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北方人》2008,(Z1)
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他认为乐器中最难的其实是胡琴,看起来简单,只有两根弦,但是变化很多,两手都要有功夫。他的胡琴音色刚亮。胡琴码子都是他自己刻的,他认为买来的不中使。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  相似文献   

2.
幸福的生活应该是很平淡的,有对社会的大爱,有对生命的敬畏,有对他人的慈悲。我到西北去采访,在即将返程的那一天早晨,我坐在一个只有三平方米的楼梯间里,跟这个做饭的阿姨闲聊,她跟我讲起了她自己的故事。她孩子年幼时,丈夫就去世了。在这个单亲家庭,她要给儿子母亲式的爱,又要给他父亲式的爱。  相似文献   

3.
母亲年龄大了,就爱唠叨两件事:一是父亲,二是盆景。唠叨父亲是数落父亲的缺点;唠叨盆景是责怪盆景不给她争气,她那么不辞辛劳地养护,盆景却时不时回报她几片黄叶。有一次,为了讨母亲高兴,我顺着母亲的意思说:是啊,父亲年轻时不顾家,又很粗心,而且脾气暴躁好  相似文献   

4.
父亲     
父亲下岗了。其实,父亲本不会下岗的,全厂百余号人,谁不知道父亲“李能手”的大名呢?然而他确实下岗了,这都怨他那“不开窍”的脑筋。早在减员前,主任就曾透风给他:“年纪大了,有希望干几年吃个退休金。然而现在又在减员增效,很难说呀……”那意思很明显,只要父亲开窍些,给主任些好处,下岗断然不会落到他的头上。我刚一提及这事,父亲大怒:“拍胸口问问良心,咱办事得光明磊落!”生活的重担压弯了父亲的脊梁,但没有压弯父亲的信念;生活的困苦熬白了父亲的双鬓,但父亲那颗跳动的心依然鲜红。为了生活,父亲又忙碌起来。整个下午,父亲都在修理那…  相似文献   

5.
爱的位置     
这是我上大学时的一件事。那天下午,公共课老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国王有三个儿子,他很疼爱他们,但不知传位给谁。最后,他让三个儿子回答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大儿子说:“我要把父亲的功德制成帽子,让全国的百姓天天把您供在头上。”  相似文献   

6.
袁小虎 《老友》2009,(1):21-21
我的邻居娄一月是一个老医务工作者,他祖孙三代都是知识分子。过去他有个毛病,动不动浑身打颤。解放那年,娄一月刚出生。他的父亲是一个穷书生,欠了一屁股债,是共产党帮助他把一身债甩掉了,他一家人很感谢共产党。他父亲从小教育娄一月,一定要跟党走一辈子,步步紧跟,寸步不拉。  相似文献   

7.
亲情:铭记着父亲的养育之恩——母亲是心目中的第一大恩人——把二哥视作恩人胡适在虚龄五岁之前,同父亲胡传共同生活两年多。当时似懂非懂,故而影响不深。即便如此,也铭记着父亲的养育之恩。他在《四十自述》中追忆道:“我小时候也很得我父亲钟爱,不满三岁时,他就把教我母亲的红方块字教我认。”“我念的第一部书是我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师》,他亲笔抄写了给我的。这部书说的是做人的道理。”其中有这样几句:“古之学者,察于人伦。因亲及亲,九族克敦;因爱推爱,万物同仁。能尽其爱,斯为圣人。”这部书,胡…  相似文献   

8.
宋太宗赵匡义一生戎马兵戈,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武皇帝的印象。其实他还是一个雅好诗书,特重文治的帝王,这方面的事一般人就很少注意了。宋太宗很爱读书。他哥哥赵匡胤就是个一生都爱读书的人。宋王朝重文抑武的国策与此不无关系。太宗的父亲领兵打仗之余,很注重儿子读书,“破州县,财物悉不取,第求古书遗帝(匡义),恒饬励之。帝由是工文业,多艺能”,“讲学以求多闻”。太宗晚年自述曰:“朕年长,他无所爱,但喜读书”  相似文献   

9.
他即将大学毕业,一直渴望拥有一辆跑车。于是,他跟父亲说了自己的想法。随着毕业典礼的临近,他期待着父亲给他—个惊喜。终于,在毕业典礼的那天早晨,父亲把他叫到自己的书房,告诉他,自己是多么爱他,为有  相似文献   

10.
身为“80后”的倪海琼,给人的感觉很稳重、很低调。作为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他既没有豪华车也没有时间娱乐,满脑子都是工作和责任。他有自己的想法,但更多的时候却被父亲的经验所折服。  相似文献   

11.
高小宝 《社区》2013,(11):31-31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两个人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 第一个人是我家的亲戚,是位木匠,在我们那一带名气很响。有一年,我家要做一些家具。把他请了来。父母对他特别尊敬。我颇不以为然地问父亲为什么要那么周到.父亲说:“我敬的是他的人品和本事!”就因为父亲这句话.我暗暗对他多了关注。随着他完工成型的家具越来越多。我开始对他的手艺佩服起来。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神通     
仲利民 《可乐》2008,(12):34-34
家藏万贯,不如出个硬汉。父亲在外很有人缘,大家对他评价很高。在家,我和母亲却烦他,看不惯他一副舍己为人的做派。没考上大学,父亲又不能为我谋得体面的职业,我只好外出打工。临行前,父亲给我一  相似文献   

13.
父亲从1925年就拿起那支如椽的大笔走上文坛,70多年来,在这块沃野上笔耕不息,至今已出版诗歌、散文、小说、诗论、古典诗文赏析和毛泽东诗词研究等多方面的著作70徐本,为中国现、当代文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声名,车誉国内外。在他92年风雨生涯和他的全部作品中,人们可以深深地品味出一个大大的“爱”宇。是呵,父亲的生命中充满了爱。他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爱火热的生活和为之献出毕生心血的文学事业,他爱孩子,爱亲友,爱一切充满生命活力的事物……麻雀与口火凡是熟悉父亲的人都知道,他爱麻雀是出了名的。我们家住的是…  相似文献   

14.
善良的种子     
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约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相似文献   

15.
爱情纽扣     
父亲第一次突发脑溢血是在去年春天,那次,经医生全力抢救方转危为安。他在医院住了两个星期,就强烈要求出院。我其实希望父亲能在医院多住几天。自母亲病逝后,他一个人守着空空荡荡的大屋子,太寂寞了。回到家收拾停当,父亲叫我在床边坐下,他从床头柜里拿出一个布包说“:听说得过脑溢血的人,很容易复发,复发了就很难过那个坎儿,我害怕出现那种情况,所以,提前给你交代一些事。”我说“:爸,你好好的,说这些干什么!”父亲摆摆手,打开了那个布包。布包里有存折、房产证之类的东西,父亲一一交到我手里,又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块花手绢。我以为是什么贵…  相似文献   

16.
爱里藏爱     
姨夫和小姨又来了。 姨夫每一次到我家里都兴高采烈,因为这里有好酒。他是个爱酒的人,每餐必饮酒。而且,恰恰遇到了父亲也是喜酒之人,于是两个凑到一起,往往有说不完的话,而且每饮必醉。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台湾少年,他出生在很偏远的山区。小时候,他每天随父亲、兄长在椰风蕉雨中挥汗如雨,忍饥挨饿,在田间地头不辞劳苦地辛勤劳作。初中时,他有两个超越凡人的梦想:一是当个作家,二是去埃及。这两个梦想便成了他的人生目标。有一次,他看埃及地图出了神,忘了给父亲烧水,愤怒的父亲给了他一记耳光,并喝斥他说:"我保证你这辈子也  相似文献   

18.
与父共眠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老营盘里每年老兵“流”走了,又有新兵“补”进来。每到年末看到新兵进来,总要回想起自己当新兵体检时,与父共眠的往事。记忆中,觉得从小就没有与父亲在一起睡过觉。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说,是个小男子汉了,一个人睡吧。于是,便一个人在厨房临时摆的小床上,一睡就是十几年。一个人睡厨房,就意味着离开了妈妈的怀抱,离开了妈妈温馨的呼吸陪伴着走向梦乡的惬意。于是便恨父亲。觉得父亲不爱我。再加上父亲不苟言笑,不陪我玩,不给我买玩具,越发觉得与父亲没有感情,以至于和父亲天天在一起,见面也不多说话,好…  相似文献   

19.
吴闯是我高中同学,他家是农村的,家里很困难,父亲早年因患类风湿而瘫痪,家里家外全靠他母亲一个人忙活,既要照看他父亲,还要每天在田间辛苦劳作,用挣来的钱给他父亲治病、供他上学。吴闯很聪明,也很用功,学习成绩一直是前几名,连老师们都说,他将来考上个重点大学没有问题。然而命运却总是捉弄人,就在吴闯读完高二准备升入高三的那一年夏天,他的母亲忽然昏倒在地里,等人们发现把她送到乡里的医院时,人已经不行了。吴闯大哭了一场,在众乡亲的帮助下把母亲安葬了,  相似文献   

20.
深沉的父爱     
父亲生病了,住进了医院。每天,不论多晚,儿子都要跑到病床前为父亲洗脚。他给父亲轻揉着脚板,心里涌起阵阵酸涩……父亲却显得很平静,温柔地看着已过而立之年的儿子为他忙这忙那,眼睛里满是慈祥和满足,似乎要把这份无言的交流,永远留在儿子的心中。父亲不善言谈,却是个乐观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