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要实现党在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目前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是 ,我国农村劳动效率低下 ,农民素质不高 ,农业的比较效益以及政府对农业的投入都比较低。因此 ,政府必须以人 (农民 )为本 ,城乡统筹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提高农民素质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引导农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相似文献   

3.
文章构建了农民包容性增收循环模型,细化了农民增收的七条路径,并结合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平乐村农民的增收实践,研究了公司与农户在产业化经营中的相互关系,以及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权益和利益的变迁。研究指出农民增收的路径:第一,提高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第二,鼓励和支持以农产品为基础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第四,明晰土地和房屋的产权,加快农村土地和农村房屋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第五,加大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性支付力度;第六,借鉴印度的包容性金融的经验,重点推进农村微金融的快速发展;第七,加快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促进城市产业向乡村转移。  相似文献   

4.
在对国内外关于FDI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的基础上,就FDI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因素从教育、政府政策、开放经济等方面作了具体分析:并应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就FDI与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判定,得出FDI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格兰杰原因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应用面板数据就FDI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回归,并得出了在目前的经济情况下,FDI扩大了江苏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6.
作为数字时代重要的新型人力资本,数字素养成为农户生计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素养的提升使农户能够更好地应用先进技术、获取市场信息、拓展销售渠道、增加非农就业创业机会,从而产生显著的收入增长效应。采用“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2020年的数据,从数字设备操作、数字资源获取、数字技术应用、数字意识4个维度选取18项指标评价样本数字素养,实证检验数字素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户数字素养提升能够显著增加其人均农业收入、人均非农收入和人均总收入,该收入增长效应对流动性约束较强的农户和非城郊村的农户更为显著;数字素养可以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路径增加农户农业收入,也可以通过促进家庭生计多样化的路径增加农户非农收入。因此,数字素养不仅具有显著的农户增收效应,而且有助于长尾群体共享数字红利,应在加强和普及数字素养教育的同时,重点帮扶数字弱势群体以缩小数字鸿沟,并切实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促进农户生计多样化,充分发挥数字素养的农户增收效应。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加直接激变农村收入结构的变化。通过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都存在正向影响,但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居民收入结构演变的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结构演化将会推动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总量生产函数中引入人力资本结构因素,定量估算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结构效应的大小,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结构是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政策含义是,为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注重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同时,也要对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尤其是对培养、引进和保留高层次、拔尖工程技术人才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缩小社会经济差距是否会促进居民健康是学界长期关注并争论的话题。既往文献多集中在经济收入客观侧而忽视了人们生活感受的主观侧,窄化了对社会发展的理解。主观幸福的分布态势是衡量社会发展状况时所不应忽视的,其也可能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的增进。基于对CGSS 2005—2021多期重复截面数据的分析,考虑遗漏变量、测量误差和反向因果等问题,一系列回归结果稳健地显示:在控制收入差距的条件下,一个地区的幸福不平等越高,居民的自评健康水平越低。进一步解析表明:这一关系的驱动机制既包括“机械关联效应”,也包括“社会情境效应”;而社会情境效应的影响作用在幸福不平等的地区间差异和地区内变动中都有体现。这些发现拓展和丰富了健康社会学的相关文献,为更好地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选取中国西部地区40个区县2001—2011年的经济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金融发展、人力资本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整体上看,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和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金融发展、人力资本投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正向效应在经济发达地区非常明显;相反,受金融资源"嫌贫爱富"本性和金融发展"门槛效应"以及人力资本外溢等因素的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投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设计本身存在的缺陷 ,个人所得税的功能不但难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有效的发挥 ,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社会分配不公。文章通过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分析 ,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远远低于GDP平均增长率.通过对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1978~2008年Panel Data数据研究,我们发现,经济结构调整是影响农村人均收入的重要因素,对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率有负面影响.农村物价水平的波动对农民收入增长率也起到负面作用.对此,要积极采取措施对农村中的资源要素流动进行合理引导,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要注意反哺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金融支持.政府需要发挥好宏观调控的作用,防止农产品生产资料和农村消费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纳税遵从问题的研究成果,在分析A-S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统计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使用面版数据,分析了个人所得税的逃税规模和纳税遵从度问题,并分析影响纳税遵从的因素。我们发现该模型基本符合中国的情况,但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个人所得税对经济系统影响的探讨--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自1980年制定以来,虽经多次修订,但由于改革力度不大,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现状.本文以浙江省为例,运用宏观经济恒等式,阐明了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及免征额变动对经济系统的影响,并分析了浙江省相关经济指标,提出了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基于长三角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构建市场一体化指数数据库的基础上,研究了长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发现:市场一体化的增长效应依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低经济发展水平阶段,市场非一体化带来经济增长;而在高经济发展水平阶段,市场一体化带来经济增长.这个结论有助于揭示市场(非)一体化的产生原因,并为理解我国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的行为差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很多,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制度性因素造成的。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农民增收的最大障碍。在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中,产权制度、户籍制度、财政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创新,为农民增收创造了前提条件。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农民权益保障制度以及环境保护制度,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民收入增幅下降的阶段性结构性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 8 0年代后半期和 90年代后半期 ,我国农民收入两度出现明显下滑态势。如果说 ,前一次是由于工农产品比价复归所导致的 ;那么 ,后一次则是由于城市化严重滞后所引发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探讨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十五计划纲要提出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但 1 997年以来 ,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四年下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因此 ,新形势下要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有四条途径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非农产业和小城镇建设 ;清费治乱 ,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9.
20.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为缩小城乡差距,振兴乡村发展,必须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农民获得感。在经济新常态下,财产性收入作为收入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逐年增加,存在较大的可挖掘空间。探究当前农民财产性收入在收入分配、土地制度、金融体系、农民意识方面的制约因素,对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要做出针对性的政策优化: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促农民增收、基于承包地和宅基地确权保护农民产权、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以拓宽农民融资渠道、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以培养农民投资理财意识,确保农民资产增值的制度性供给,为农民增收提供不竭的内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