代,外语学习者还能用母语词组或短语表达缺失的词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