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和奥运     
今年是奥运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句话时常在我耳边回旋。每当听到这句话我就有一股说不出的兴奋和激动。  相似文献   

2.
《今日南国》2008,(17):41-41
在这个奥运年里,时尚界也充满了奥运色彩,“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林匹克精神不仅将我们紧紧相连,还影响到变幻莫测的时尚界,使更多时装赋予了优雅的中国色彩。在神圣的8月,中国风达到时尚顶峰,无疑,一个属于中国的时尚季节已经到来。从奥运颁奖礼服的设计中不难看出,中国在用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颜静燕 《今日南国》2008,(17):75-76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北京奥运会承载着国人百年的期盼。在这场全球体育盛会上,有一道别样的风景格外引人关注,她们就是淡扫娥眉、优雅大方的奥运礼仪志愿者。  相似文献   

4.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承载着和谐、和睦、和平的人类共同理想,也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文明盛宴。每一个中国的人。都有责任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明、健康的新形象。因此,北京奥运,不仅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更是人文奥运;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展示,一次国民素质的锤炼。一次社会风气的洗礼。  相似文献   

5.
11月6日至7日,“首届奥运经济与城市发展合作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论坛紧紧围绕“以奥运促发展,以发展促奥运”的主题,共同探讨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对北京等奥运中心城市乃至全国各个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推动与影响,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学术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传奇奥运     
这个四年一届、周而复始的赛会,延绵了我们难以想象的1300年,也留给世人无数的想象、故事和话题。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制作的60集奥林匹克纪录片《同一个世界》和12集的《同一个梦想》,是一个浩大的纪录工程,记录了奥运在世界上许多个城市的传奇和梦想,当那些有关奥运的史料第一次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时,我们会发现,历史是最伟大的编剧。  相似文献   

7.
田辰山 《东方论坛》2008,1(1):1-9,22
现代奥运新哲学的新,就在于它有一个扩大的“多”和一个新“一”。“多”:许多人,许多个体,许多国家,许多信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现代奥运这个“多”远比古奥运那个时代的“多”广大,更多远,更色彩斑斓。奥运已不仅仅是希腊人的奥运,而是全人类的奥运。“一”是人的一:不管什么民族,什么肤色,什么信仰,什么文化,都联系在一起。它是人自己的联系,自己的一,是来自人内在追求与他人联系的一,是色彩纷呈的一。这正是中国混沌精神的一,融合的一,和而不同的一。奥运会本身是个“一”(相融相通)的世界。这是“一”与“多”的辩证统一哲学。  相似文献   

8.
田野 《今日南国》2008,(9):31-33
去年,中国共出生了1700多万“猪宝宝”,忙坏了大大小小的医院。今年是奥运年,不少夫妻又都铆足了劲儿,要生“奥运宝宝”。据西班牙埃菲社报道,有人口学家预测,今年中国将有1800万名“奥运鼠宝宝”降生,比去年多50万人,其中大多集中在七八月份。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也透露,今年全市常住人口出生将达17.5万人左右,打破去年16万人的纪录,同时也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月嫂市场、月子医院等和生育相关的产业也都“红火”起来。据悉。上海许多月子医院一二月份预订率已达九成。奥运年,中国是否会面临又一个生育高峰。“婴儿潮”将衍生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周东魁 《社区》2008,(25):34-35
2008年,奥运是中国的关键词。地处北国的吉林省长春市,虽然不是奥运的协办城市,但长春市内200社区的居民们早早便创造机会,切身体会了一把“奥运”热潮。由东亚经贸新闻报社与长春市民政局、长春市体育局联合主办的“2008·东亚·新天地·民间奥运会”,历时近三个月时间,从4月30日准备到5月24日开赛,再到8月2日闭幕,为长春人民奉献了一场民间奥运盛宴。  相似文献   

10.
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笔者首先论述了“科技奥运”在民族凝聚力、文化传播、健康意识、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的人文价值体现,继而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揭示了造成“科技奥运”困境的实质是技术异化的结果,最终阐明消解“科技奥运”的困境必须通过运动价值认识的回归、制定技术使用的新原则、“人文奥运”理念的教育等手段。  相似文献   

11.
佳诺 《老友》2008,(5):1-1
盼望了百年,准备了7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隆重开幕,奥运圣火从这一天起在北京熊熊燃起,五环旗也同时在北京的天空高高飘扬。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为了同一个世界,为了同一个梦想,聚集在北京共享体育盛会!  相似文献   

12.
成舸 《今日南国》2008,(19):36-38
2008奥运年加剧了“汉语热”在全球的升温,然而,新中国自觉开展对外汉语教育却并非从奥运开始。当我们试着进行一下简单追溯,会发现,在汉语“入世”的三个时代下,对外汉语教育折射出完全不同的时代景观。  相似文献   

13.
观点     
《人力资本》2008,(9):7-7
“后奥运衰退”不会出现 ——就社会上普遍担心我国奥运后会不会出现经济低谷的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中国不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出现所谓的“后奥运衰退”。理由是,中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由于更加重视环保和资源消耗率,固定资产面临大规模更新,中国工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服务业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4.
“被”字句表示被动,“把”字句表示主动,这是两种不同的句式,在结构上两者的差别很大。虽然介词标记“被”、“把”所构成的句式有很大不同,但二者可以出现在同一个句式中,“被”、“把”在同一个句式中可以间接同现,也可以连续同现。我们从历时角度分析了这种句式的演变过程,研究了“被”、“把”同现的构句机制及其情景语义。  相似文献   

15.
每届奥运会结束后都会出现“后奥运效应”。与“后奥运效应”联系最紧密的是经济与体育体制,本文就“后奥运效应”的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心有天下     
本次大赛14题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为“奥运有我”。题中的“奥运”应该是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8年奥运会是中国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的一件大事,而“我”就是指考生,只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年青人。似乎奥运多“我”一个人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无足轻重,但这个题目却要求考生有以天下为已任的气概和意识,主动积极的关注奥运,参入奥运,暗含了“我”能为奥运出一份力,奥运有了“我”便能增一份彩的  相似文献   

17.
首届“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大赛”金奖策划主体:华中科技大学本项目是由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发起,卫生部、中华慈善总会以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等积极参与支持的大型慈善公益活动——“121联合行动计划”。其主要目的是积极发展与国际机构、民间组织以及中外企业和慈善人士的联系,争取获得国际艾滋病防治机构和基金的帮助。本项目以“人文奥运”为精神主线,以“健康传播”为基调,以“全球传播”为视野,以“奥运史上第一个艾滋火炬手”为核心创意和新闻点,以“同一个奥运,同样的你我”为传播口号(国际传播使用ONEOLYMPICONEHEART),以获得国际关注和帮助为目的,在鼓励艾滋病感染者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消除人们对艾滋病人的恐惧和歧视的同时,让艾滋病毒携带者和病人享受到奥运会这一全人类的盛会。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2012,(9):55-59
伦敦奥运会终于落下帷幕,但赛场内外的欣喜、感动和纠结依然久久萦绕。纵观奥运全程,最抢眼的“中国元素”当然是中国奥运代表队的摘金夺银,但这并不是全部,还有其他的“中国元素”大放异彩。从比赛服、赛场器械、座椅到吉祥物甚至小小的徽章,再到“伦敦碗”上空绽放的绚烂烟火,穿梭于伦敦街头的红色大巴……从小到大,从内到外,“最炫中国风”在伦敦奥运可是刮得好猛。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与文化之都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宽容开放的城市形象使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了集群化模式,在空间构架上产生了以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为代表的创意经济园区。其中,奥运创意经济园以奥运场馆、设施和奥运村为主体,具有鲜明的品牌效应。而奥运经济本质是创意经济,其经济影响效果可概括为“科赫曲线效应”与“多米诺骨牌效应”。但在关注奥运“景气效应”的同时,也要了解奥运“泡沫”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心态”的角度谈奥运给自己的启示,切入便捷。尤其可贵的是作者由此及彼,将笔触由奥运推及生活、学习,强调“心态决定成败”这一论点,从而增添了阐述的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