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世贸组织协议内容 :货物贸易多边协议、服务贸易总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贸易政策评审制度、诸边协议等入手 ,分析了加入 WTO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第3.1(a)条规定,“事实上以预期的出口实绩为条件”的出口补贴被列为禁止性补贴。它应满足两个要件,即政府补贴的授予“预期”了出口实绩并且与出口实绩“相挂钩”。“预期”意味着将来可能有出口实绩,但并不一定会发生。“相挂钩”意味着如果没有出口实绩,政府就不授予补贴。美国诉欧盟及其成员国影响民用大型飞机贸易措施案中,专家组对此规则进行了非常宽泛的解释。此解释显然不利于后起的WTO成员方促进民用飞机产业的发展。为此,中国应谨慎实施事实上刺激和鼓励民用飞机的出口补贴,积极推动与完善民用飞机产业补贴的国际和国内立法。  相似文献   

3.
亚太区域的经济合作从整体上存在两条路径,即美国所主导的以TPP为代表的“美国自贸区版图”和东盟等16国所开展的以RCEP为代表的“亚洲自贸区版图”。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双向投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TPP协定的签署和RCEP的谈判使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加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出口竞争关系,使中国-东盟自贸区面临着受冲击、被稀释的可能。在此情境下,中国需要以开放的姿态对待TPP中的“新一代”高标准规则,明确RCEP谈判中的攻守利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尽快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自贸区体系,这样才能更加从容淡定地在TPP、RCEP框架下建设好中国-东盟自贸区。  相似文献   

4.
美国《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编号H.R.2 378,以下简称H.R.2 378法案)的出台已引起中国的强烈反对。该法案针对中国汇率政策,将在特定条件下把所谓"人民币低估"行为视为《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中的出口补贴。但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和案例,人民币汇率并不构成出口补贴,美国拟采取贸易措施对中国输美产品进行征税,不但于法无据,而且违反非歧视原则,与《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倡导的公平贸易的精神背道而驰,可能引致国际贸易争端,构建新的贸易壁垒。文章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WTO反补贴规则把专向性作为采取反补贴措施的先决条件。中国入世议定书对我国国企补贴作了特殊承诺,将我国国企补贴视为有条件的专向性补贴,并允许其它成员方对我国实施反补贴措施时采取替代国数据计算补贴值,该承诺使得我国国企补贴政策在现行的WTO反补贴法律框架下极易招致其他成员方的攻击。此外,WTO有关国企私有化的反补贴规则也对我国的国企改制政策提出了挑战。为此,本文尝试提出现阶段我国国企补贴政策的调整思路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政府补贴与反补贴问题是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补贴可能成为国家用以发展经济、实现各种社会目标的有利手段,也可能对别国的贸易利益产生某种不利影响。严重侵害作为不利影响的形式之一,是主要从市场准入方面赋予其他成员方的申诉资格。在众多反补贴案件中,争端各方常常在严重侵害的认定方面存在很大的分歧,因此对于严重侵害规则的研究具有潜在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业补贴是国家对农业采取的支持性非关税保护措施,其与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要求的国民待遇原则、公平贸易原则、市场机制、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相冲突。近年来,农业补贴呈现绿色化、人权化、合法化的国际趋势。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农业补贴贸易平衡机制,是时代的要求、发展的趋势。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有效运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充分利用"绿箱"政策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用足用好"黄箱"政策并有选择性地利用"蓝箱"政策,充分利用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及争端解决机制,为我国农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补贴制度的完善——基于中关反补贴争端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补贴争端是当前中关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各种补贴政策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我国给予企业的一些优惠政策有禁止性补贴之嫌,各种税收减免和国有企业补贴政策具有可诉性,不可诉补贴的使用不充分且存在不当之处。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完善我国补贴制度,调整现行补贴政策,完善补贴立法;借鉴发达国家实施补贴的方式与经验;充分利用WTO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简介美加木材反补贴贸易争端的基础上,文章首先分析了争端的关键问题和主要原因,其次阐述了争端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及新问题,最后讨论了争端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分析表明:①美加木材反补贴贸易争端过程复杂,应诉难度较大。②争端的关键问题是加拿大是否存在禁止性或可申诉的补贴?如果存在,补贴利益如何确定?③争端表面上源自两国不同的木材采伐经营方式,其根本原因则是两国木材产业的利益冲突。④争端以2006年9月12日签订的《美国-加拿大软木协议》作为一揽子解决方案,但有可能再起波澜。⑤争端促使加拿大积极开拓中国市场,同时启示中国应高度关注反补贴贸易争端。  相似文献   

10.
WTO环境保护规则由于其用语模糊,各国环境标准不统一以及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劣势地位,在实践中并没有达到环境NGOS的期望。因此,环境NGOS转向以法庭之友身份参与WTO争端解决程序。经过“美国海龟海虾案”、“欧共体石棉案”和“巴西限制从欧盟进口翻新轮胎案”的实践,WTO争端解决机构逐步接受了环境NGOS提交的法庭之友陈述。为实现WTO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提高环境贸易争端司法程序的透明度、公正解决案件,让国际社会更加重视环保问题,WTO争端解决机构不仅应在实践中考虑法庭之友陈述,还应根据WTO实体规则和司法实践尽早制定出规范法庭之友陈述的规则。  相似文献   

11.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河北省国际服务贸易增长迅速,但是规模远远落后于服务贸易发达省市,结构也不尽合理。然而河北服务贸易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今后要按照扩大传统服务贸易出口与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劳务输出和建筑服务等传统服务贸易;同时,要重点培育信息网络服务、视听娱乐服务、软件设计、信息服务外包、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民族文化等现代服务贸易。并通过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实施技术创新和培育国际品牌、延伸货物贸易市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扩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构建服务贸易发展的立体格局和鼓励企业走出去等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为保持服务贸易优势, 某些WTO成员正在着力推进国际服务贸易新规则的谈判。新的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谈判在承诺模式、框架设计和具体内容等方面与现有服务贸易规则(GATS)存在差异, 将对全球服务贸易格局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产生影响。中国已声明加入TISA谈判, 但面临内外部阻力和障碍, 如现有FTA谈判模式与TISA谈判存在差异、国内服务业竞争力不足以及主要成员对中国加入谈判的态度模糊等。中国加入TISA谈判存在可能性, 欧盟等成员的支持、新一轮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构建以及自贸区战略的实施推广等, 都将为中国加入谈判提供有利条件。中国应该探讨各种可能途径, 积极参与多边服务贸易规则重构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TRIMs协议是第一个对投资措施进行国际管制的多边条约,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但是,TRIMs协议仅仅是一个国家间意志初步妥协的产物,其中为数不少的弹性条款不仅对发展中国家存有明显的不利,也为越来越多的投资措施在未来归属于多边监控的范围之内埋下了伏笔。鉴于多哈发展议程和坎昆会议上贸易与投资问题的谈判归于失败,目前形势下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何防止对TRIMs协议中弹性条款的消极解释,积极作好立法和政策及时应变的准备工作极为必要,就此对我国外资法修订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棉花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棉花部门也是主要的就业领域.但是,某些发达国家的国内补贴扭曲了棉花生产和贸易.在WTO贸易谈判中,非洲四国提出棉花动议,要求完全取消对棉花生产和出口的支持措施.经过多年的谈判,该议题在2005年的WTO香港部长会议上达成了共识,之后的谈判进一步明确了具体的措施.WTO对美国高地棉花补贴案的裁决,对棉花动议的谈判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发达国家棉花出口补贴的取消将有利于中国棉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标志着当代国际贸易的内涵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多边贸易体制日臻完善。服务贸易自由化被纳入了多边贸易体制管辖之内 ,意味着中国和世界各国一样 ,将在一种新的多边规则下进行服务业市场开放和服务贸易活动。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应根据当代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研究制定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服务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地区)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其主要表现是: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尤其是结构仍然比较落后.从服务贸易商品结构上看,出口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等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传统服务项目上,而在对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依赖较大的服务领域,如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咨询服务、专利服务、广告和宣传服务等新兴服务项目上,我国的出口比重还较小;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特别是新兴服务进出口严重不平衡,长期处于逆差国地位.应该采取积极的、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与对策,努力解决目前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着的结构落后、国际竞争力弱及进出口不平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WTO体制下透明度原则的要求包括公布、通知、咨询点或应请求提供信息、执行贸易措施的程序透明四个方面。公布的要求意味着WTO成员应当迅速公布有关或影响国际贸易的普遍适用的所有措施。通知的要求意味着WTO成员应当根据多边贸易协定通知WTO或其他相关WTO成员特定贸易措施。咨询点或应请求提供信息强调为其他WTO成员提供信息。执行贸易措施的程序透明强调贸易管理程序对贸易商公开。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贸易协议对补贴作出了较为严格的限制,但在现实经济中政府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企业的干预,特别是研发投资补贴的使用。将反补贴协议约束纳入到不完全竞争模型下,均衡结果表明,反补贴协议能够有效降低政府干预市场的动机,但并不一定能完全消除政府的补贴。政府的最优策略取决于WTO反补贴裁决效率,当效率低于临界区间下限时,两国政府将陷入研发投资补贴战;当效率高于临界区间上限时,两国政府均不干预市场;而当裁决效率处于临界区间,本国政府既可以通过研发投资补贴进行水平利润转移,同时还能避免补贴战的发生。在现实经济中充分利用这一区间能够在不违反国际贸易协议的情况下加快本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合作现有的约束机制包括WTO、CAFTA、GMS经济合作以及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签署的双边协定,主要的约束义务是贸易自由化和非歧视,但面临强约束性专门合作机制缺失、能源产品的出口限制行为突出、能源服务准入障碍严重等现实问题.应当借鉴WTO“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案”的相关经验,采取下列措施完善中国-东盟能源贸易合作:构建强约束力的专门合作机制,约束能源产品的出口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严控例外条款(尤其是环保例外条款)的使用,单列并扩大能源服务市场的开放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