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控制变量人口统计学的影响下,角色压力源的角色冲突、角色模糊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控制变量人口统计学和角色压力源的影响下,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乐观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着角色超载程度的逐渐提高,个体的韧性程度越高,其组织公民行为表现下降的程度越低;而个体的韧性程度越低,其组织公民行为表现下降的程度越高。适当增加员工的角色冲突水平和角色模糊水平;开发员工心理资本,引导员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通过增加心理资本,消减角色压力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225-230
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对行为的影响有时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与社会支持、个体自我概念、社会技能、工作绩效和身心健康等有密切的关系。其中,社会支持是来自于他人的一般性或特定的支持性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性。社会支持在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中的内在机制表明:职业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不仅起直接影响作用,而且通过社会支持对工作绩效产生间接影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既要开发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也要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去提升工作绩效,从而促进教师及高校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心理资本是一个从积极心理方向研究如何发掘和利用人力资源潜力的新构念.积极心理学、积极组织行为学、神经系统科学、资本价值论、创造心理学和团体动力等理论为企业心理资本的开发和实践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发展心理资本是加快推进企业将人才的心理资源转化为效益资本的过程.心理资本是驱动企业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提升效用的内源性动力,也是企业追求创新绩效优势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技术引发组织消除科学知识神秘性和组织同质化的趋势下,如何提升员工工作投入水平,进而实现企业绩效增长,是当前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雇主价值主张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具有吸引力的价值产品组合,能降低数字化管理对企业的去个性化程度,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影响员工工作投入.通过对441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以企业性质为情景因素,以心理契约为中介变量,应用社会交换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调查数据,探讨雇主价值主张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雇主价值主张显著正向作用于员工工作投入;心理契约中介了雇主价值主张和员工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相较于人际型心理契约,发展型心理契约在雇主价值主张与员工工作投入之间的间接效应更为显著;企业性质对雇主价值主张、心理契约、员工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韧性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和独特的心理资本,其核心资产或特质是抗逆力和复原力。韧性资本是个体免遭伤害的心理免疫和个体复原成长的优势力量。实证研究表明:韧性资本在生活应激与心理危机之间具有双向中介效应,既缓冲生活应激,又干预心理危机;韧性资本具有个体韧性能力、忍受消极情绪、积极接受变化、自我控制能力、精神信仰力量等因素;韧性中介效应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参数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学校心理教师职业发展面临的角色定位不够明确、职业标准不够规范、支持系统不够完善、工作心理压力过大等问题,易导致专业心理障碍和职业心理倦怠的产生.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成果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学校心理教师可借鉴其思想精华提升职业幸福感,提高工作满意度;完善人格品质、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更新教育理念、提倡积极心理教育模式;增强心理弹性;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促进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7,(12):222-227
工作激情可以通过工作满意度、冲突等某些心理体验间接影响职业倦怠,以帮助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使个体及组织获得积极效益。工作满意度及冲突在工作激情对职业倦怠影响中的作用机制表明:强迫激情引发工作冲突,导致职业倦怠;而和谐激情积极促进工作满意度,防止冲突,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理人职业化的发展,胜任特征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本文基于相关文献,构建了人力资源经理的胜任特征模型,验证了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特征与个人绩效的关系,同时检验了心理资本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对缋效有积极的贡献作用,而创新能力则起到消极作用.此外,心理资本与个人绩效成正相关,并且作为胜任特征的前因,通过调节个体认知程序影响了胜任特征的发展,进一步改善个人的绩效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次调查分析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不同高校贫困生心理资本各维度与普通学生心理资本的差异,为开发贫困生心理资本提供理论参照.方法是抽取2011—2017年不同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结果,与普通大学生作比较分析.得出结果是贫困生心理资本在自信、希望、乐观维度得分均低于非贫困生;除自信、韧性两维度外,贫困生在希望、乐观两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发表年度、被试来源地不相关.  相似文献   

10.
选取沿海某省563名党政领导干部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工作环境特征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48.5%的被调查者处于职业紧张状态,11.4%被调查者处于付出回报失衡状态;同事支持,工作自主性,工作回报,内在投入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相关;同事支持,工作自主性和工作回报对个体成长发展体验和身心健康体验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内在投入对个体成长发展体验和身心健康体验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四川社科界》2008,(3):12-13
“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我省社科界切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各项工作之中.有的大力组织力量投入一线抗震救灾.有的广泛开展赈灾宣传和募捐活动。有的对灾民进行心理疏导.有的向灾区发放相关资料.充分体现了社科界的智力优势和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与灾区人民万众一心、共同抗灾、重建家园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2.
万涛 《天府新论》2005,(Z1):39-41
领导者作为组织的核心人物,其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发展.尤其是在竞争加剧、工作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的情况下,领导者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精神压力大、情绪紧张等心理失衡的状况.因此,领导者在出现心理失调时应主动自我调适即处理好事业、身体和家庭之间的平衡;提高人际交往水平;改善认知方式;合理宣泄情绪;调整与改善性格;建立积极的、通达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3.
浅析教师群体心理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群体是学校的基本群体,他们在生活、工作中显示出相近的价值取向、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现象对组成教师群体的个体以及群体之间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良好的教师群体对个体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带来积极、有效的影响。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群体心理的研究和管理,引导他们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鉴于主体性教育理念的影响,当下高校思政教师存在主体性缺失问题,并在具体的思政教学实践中,抑制了教师的自主性、信念度以及创造性的推行.而心理资本构建下积极的沟通交往能力、认知引导能力、情感体验能力以及排除困难和克服障碍的能力,是合理发挥思政教师主体性以及确立多元性教育主体观的有效途径.就是说,心理资本的构建与开发,是提升高校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主体性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简言之,研究和关注思政课教师的心理资本的构建,是建设与发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财富和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云武 《浙江社会科学》2012,(10):65-72,157,158
本文在明确我国社区内个体资本与集体资本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它们对于人们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1)个体资本与集体资本是相互促进、相互培育的关系,但不同形式个体资本与集体资本的关系存在差异;(2)作为整体变量,个体资本对于精神健康不产生显著影响,但它通过促进集体资本的建立对于精神健康产生积极影响,而集体资本则无需借助个体资本,而是直接对于精神健康产生积极影响;(3)不同形式个体资本与集体资本对于人们精神健康的影响不同。最后,本文就研究发现产生的原因以及与已有研究的异同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出现的道德问题已经引起伦理学界学者对个体道德态度的极大关注。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人类追求“善”的天性、互惠原则、群体影响,这些都决定着积极道德态度存在的可能性。又由于积极道德态度对道德原则的反影响力和对行为的指引力能提高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进而给社会带来正能量,并能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这从必要性上决定了培养积极道德态度的可能性。个体正确的道德认知、学校持续的道德教育、社会坚强的道德守卫这三种基于道德态度发展特征的培养方法,为积极道德态度的培养提供了途径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动力人格、特性人格和道德人格是构成知识型员工和谐人格的微生态结构的三个子系统。三个子系统核心要素所表现出的积极发展方向、相对稳定性、可量化评估、可提升工作绩效等特征,满足了知识型员工和谐人格向心理资本转化的基本条件。知识型员工和谐人格的个体表现以及群体互动如能直接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值,便实现了和谐人格要素向心理资本的现实转化。  相似文献   

18.
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爱琼 《学术论坛》2012,35(4):185-188
文章对目前国内外心理资本、心理健康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状况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主要介绍了心理资本概念界定和构成要素,分析了心理资本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资本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多是通过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自我效能、乐观、希望与韧性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李敏 《理论界》2013,(10):177-180
高校青年教师是重要的教育力量,而对高校青年教师的专项研究却少有涉及.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个体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编制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教师心理资本问卷,通过对700多份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我国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结构和内容.同时利用这个问卷进行了高校初中级职称青年教师的心理资本特点分析,并以此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哥本哈根社会心理问卷的出现,为积极应激这一较少得到实证研究的应激现象提供了理论视角和分析工具.通过对该问卷的重新分析,选取10家零售商业企业的383名员工为被试,验证了应激项目与健康状况因子、工作满意度因子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归纳了积极应激的工作意义感、团队精神感、与领导关系、工作控制度、工作认可度、工作自由度这七个因子及其具体内容.这些积极应激条件的存在与甄别,为企业激发员工的积极应激状态、提高工作满意度提供了可操作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