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泽谕吉的“文明”历史观刍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运动的杰出代表,也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具有一定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以“日本的伏尔泰”著称于世。通过明治维新,借助西方文明,日本能够奇迹般地迅速成为举世瞩目的资本主义先进国家,与福泽启蒙思想的巨大促进作用密切相关。“文明”历史观则是他启蒙思想中最富合理内容和最有进步意义的思想。本文试图就“文明”历史观的产生根源、基本内容、合理因素和历史功过,作一简略论述和剖析。福泽“文明”历史观的产生,并非历史发展的偶然现象,而是日本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首先,它的产生是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要求。19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  相似文献   

2.
《哲学研究》1978年第4期发表了陈元晖同志的《严复和近代实证主义哲学》一文,读后使我想起了日本明治初年的西周其人。因为西周和严复有许多共同之处。陈文指出严复是“中国第一代实证主义者”,是“最早介绍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到中国来的一位学者”,而西周呢,他也是日本最初的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把西方哲学思想介绍到日本来的第一个人,他们二人都对东方封建思想进行了摧毁性的挑战,起了进步作用。但同时他们却也都散布了“不可知论”、“信仰主义”,为宗教开了方便之门。谈到他们的政治立场也是一致的。严复大肆鼓吹斯宾塞的“平稳进化论”与“平衡论”,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近代教育改革,自一八六八年的明治维新始。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一次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意义并带有近代民族民主运动鲜明特点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的改革,摆脱了半殖民地化危机,形成独立自主的近代民族,发展资本主义,比较顺利地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建成为东方唯一一个现代化的资产阶级国家。明治维新问题,说到底,就是日本进入近代伊始的社会变革问题。从世界史来看,日本明治维新正是发生在马克思所说的世界资产阶级“建立世界市场”“这个过程看来已完成了”的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与欧美国家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改革的历史过程相比较,日本可以说是近代世界最后一个经过资产阶级改革运动而踏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日本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起点极低,比任何一个西方资产阶级国家都差得很远。明治维新前夕,国民经济中工场手工业都还不占统治地位,新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尚处在幼苗阶段。而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又是在明治维新实行改革后才正式开始的。但是,如此落后的底子,经过明治维新到明治末年(一九一二)前后不足半个世纪时间,便建成了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4.
明治维新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转折点,使日本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独立的资产阶级近代化国家。史学界曾从各个角度总结它的经验教训。本文试就明治维新的基本历史经验,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武装夺取政权,为维新创造根本前提 19世纪中期的日本,由于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外列强叩关入侵,面临着严重的封建制度危机和民族危机。如果日本民族不想灭亡的话,正如马克想指出的,必须“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马恩选集》第1卷第255页)  相似文献   

5.
西周哲学的性质及在日本哲学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1829~1897;文政二~明治三十)是第一个将面方哲学系统地介绍到日本的人,被称为“日本近代哲学之父”,“日本近代文化的建设者”,“明治初年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西周出生于石见国(今岛根县)津和野,祖上世代为藩主的侍医。幼年受到严格的正统儒学训练。18岁时接触到获生徂徕的《论语征》,“于是乎始知诸家不全非,程朱不可全信然也”。逐渐倾向徂徕学。25岁脱藩,此后开始学习荷兰语及英语,并入“蕃书调所”研究洋学。1862年受幕府派遣,与津日真道一起留学荷兰,在莱顿大学学习社会科学。1865年回国,任“开成所”教授、幕府的“直参”、沼津兵学校校长等职。明治维新以后,从1870年开始先后在明治政府兵部省、文部省任职,晚年任元老院  相似文献   

6.
将研究视角从近代政治哲学转换到古典政治哲学,是拓展《资本论》政治哲学激活研究的一种路径。古希腊哲人关于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关系的理解,为阐明《资本论》的政治哲学意义开辟了新的空间。《资本论》将价值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引入现代经济形式分析,继承并发展了古典政治哲学对于经济生活的政治和道德意义的理解,为重塑现代人的经济存在和政治存在的主体地位奠定了基础。《资本论》的政治哲学主题既不是悬置超越物质生产方式之上的绝对正义,也不是纠缠于资本主义财富分配是否公平的分配正义,而是通过指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分配正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局限性,超越近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塑造的“特殊正义”幻象,实现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内涵的“普遍正义”。  相似文献   

7.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几年里,日本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经历了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之所以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除有日本文学史本身的规律外,还有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深刻的阶级根源和历史根源。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一八六八年明治维新之后才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明治维新又是一场同封建势力妥协、勾结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加之当时国际上已进入“帝国主义新时代的时期”,致使日本明治维新后很快地便挤进列强行列,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资产阶级政党并不是伴随明治维新产生的。而是在日本的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发展之后才产生的,有着极其深刻的经济基础和社会背景。其产生是日本历史上的进步事件,促进了近代日本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明治维新中,日本维新政府经三次武装平叛,主要以革命的暴力促使了“奉还版籍”的实现.“奉还版籍”带来了多方面的变化,使明治维新出现转折,是日本近代社会制度变化的新起点.“奉还版籍”的实现,瓦解了封建割据势力,赋予中央政府控制全国土地、人口的实权,进而引发了全面的社会改革,推动日本走上资本主义近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0.
明治维新是一场历史巨变。它改变了日本的面貌,使其从一个传统的封建国家在面临半殖民地危机的现状下,崛起为近代世界的资本主义强国之一。明治维新尽管被公认为一个东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成功范例;然而就其缺陷而言,指出其成功中的不足与失误,似乎还远远不够,这显然是不利于整个维新史研究的。明治维新成功中的缺陷,反映了它作为一般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所具有的历史局限,同时又具有日本本  相似文献   

11.
西周(1829—1897)初名时懋、鱼人,后改称修亮、周助,日本明治时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世称“日本近代哲学之父”。他的哲学思想,可以一言以蔽之为“理”学。  相似文献   

12.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为赶超西方列强,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提出“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基本国策.为适应维新政治经济政策的需要,在教育方面广泛地吸取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各种教育改革试验,以建立日本近代教育制度,并相应地确立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明治初期提倡实学,开始创办职业学校,但发展十分缓慢.1872年日本政府颁布《学制令》,重点在于发展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对职业教育不甚重视.1881年设立农商省,于1883年制定《农校通则》;次年颁布《商校通则》;修订《东京职工学校规则》;用政令形式把职业学校体制固定下来.《农校通则》和《商校通则》的颁布标志着日本近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始.不过这个时期的职业教育,还是比较薄弱的.直到明治维新后期,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才制度化.  相似文献   

13.
三木清(1891~1945)是从日本资本主义结束其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即大正时期走向危机四伏的昭和年代作为出类拔萃的思想家登上哲学论坛的。他的活动及其著作是多方面的。他的名字在日本近代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仅就他的“人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经验”的哲学基础略作评述。  相似文献   

14.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是一场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革命”,也是一场“强有力的社会变革”。明治维新导致了天皇制政权的确立,也使日本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可是一八六八年天皇制政权建立后,日本并未像十八世纪末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那样,在推翻殖民统治和封建主义后,立即制定成文宪法、实行资产阶级立宪制度。而是在镇压和分化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15.
《元史新编》是继《圣武记》、《海国图志》之后,魏源自觉把对西北边疆史地的研究与反侵略斗争联系起来的又一重要成果。该著的问世,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其编撰思想中强烈的近代“经世”意识、体例创新的可贵探索、寓褒贬于“求真”的“春秋”笔法及自觉探求社会历史发展大势以突出元代社会特点的努力,从历史编撰的层面为传统史学注入近代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大久保政权》是明治维新后在日本建立什样的国体与政体。如何走资本主义道路而组建起的革新官僚的资产阶级政权。它适应日本社会的客观历史要求,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大久保政权》的组成与政策,说明该政权在日本主义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首先必须回答哲学是否存在。因为从哲学范畴的逻辑序列来看,存在先于本质。哲学存在吗?从语义的角度讲,我们现在使用的“哲学”(“philos-ophy”)一词是从古希腊文的philein和sophia这两个词演化来的。philein是“爱”的意思;sophia是“智慧”的意思,这两个词结合起来组成philosophy就是“爱智慧”。在中国古汉语中,哲学的含义也是智慧。《尔雅》释“哲”学说:“哲,智也。”19世纪日本最早传播西方哲学的学者西周首次用汉语的“哲学”来表述古希腊的西方哲学学说。中国学者黄遵宪又将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中国,留心时务,讲求经济、主张向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有识之士不可谓不多,但是亲历其境地深入考察一国经济的兴盛并以其成功的经验与中国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则未有出黄遵宪《日本国志》之右者。黄遵宪(1848—1905年),字公度,1877年乘槎东渡,出任驻日使馆参赞。当时,方兴未艾的日本明治维新,使他立即敏锐地觉察出一种与古老的中国和传说中的日本完全不同的气息,他惊讶、思索、钦  相似文献   

19.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指导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是中国和日本两国近代化的起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是“和魂洋才”.这两者颇多相似之处,但产生的实际效果却大不一样.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洋务运动后中国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中越陷越深。这不能不令人潜心思考. (一) 鸦片战争失败后,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率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不过这一思想当时并未发生实际的效用.时过二十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是“中体西用”思想的最初表述。此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推动洋务运动,基本上也是循着这一思路.于是,“中体西用”便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国内最早出现的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著作之一,《日本杂事诗》对于当时国人了解日本、认清中国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起到了重大作用,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杂事诗》的“定本”和“原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出版十余年后对其进行有意识的修改,包含着对日本的重新审视和评价。通过考察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看出通过担任驻日文化参赞等一系列外交职务,黄遵宪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近代民主观念逐步形成,对日本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这无疑代表了当时先进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日本观的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