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建平 《学术月刊》2022,(3):183-192
“积淀说”在当代中国美学和哲学中影响巨大,但这一理论有着严重缺陷。首先,这种理论所持的理性积淀为感性的思路,造成美学的过度理性化;其次,内容积淀为形式忽视了形式有着自身独特的、不依赖内容的起源;再次,对“实践”也不能理解为依照理性来实施行动,而应该理解为“感性活动”。最后,“新感性”要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它既不能变成“理性的感性呈现”,也不能看成是原始本能的激情迸发。“新感性”是感性经验的积累,感性生命力的焕发,也是感性与理性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艺术在本质上是人的精神和生命活动的感性显现。感觉解放和感性革命的历史过程是进入现代文明不能超越和替代的历史阶段,它对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建构和反思都有积极意义。那么,感性如何推动现代艺术的发展呢?无论从文化史角度看,还是从西方艺术高峰角度看,抑或从欧洲文明史角度看,艺术、文化与感性都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几乎每一次文明的昌盛期都伴随着相应的艺术繁荣。可以说艺术既是文明的感性动力,又是文化的象征物。感性产生艺术,才有了艺术的存在;艺术用它特有的视觉符号和艺术形式表现人的梦幻和追求,唤起人的生命精神。笔…  相似文献   

3.
体验式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类教学活动中。高等艺术院校由于大学生专业性质及自身素质的特殊性,要求在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理论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相统一,突出体验;理性与感性相统一,以情感为主;规范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突出主体性的基本原则。应尊重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的主体性和教育的情感性、实践性、开放性,赋予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以人性美、感性美、内涵美。寓教于“演”、寓教于“行”、寓教于“乐”,采用“情景体验法”、“社会实践体验法”、“交流参与体验法”推行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程宏燕 《理论界》2011,(3):85-88
技术的感性文明是指人们在参与设计技术、制造技术、使用技术等过程中立足于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健康、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并将其外化在产品的功能和形式上。它是当代技术的内在规定,具有富有人文情感、生态学意义和未来学观念特征,是现代社会转向后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要素。技术的感性文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能够进一步从外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降低城市生存与扩张的风险;同时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5.
艺术作品只有经过表演才能成为审美对象,并且,只有放在创作者一作品一欣赏者的多维视野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审视。从这一认识出发,杜夫海纳对表演进行了全新的演绎:表演者的表演是将作品已包含的感性显现出来;创作者的表演是感性生成的过程:欣赏者的表演是协助感性呈现,并为之作证。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古希腊埃利亚派是对古希腊早期感性的自然哲学的一个反动,这些哲学家不再从感性的自然界中另找一个元素(水、火\气、无定形者)或一种规定性(数、逻各斯)作为万物的始基,也不再用这寻找出来的始基对感性的自然物加以解释,而是力求凭借理性的力量超越整个感性自然,并寻求对宇宙整体的抽象的普遍规定。这就达到了巴门尼德的“存在”和“-”的原则。当然,这种规定仍是针对整个自然界的,但哲学家们关注的已不是为这个那个感性事物找到它们共同的“始基”,并不认为只要找到这个始基就为整个宇宙定了性(从感觉或数量关系上…  相似文献   

7.
周书俊 《东岳论丛》2006,27(1):150-154
感性以及感性世界,是经验论和唯理论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感性以及感性世界,但总是把感性及感性世界当作“中介”,即通过感性及感性世界来联结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具体与抽象、人与自然和社会,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特别注重对象性的存在。整个世界自从确立了对象性的存在,就不再是抽象的自然界了,而成为了现实的、包含有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的自然界,是真正的自然界。这个对象性的存在,才真正展现出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不认为感性世界是全部哲学的基础,而只是说感性的对象性世界,即我们感觉以外的对象性世界是惟一客观现实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人的生存要遭遇各种意义体系,但又易于迷失在意义体系中,这是因为人们忘记了其体悟世界的最基本能力——感性直观。费尔巴哈是伟大的感性哲学家,他不仅恢复了感性在思想史上的地位,而且充分肯定了感性直观这一至纯至朴的认知标准。这一标准是检验任何概念、命题、理论和话语的认知规范。如此,问题的追问在于:感性直观的本原性、真确性和规范性是以感性自由为本体论前提的,如果感性不自由,感性直观的所有品性均无法达成。由此,感性自由就成为人类优化生存的基本条件,它需要在感性的无限拓展中实现。感性自由是人之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权利和政治理想的探寻,应以感性自由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是以感性存在作为哲学的出发点的,感性不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感性,而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感性存在,是人的感性存在,所以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与人本主义是统一的.但是,费尔巴哈所谓的感性和人依然是"哲学家眼中"的感性和人,依然是抽象的.他的感性本体论并没有贯彻到底,感性与人仅仅在观念中获得了统一,在现实中是分离的.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在于把感性存在进一步发展为感性活动,使感性确证了人的主体性,感性成为了现实历史中的人本身,这就是马克思的感性生存论.  相似文献   

10.
侯永刚 《兰州学刊》2005,4(5):72-74,77
在柏拉图主义的传统中,纯粹思维构造了一个超越现实、超越感性的自在自为的真理世界.思维成为绝对的行规定者,感性世界的存在,是由思维规定出来的.理性愈是超越感性,愈是远离现实、远离人的生命本身.费尔巴哈试图用他的感性原则突破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把哲学关注的目光从纯粹的精神世界中拉回到现实的感性世界,拉回到具体的、真实的人的世界当中.感性存在是实在性和真实性的确证,它是思维实在性的根据,承认思维的真理性,必须承认感性的真理性.费尔巴哈感性原则的伟大贡献在于他把感性看做是人的类存在,揭示了感性的社会性本质.但是,费尔巴哈巴感性仅仅看做是感性直观,没有看到感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他无法解释感性的异化.于是,在他最需要超出形而上学传统的地方,又重新返回到旧哲学的基地.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感性看做是感性活动,是人建构世界和自身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费尔巴哈的感性学说是对一切以往认识论意义上感性学说的批判,不是感性认识论,而是感性本体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是以感性存在作为哲学的出发点,体现在“我欲故我在”的本体论证明中,所以,他的感性本体论与人本主义是同一的。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从而开启了哲学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2.
论科研人员的信息素质与信息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信息素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科研人员信息素质的内涵由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观念等构成。信息创新应具备的条件是 :掌握丰实的信息量 ,有关联性反映能力 ,有战略性构造能力 ,有丰实的感性经验 ,有多角度的思考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信息创新的方式主要有 :综合择优创新 ,拓展创新 ,逆反创新 ,移植创新 ,联想创新 ,统摄创新。在信息创新中 ,多种方式往往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3.
现代知识论对传统理性主义的超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感性因素,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等;二是理性因素,主要包括概念以及同逻辑思维有关的各种因素;三是非理性因素,包括需要、目的、兴趣、情感、意志等等。与此相应,人的认识能力大体上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感性直观能力,包括感知能力、观察能力等等;二是理性思维能力,包括各种运用概念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如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其他同逻辑推理有关的能力;三是非理性认识能力,包括直觉能力、评价能力、想象能力等等。感性、理性、非理性这三个方面都是人的心理因素和…  相似文献   

14.
齐鹏 《河北学刊》2003,23(5):45-48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意味着人类由读写时代进入了视听的新感性时代 ,预示着人类将面临一场真正的革命 ,而革命的起点是人的感性革命。在数字化平台上 ,人类通过信息化和网络化形成新的感觉经验、感性方式、实践方式和思维方式 ,从而产生新的感性文化 ,创造新的文明 ,甚至产生新一代感性人。本文对感性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了考察 ,阐述了数字化时代新感性的特点 ,论述了新感性的价值、意义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所称“感性世界”,盖指那些包括主体人及其活动在内的、经人改变或由人创造的属人对象和人为系统。人为性、人化性和人的现实命运的相关性,是其真正实质;“现实的、感性的人”,“人的现实的自然界”,现实的、感性的社会,是其基本内容;感性的实践活动是其现实基础;而感性世界的独立性和整体性,感性世界的主体性和客观性,感性世界的历史性、现实性和未来性,感性世界的人化性和异化性,感性世界的解释性、评价性和改造性,则共同构成其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感性活动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的基础性概念,是马克思得以联结理论与现实的中介。在这一概念的视域下,马克思发现了现实个人的积极本质,确证了感性的现实性和真理性,完成了对现实异化的理论考察,为理论介入并扬弃异化现实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葛欢欢 《理论界》2007,2(9):184-185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黑格尔在《神经现象学》中“感性确定性”的概念,探讨了其思想的内在特征。通过比较现象学的原意识概念,认为黑格尔在“感性确定性”阶段对意谓内容的分析是不足的。  相似文献   

18.
在孟子那里,“民心”一方面是政权来源或转移的根源,另一方面则是政权合法性的根据。但孟子主要从感性欲求的角度来讨论“民心”,认为民心之向背主要取决于政权能否满足民众的感性欲求。这便可能会默许一种能够满足民众感性欲求却思想专制的政权也具有合法性,也可能会认同能够获得民众支持的阴谋家的夺权也有合理性。通过揭示孟子思想中蕴含的民众具有欲求义理的本性,可推知“民心”可以具有义理欲求的向度。胡瑗对此有过清楚的阐发,借此我们便可以明确完备形态的“民心说”包含感性欲求与义理欲求两个向度,由此许多理论困境也能得以克服。  相似文献   

19.
感性的超越--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基础是感性的超越,这一超越的实质是以感性动力原则超越传统理性主义所遵循的理性动力原则,以感性活动超越感性直观。其目的是消除理性动力原则中的形而上学虚假性及其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统治。消除理性主义形而上学虚假性的基础是感性必须运动起来,而感性要想运动起来的前提条件是感性的解放。感性解放也是理性解放的基础,没有感性解放,单纯的理性解放是无法消除理性主义形而上学虚假性的。  相似文献   

20.
感性作为哲学发展史上基础性的范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感性范畴在费尔巴哈哲学中从认识论领域转向了本体论领域,感性本体论成为费尔巴哈批判神学和理性的支点。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思想的基础上,用批判的方法将感性从直观的抽象确定为实践的活动。从此,感性被纳入实践论中讨论。在实践哲学中,感性指的是现实的个人的活动,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新时代中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的提升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感性能力,探究感性范畴的实践转向,有利于启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