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糜海波 《学术论坛》2006,2(10):32-35
文章认为中西传统功利主义思想的理论共性是主张以利来规定义,德行为功利服务,把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视为道德的最高理想,肯定了个体追求功利的合理性;它们的学术分歧是前者主张人我两利、社会功利本位,强调志功合一、义利并重以及节约论的功利主义思想;后者主张合理利己主义、个人功利本位,强调效果论、重利轻义以及幸福主义的功利主义思想。它给我们的启迪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功利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的义利观为价值导向,确立人本理念,弘扬人本精神。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义利观对毛泽东的义利观来说 ,在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等方面主要表现为继承和坚持 ,而在评价义利的根本标准和基本原则等方面则更多地体现了发展和创新。本文对此作了具体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孔子、墨子义利观之比较--兼论两种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孔子重义罕言利和墨子尚利贵义的两种义利观的分析比较,指出孔子的义利观统一在义上,义为核心;墨子的义利观是以利为本,义利并举;同时指出两种义利观在中国人观念上的影响.对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义和利的关系,提出几点建议义和利都要兼顾;把义和利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和发挥义的内在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4.
5.
王船山的义利观即对“利”在心理与行为上应持的处置态度,有先利后义、先义后利、义利和合三个基本层次。边沁认为判断行为“义”与不“义”的标准是“利”与不“利”;王船山坚持“善”是人性之独的儒家传统,反对唯利是图。边沁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其功利主义容易走向泛道德工具主义;船山认为正确处理公利、私利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公利”大于“私利”。边沁的功利原则并不能指导人们正确处理公利与私利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传统义利观的反思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义轻利”、“义利相兼”是中国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 ,公利高于私利 ,民族、人民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这一传统思想的优秀成分。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就是在发扬传统义利观优秀成分的基础上 ,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确立的以义利同在、义利统一、义居首位为基本要求的一种新型的义利观。它的确立对于当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义利问题,是中国儒家伦理道德观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义利的平衡、和谐,是社会协调发展、组织稳定的重要前提.儒家文化关于"正己"的义利观、"治人"的义利观以及既重视眼前之利、更重视全局之利等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儒家义利观和现代管理的关系,探索现代管理科学化这一课题,显然是不无裨益的.应当古为今用,合理弃取.  相似文献   

8.
周四丁 《理论界》2012,(4):133-137
孔子以周天子的利益为义的内涵、以周礼规定的正当利益为私利的内涵,主张利在义中的义利关系,运用道德的手段建设义利关系。墨子以民众利益为义的内涵,以利他为私利的内涵,主张义利等同的关系,运用兼相爱、交相利的手段建设义利关系。韩非以诸侯国利益为公义的内涵、以臣民合法利益为私利内涵,主张义利相生的义利关系,运用法律制度来建设义利关系。  相似文献   

9.
黄绾义利并重、有着强烈功利主义色彩的义利观,及所提出的反虚务实、肯定私欲的价值和重视理财等观念,影响后世深远,对于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构建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概念,是我党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第二次提出的,它对两个文明建设有着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从长远讲又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倡导和宣传社会主义义利观,要研究它的科学内涵从识它的本质,找出它的特征,实践其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11.
姚礼明 《学术界》2007,(1):39-48
中国的"封建"与西欧的"feudalism"在各自母体的政治文明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但实际上,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国的"封建"与西欧的"feudalism"毫无瓜葛,都是各自独立产生和发展的,尽管中国的"封建"比西欧的"feudalism"早了两千多年.随着西学东渐和全球化的展开,这两股原本互不相干的潮流在最近的一百多年里却汇集起来,对中国最近的百年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对上述状况进行了系统疏理,并在文末提出了翻译中的语义失落问题,或许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态思潮发轫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在人类和整个地球存在严重生态危机的背景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国内外学者不仅致力于具体文本所体现的生态思想研究,而且进一步深化了生态文学理论.但涉及中西方生态文学的比较性分析尚不多见.本文从分析中国及西方生态文学创作状况入手,对中国生态文学与西方生态文学的共同点、差异性及其发展趋势作了较为详尽的比较性分析,旨在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倾向,彻底消除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实现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及诗意栖居,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政治学作为人类思维和社会实践的产物,在中西方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就政治学的传统而言,西方一直存在民主政治和君主政治两大传统,它们存在着"连续性"之关联和"否定性"的特点;中国基本上只存在着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与中国古老的文明一样漫长而绵延不断,呈现出"连续性"的发展态势。也就是说,西方政治学的发展一直居于一种竞争态势,而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一直处于一种非对抗态势。正是这种不同的发展态势,才使得中西方政治学在研究范畴、研究方法、理论表现、现实功能和同宗教的关系等方面表现出许多相异的特征。在这些特征的支配下,中西方政治学在近代一经相遇后,便呈现出冲突与交融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汉字、彝文、东巴文都具有悠久的历史,都属于自源文字,它们之间既有共性,又有着各自鲜明的民族特征。通过对这3种文字起源神话的共性和个性的研究,不仅可以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揭示不同民族的先民在原始思维上的某些共同特点,更为客观而科学地认识这3种文字各自的起源问题,而且还可以为普通文字学意义上的自源文字的发生学理论提供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文化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水文化构成了中国人生态本性,而盐文化则造就了西方人的科学精神。水文化及盐文化各有千秋,特色鲜明,水文化具有通融性,强调以和为贵,而盐文化则强调整齐划一,强调勇于有为。世界趋于大融合时代,需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将文化间的碰撞与交流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同时也有利于管窥当前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发展的特性及社会文化的本质,以便有效地开展社会文化方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孙丽明 《学术探索》2012,(10):130-132
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中西方语用原则方面的使用差异:具体介绍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语用原则的具体内涵以及在文化方面的对比差异性,目的是为了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运用语用原则并尽可能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误,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中西方的语言文化交流,说出地道流利的英语。  相似文献   

17.
宁晓洁 《学术探索》2014,(4):101-104
现代社会对于人文精神的关注表现在多个领域之中,人文精神归根到底就是有关于人的关注和思考,在笔者看来与人文精神表达最为密切的莫过于文学创作中对于人的关注,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人类主观意识的外在表达,是人独立思考的固化形式。本文即是在探寻中西方文学中对于人文精神构建基础的分析之上,从中西方文学的起源和发展轨迹中对中西方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进行探究,分析其人文精神侧重和表达的不同之处,以更好地理解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两千多年中西文学的发展历程在宏观上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可比性。中国文学的发展特征具有明显文体上的单线突破 ,而西方文学的发展则以思潮的推进、流派的更生为主线。本文从宏观上梳理了中西文学的发展脉络 ,探讨了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 ,同时论述了这种宏观上的比较于今所具有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方行政忠诚的思想渊源及其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论是儒家文化绵延的中国,还是极具理性精神的西方,行政忠诚在政治的运作过程中都体现了其无穷的魅力.行政忠诚是行政人员自我发展的需要,是行政组织有效运作的保障,更是人民利益最大化实现的必备前提.为了更好地让行政忠诚思想为今人所用,对传统行政忠诚的思想资源进行梳理,提出并扬弃与创新的基本思路,是件非常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任艳 《阴山学刊》2011,(3):119-124
Effective teaching has always been a goal pursued by teachers as a part of education both from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society,for it to some extend is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society.In this essay,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conception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ll be discussed.In doing so,their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can be seen clearly,which will help the cross-cultural educators to understand their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learning sty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