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以来,对沈从文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他的小说创作上,对于其散文创作,研究者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其30年代的《湘行散记》等作品,相对忽略了他40年代的创作。仔细研读沈从文40年代的散文,发现这些抽象散文与他当时的心态息息相关,可以看作是他在外界痛苦、寂寞、压抑中对于自我灵魂的坚守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由此,以《七色魇》文集为例,讨论沈从文在40年代的创作精神。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与劳伦斯在各自的作品中表现了对人类文明进程关注的文化心态。劳伦斯立足英国工业社会的文化背景,表现工业文明对人及其两性关系的异化,探索西方文明社会的出路。沈从文则主要是在半封建的或前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乡村和都市的背景中,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表达着对都市文明或直接、或间接的批判态度,试图用乡民身上充溢的生命力为老迈龙钟的民族注入活力,实现民族再造。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对沈从文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他的小说创作上,对于其散文创作,研究者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其3O年代的《湘行散记》等作品,相对忽略了他4O年代的创作。仔细研读沈从文4O年代的散文,发现这些抽象散文与他当时的心态息息相关,可以看作是他在外界痛苦、寂寞、压抑中对于自我灵魂的坚守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由此,以《七色魇》文集为例,讨论沈从文在4O年代的创作精神。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沈从文文学思想倾向的来源及其在创作实践中的表现,揭示了沈从文作品中都市文化的独特视角,试图阐明沈从文文学活动中颇具个性的创作方法和作为都市文化对立面而存在的乡村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并进而指出沈从文文学思想的构成和传统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沈从文人生观、价值观出发,展现沈从文心中的理想世界。沈从文在“都市文明”面前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情结,都市文明压抑得他透不过气来,而湘西文化所赋予沈从文的优越感使他对都市文明不屑一顾,他那种“乡下人”的气质,令他不止一次地“否定”现代文明。家乡观念的认同感,又使他对湘西老家尤其热爱。文章对沈从文笔下三种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从感性上,认识沈从文是如何表达对人类的爱和宽容。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与张承志都是城市文化的闯入者,在社会大变革时期,他们以独立的价值判断、独特的审美视角,再现都市文明与乡土文明在人情与道德间的冲突,完成其对民族文化人格虚构的理想。由于对乡土文明的情感和认识方式的差异,自然地形成了他俩作品不同的色彩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的故事意识和小说理念从创作初期就交织纠缠在一起,并在他以后的叙事进程中呈现出悖论关系。作为一个"文体家"的定位正体现在沈从文的故事模式及其与小说理念的悖论式的内景中。20世纪30年代成熟期的沈从文往往在小说中自觉而且刻意地营造一种讲故事的语境。对故事语境的自觉,同时体现的是自觉的小说意识。沈从文的创作因此既表现出由故事形态向现代小说模式演化的渐进历程,又表现出对叙事意义的艰难探寻,最终以其对"叙事"的自觉超越了"故事"与"小说"的二分,呈现出某种本体性。审视30到40年代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可以发现一个乡下人是怎样从乡土闯到都市,逐渐在大学体制中变成一个孤独的都市现代人,最后作为一个曾经的"讲故事的人"走向"死亡"的象征性过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沈从文的湘西与都市人生阶段,指出其在湘西文明和都市文明的碰撞之下,产生了重建民族品格的理想,即他希望两种文明不断融合,从而诞生一个既文明强大而又具备传统美德的伟大民族。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美学观念中的"超人"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0年前后,沈从文的诗歌、小说、散文和文论作品,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超人”意识。尤其是他的文论,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带有尼采、叔本华直觉感悟式的哲理意味,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可以听到尼采、叔本华的有关“审美愉悦”的回响。在对现代都市文明的批判上,沈从文又跟卢梭、康德有些接近,但西方哲人是站在哲学的角度对文学的“玄思”,沈从文是站在艺术家的立场对文学的哲理阐释。  相似文献   

10.
<正>沈从文的作品反映了现代都市“文明”的崩溃,描绘了乡村民风的隽茂;剥开了绅士阶级华丽外衣掩盖着的腐朽,折射出“抹布阶级”那不易被人视觉的灵光.从创作主导倾向上看,他始终站在“抹布阶级”的立场上,对下层人民怀着特别的“温爱”,“带着一幅冷眼睛和热心肠”,描写他们人生的种种不幸.在沈从文那卷帙洁繁的描写下层人民人生形式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看虹录》、《摘星录》等是沈从文 40年代的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藉着和声作曲方法表达一种“向虚空凝眸”的抽象印象,探索生命的神与美。沈从文试图通过这些作品在抽象思索的热情中重新给人好好地作一番诠释, 创造一种与过去情感十分相近的诗,以使生命得到平衡。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的初期创作具有明显的试笔性质,就总体而言,是以自我抒写为中心的,这种自我抒写对他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在其抒写都市生存苦闷与皈依湘西乡土的作品中明显地表现出来。从沈从文初期创作的自我抒写中,不仅可以发现沈从文步入文坛的复杂心路历程,而且可以把握到其艺术风格与创作格局形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文学创作中,沈从文的作品独树一帜,显示出与其他乡土作家殊异的风格。沈从文作品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其中尤以湘西乡村社会为背景的小说系列最为动人,而其情感状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沈从文的作品中不断出现对生命的沉思与对抽象的追求.人的生命的脆弱与有限,引发他的沉思.他主张,人必须具有"幻想或理想"的精神形态,要求索人生哲学,要确立生命的神性,要在艺术创造中寻求抽象之美,使生命从有限趋于无限.沈从文试图以文字符号,来追述、描摹幻觉中不脱离感性具体的美的抽象形式,其实验性作品<看虹录>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但这类抽象的追求,也会使沈从文原与卢梭同调的"自然状态"的浪漫审美取向被干扰与消解.  相似文献   

15.
用弗洛伊德的梦的理论来分析沈从文都市小说的文本意义.沈从文都市小说既非是为创造一个与其湘西世界相媲美的都市世界,也非为泄一己之愤的工具,而是以梦的伪装形式,歪曲地表达他的欲望满足,即找寻理想的生存方式.沈从文都市小说中不合理性、极端偏执的思维方式,正与梦中的思维形式相吻合,这正是沈从文在小说中对都市人物进行极端丑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二、三十年代沈从文固有的文学观念与四十年代文学观念的相互抵触碰撞,使得沈从文逐步意识到个体的渺小与时代潮流是无法抗衡的.他不甘心附和,偶尔也发些偏激的言论,但这些举措对于扭转大的文学观念是徒劳的,对自己的文学观念无济于事,于是在坚守与退让中矛盾重重.本文从沈从文1938--1949年作品的读解入手,以他的生平及复杂人生经历为背景,通过对沈从文特定时间的创作精神和心理探寻,力图敞开一个智者的心灵世界,并展示出在二十世纪中国特定文化语境中,沈从文这一代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心理悖论和精神苦旅.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上海创作时期,以湘西本土文化代言人的身份,针对现代都市文明的虚伪、堕落和汉儒家理性文化的机械、板滞,对包括苗、瑶、土家、侗等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湘西文化的地方性知识系统进行深度描写,来展示湘西异样的生活世界,揭示湘西文化的精神特质。这种对湘西文化的本土阐释,是把湘西文化作为都市文明的反观之镜,也是作为拯救现代都市文明诸多病态的良方,这是沈从文此期的文学题材选择与创作思想的人类学向度。面向边远之地,聆听异域之音,寻找文化他者,以此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思想资源,这是沈从文对中国文化转型时期所存在的中国文化复兴问题的积极应答。  相似文献   

18.
对于沈从文的乡土小说,研究人员与普通读者是津津乐道于作品中的田园、视景和牧歌情趣。殊不知田园视景背后隐藏着狰狞与险恶,田园牧歌声中沉潜着愤怒与呐喊:作品在展现湘西风俗时,同样从批判角度观照其落后的一面;在凸显边地地域特色的同时,沉重勾画边民的生存挣扎图像;在鞭挞都市病态人性的同时,不忘批判湘西的简陋人性。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在创作初期以湘西本土文化代言人的身份,对湘西文化的地方性知识系统进行深度描写,揭示湘西文化的精神特质。这种对湘西文化的本土阐释是把湘西文化作为都市文明的反观之镜,也是作为拯救现代都市文明诸多病态的良方,这是沈从文此期的文学题材选择与创作思想的人类学向度。这种缺失现代历史理性的价值取向必然受挫。沈从文的民族感情和民族自尊同历史理性尺度之间的冲突,正是他文化困境的来源。历史理性是沈从文走出文化困境的必然之途。沈从文从本土文化阐释意识到历史理性的转变高度说明了他的文化理解阐释身份的全面置换,也揭示了他文化阐释的方法的自觉更新。沈从文从苗族、湘西区域意识到中华民族整体意识的逐步归聚,实际上是他跨文化思考、历史理性思考乃至对人"类"意识思考的结晶。这是沈从文对中华民族文化如何走向复兴问题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20.
魏本权 《东方论坛》2008,8(1):97-100,10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中,“邹平模式”代表了梁漱溟等“乡村建设派”学者发展乡村以引发都市的路径;而为学界长期忽视的青岛乡村建设运动则采取的是发展都市以救济乡村的模式。“青岛模式”与“邹平模式”代表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各界对乡村改造与发展道路探索的两个路向:从乡村走向都市抑或从都市走向乡村。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都市与乡村的关系角度对青岛与邹平乡村建设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无借鉴意义。在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中,青岛乡村建设运动模式已经具有都市“反哺”乡村、城市文明“反哺”乡村文明的意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