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自治理理论兴起以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政府治理模式的研究从未停止。政府治理模式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环境发展的变迁,随着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中国已经进入网络时代,政府的治理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和交互性对政府的决策模式、政府治理的监督模式和政府治理过程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网络时代中国政府应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参与—协商治理模式,进而厘清参与—协商治理模式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参与—协商治理模式的要素,指出参与—协商治理模式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运用规范分析和实例分析的方法,对信息社会与公共行政的新模式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变迁,主要从改变原有的经济形态、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形态、公共行政管理部门的组织形态等方面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提出挑战;为回应这些挑战,公共行政模式可以从公民参与到开放民主、从社区建设到和谐家园建设、从信息公开到信息共享、从层级治理到网络治理等发展路径出发,探索信息社会条件下公共行政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海域是一个大国利益聚集、各类海洋挑战凸显、域内国家矛盾重重的区域,海洋治理难度极大。面对诸多挑战,近年来东盟沿着一体化的路径多渠道入手开展区域海洋治理。目前,东盟在应对东南亚海域各类海洋挑战方面的合作已经展开,东盟还构建并逐步完善了区域海洋治理机制并加强了与区域外部大国的海洋治理合作。东盟的海洋治理行动呈现出三个特点:各成员国协商一致、归属于一体化进程下的功能合作、区域外部大国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是一个批判与建构相统一的过程,这种批判与构建既有哲学批判与建构,又有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建构。通过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确立了自己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哲学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揭示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分离的实质以及克服该分离的途径,实现了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扬弃。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于我国转型期的社会治理创新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政府应大胆放权于社会组织,帮其提高治理社会事务的能力,激发其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从而形成社会组织与政府治理良性互动的共治机制。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治理语境中的多利益相关方模式,同传统的政府主导决策过程不同,主要指不同的利益相关方能平等地共同参与和影响互联网治理过程。本文详细解释了"世界信息社会峰会"以来,多利益相关方概念的来源和沿革,以联合国发起的互联网治理论坛为例,具体分析了多利益相关方模式的具体实践经验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快速发展和"市民记者"的崛起,冲击了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传统的信息发布机制,对地方政府有效应对危机、妥善解决突发性事件构成了新的挑战。文章在剖析危机管理中我国地方政府媒体引导现状及其发展基础上,认为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建立"多元主体"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地方政府有效应对危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问题的出现使传统安全观受到挑战,冷战后时期的安全观出现了由传统安全观向新安全观的结构性变革。新安全观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还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传统安全观由于其历史影响以及现实的冲突,使得传统安全观仍将在国际安全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社会合作管制具有独特的内涵和要素,但与社会自我管制、行政高权管制并非是完全替代的关系。在参与治理的推动下,传统的政府高权管制有所缓和,但难以撼动其命令—禁止的管制模式,而社会自治的治理模式则促进了社会自我管制的兴衰。随着参与治理、社会自治模式分别被合作治理模式所替代,今后在合作治理主导下的管制模式无疑将走向社会合作管制的康庄大道。我国社会建设的发展、国家与社会的特殊关系、转型期的权力格局等特殊背景决定了社会合作管制兴起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9.
市民社会的发展促使社会组织的诞生与成长,而社会治理的理念和精神也要求社会组织的参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学理基础主要有协商民主的发展和协同治理理念的确认、社会制约权力理论以及宪法规定的结社自由。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功能主要包括系统治理功能、依法治理功能、综合治理功能和源头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问题的出现使传统安全观受到挑战,冷战后时期的安全观出现了由传统安全观向新安全观的结构性变革。新安全观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还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传统安全观由于其历史影响以及现实的冲突,使得传统安全观仍将在国际安全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理念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诠释了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民法典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鲜明体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为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保驾护航。民法典规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特色,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强化了价值引领。民法典规范通过民事权益类型化完成了对民事主体私权益的系统构建,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完善了私权体系。民法典规范通过修改关于物权与合同的大量法律条文,鼓励市场交易,维护交易安全,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构建了有效的交易秩序。民法典规范通过新增或者完善诸多民事法律制度,促进民事立法体系化与科学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从火山喷发的构造环境、火山喷发旋回特征出发,结合原始岩浆来源、火山岩岩性特征、火山喷发类型等,总结了徐深气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喷发模式,分析了其对储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切穿基底的深大断裂在火山喷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的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 个旋回,旋回I 对应YC1III,旋回II 对应YC1II1 和YC1II2,旋回III对应小层YC1I1 和YC1I2。火山喷发以裂隙–中心式喷发为主,中心式喷发为辅。火山喷发模式控制着不同类型火山岩相的发育特征。靠近火山口的爆发相的高部位、溢流相下部亚相、顶部亚相、上部亚相、火山通道相的火山颈亚相等是有利的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安全治理语境中,欧盟堪称具备制定和执行安全治理政策功能的主要区域性国际组织,其在国际及地区安全治理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以安全治理的若干政策工具为分析框架,运用翔实的资料,梳理并归纳欧盟在近年来所发展出来的安全治理手段,并分析其在当前国际安全治理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14.
虚拟社会的高度繁荣带来了多个领域的新型安全问题,对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形成了冲击.在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高度融合的今天,虚拟世界的安全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能否科学地合理应对,已经成为关系到虚拟社会乃至现实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需要对安全问题的成因加以探究,通过培育健康的虚拟社会心态、培养高度的网络文化自觉、提升技术与管理的融合、建立多元主体治理模式等措施,消除虚拟社会中的风险威胁,促进虚拟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层次变革,社会各项事业正在面临深层创新与发展。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多元化社会矛盾所导致的突发事件大量出现,为我国社会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突发事件形成的原因不仅有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的诱发、基层政府社会治理水平的不足、社会自我调控能力的薄弱,同时也有法治建设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保障的诸多漏洞等。因此,必须要从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政府的社会治理水平、培育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推进法制与社会保障建设等途径入手提高整个社会防范与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也是我国政府转型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公民社会在构建服务型政府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发生了转变,一个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慢慢成长起来。本文以公民社会为视角,分析了公民社会在服务型政府构建过程中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公民社会,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东盟地区治理强调参与、伙伴、磋商与共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与该区域“软”地区一体化相吻合的趋势。自金融危机以来,东南亚经历了深刻的制度变迁,建立在各国和谐共生基础上的软治理模式正在成为地区合作的新动力。东盟日益成为一个具有“内生特质的、多功能的次地区综合安全共同体”,并逐渐深化对安全领域的共同诉求。这种诉求的内在动力,是在国际制度层面寻求构建东南亚自身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8.
人类安全议程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人类安全研究大多局限于20世纪50年代的传统主题,如援助机构、联合国发展和经济增长模式等。近年来,城市地区安全问题、发达国家人口、原住民族、商业利益集团、新全球治理和三方合作等日趋成为影响人类安全的新变量,应该纳入人类安全议程研究范围。其中,跨国公司在冲突管理、冲突化解与和平重建中的角色增进了政府、社会和企业的互动合作关系。“多行为体治理”与“多层次治理”相结合的组织机制突破了国家间合作的传统谈判机制。总之,只有以社会安全为“增量”,以人类安全为“根本”,以环境安全为“超根本”,同时兼顾边缘群体安全,不断拓展安全建设新途径,才能实现动态的、可持续的人类安全。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构筑了网络空间。作为最具当代意义的社会公共空间,网络空间孕育产生了全新的人类虚拟生存方式和虚拟社会的社会存在形式,网络空间及空间转向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充满诱惑和生机的新兴领域。网络空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提供了新的实践环境,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面临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多重压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网络空间延展困境、大学生思想行为失范等诸多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互联网发展要求,强化网络空间问题意识导向,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从网络空间这一个全新的层面去寻求解决方法,提出更具解释力、影响力和说服力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构图。立足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和主体性思想,基于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创新发展体现在系统重构与协同共建、信息生产与供需平衡、秩序调控与活力创造、动态开放与价值对话四个方面,从而分别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理念、方法、路径和机制创新。其中,理念创新是根本,方法创新是关键,路径创新是基础,机制创新是保障。  相似文献   

20.
基于北极战略价值和治理挑战的考虑,奥巴马政府制定了北极战略。美国的战略目标是获取北极事务的主导性话语权,强化对北极治理的关键性影响力,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其战略利益体现在保障军事安全、经济安全和领土安全等方面;战略坚持“和平利用、技术先行、创新制度、上下联手”的行动原则,并在经济、军事、外交和科研等方面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行动措施,指明了今后的行动方向。北极战略的未来成效,取决于美国的国家能力、合作意愿、大国博弈以及全球治理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